在中国式家庭的语境里,倘若提及教育,众人的目光往往会第一时间聚焦到孩子身上。
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堆满书桌的习题册,殷切期盼的家长眼神,孩子似乎承载了家庭“教育大业”的所有重量。
然而,人民日报曾犀利发问:“你以为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孩子吗?不是的,是爸爸”,这恰似一记警钟,敲醒无数人对家庭角色认知的迷梦。
环顾周遭,“丧偶式育儿”绝非个例,而是一种广泛存在、令人无奈的家庭常态。
职场上,爸爸们仿若英勇冲锋的战士,周旋于会议、项目、出差之间,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忙碌成了他们的生活底色;
家庭中,却常常难觅身影,孩子成长的点滴日常缺席,家中大小琐事交由妈妈一人独扛,房贷车贷、柴米油盐、孩子哭闹、老人照料……所有困难与焦虑,沉甸甸地压在妈妈肩头。
可细究婚姻与家庭运转的内核逻辑,会惊觉最重要之人,竟是爸爸。
古训有云:“父爱则母慈,母慈则子安,子安则家和万事兴。”
寥寥数语,道尽父亲角色在家庭生态里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
父亲,作为家庭顶梁柱,不应只是经济支撑的提供者,更应是情感关系的稳固基石、家庭氛围的主导舵手。
设想这样场景:
下班后,爸爸归家主动揽过厨房烟火,与妻子并肩烹饪,分享日间趣事,暖黄灯光映照着两人默契协作身影,爱意于锅碗瓢盆间流淌。
餐毕,陪孩子窝在沙发读绘本、搭积木,耐心解答天马行空疑问,孩子每声“爸爸”呼唤,皆有回应。
这般被爱浸润的妈妈,焦虑会被温柔抚平,情绪似春日湖面渐趋安宁,而在妈妈稳定情绪滋养下,孩子恰似幼苗扎根沃土,安全感破土疯长,自信且勇敢探索世界,性格、学业、社交等诸多方面,自会绽放优异光芒。
可惜现实常是事与愿违。部分爸爸在家庭边缘徘徊,致家庭结构失衡。
孩子成长缺父爱阳刚滋养,性格易脆弱敏感;
妻子长期独自负重,心生委屈疲惫,夫妻情感裂隙渐生。
长此以往,家庭这方小天地,阴霾密布,谈何“家和万事兴”?所谓“幸福”“运势”,也不过空中楼阁。
那么,爸爸们该如何归位,重塑家庭角色?
其一,需重新定义“忙碌”。
工作固然紧要,可家庭亦非附属品。
尝试高效管理工作时间,拒绝不必要加班应酬,划出专属家庭时光,即便短暂,贵在持之以恒。
其二,修炼爱的能力。
爱妻子,非口头敷衍,是记住重要纪念日送束花,是分担家务琐事、倾听倾诉,以行动编织“爱的保护网”。
对孩子,投以耐心陪伴,操场挥汗踢球、静夜共读好书,用陪伴勾勒成长轮廓。
其三,主动参与育儿规划。
与妻子共商孩子培养方向,从学业到品德,从兴趣到习惯,携手领航成长之路。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妈妈的“独角戏”,而是父母携手共赴的“双人舞”。
爸爸们,当如觉醒雄狮,抖擞精神归位家庭核心,以爱为笔、责任作墨,书写家庭幸福新篇。
当父爱充盈每处家庭角落,母慈子安、家和景明,美满生活画卷自会徐徐铺展,那才是中国式家庭该有的理想模样,亦是代代传承希望火种的稳固根基。
愿更多爸爸听见这声呼唤,扛起责任,奔赴家庭的温柔与担当,开启家庭全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