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不幸的老夫妇,两位优秀的女儿都离奇去世

云舒霞卷而来 2024-11-14 18:02:18

凛冬的寒风,卷起枯叶在空荡的街道上飞舞,如同朱令父母此刻的心情,一片萧瑟。11月13日,他们收到了来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答复,薄薄的纸张却重若千钧。落款日期11月11日,上面的文字更像一把冰冷的尖刀,刺痛着他们早已千疮百孔的心:「经审查,未发现公安机关存在侦查违法情形」。期盼了多年的真相,依旧被掩埋在黑暗之中。

时间倒回几天前的10月29日,他们与北京检方会面,一线希望的曙光曾短暂出现,却又迅速被吞噬。检方承认,孙维的确曾被列为犯罪嫌疑人,且从未被正式解除嫌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侦查机关却解除了孙维的出境限制,理由仅仅是依据所谓的「两高两部」规定。这含糊不清的规定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能凌驾于尚未揭晓的真相之上?正义的天平,究竟因何倾斜?在呼啸的北风中,朱令父母的疑问,如同这漫天飞舞的落叶,无处着落。

1973年11月,朱令呱呱坠地,为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那时的她,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着希望和活力。199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更是全家人的骄傲。清华园里,她像一只快乐的鸟儿,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未来似乎一片光明。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1994年12月悄然转动。花季少女朱令突遭病魔侵袭,住进了医院。最初,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疾病,却没想到,这竟是噩梦的开端。1995年4月28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击碎了所有人的希望: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也让朱令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令案,如同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深深地烙印在公众的记忆中。多年来,案件的真相始终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案发后,警方的调查将焦点锁定在朱令当时的室友孙某身上,认为她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甚至公开表示,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似乎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起案件至今未能侦破,真相依然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2006年,孙某打破沉默,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与投毒事件有任何关联,并声称自己并非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盐的学生。她的声明,无疑给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增添了更多疑点,也让案件的侦破更加困难。

北京市公安机关「平安北京」微博也曾就「朱令案」作出回应,试图解释案件迟迟未破的原因。他们表示,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时间跨度将近半年,错过了最佳的侦查时机。此外,案发相关场所缺乏监控设备,关键的犯罪痕迹和物证也已经灭失,这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办案人员竭尽全力,采取了当时所有可行的刑事侦查措施,但依然未能找到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最终导致案件无法侦破。2023年12月22日,在与病魔抗争了29年后,朱令在北京去世,这颗曾经闪耀的明星最终陨落,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叹息,也让这起案件的真相永远成为了一个谜。

清明刚过,春寒料峭,朱令父母的心却比这料峭春寒更冷。2024年4月15日,他们将一份沉甸甸的《侦查监督申请》递交至最高人民检察院,期盼着这迟到的正义能够降临。这份申请,不仅承载着他们29年的煎熬和期盼,也承载着无数关注此案的人们对真相的渴望,期盼着法律的阳光能够驱散笼罩在朱令案上空的阴霾。

转眼到了5月1日,劳动节的阳光温暖明媚,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朱令父母期盼的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受理他们的申请。申请书中,朱令母亲逐条列举了侦查过程中的违法之处:草率结案、未认定犯罪嫌疑人、解除孙某出境限制并变更其身份信息、以「缺乏直接证据」为由不作为……每一项指控,都掷地有声,如同重锤般敲击着迟缓的司法程序,也敲击着公众心中对正义的期盼,人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十月二十九日,秋风瑟瑟,透着刺骨的寒意。朱令的父母踏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心头沉甸甸的,如同这阴沉的天气。狭小的房间里,一位副检察长和三位工作人员正襟危坐,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朱令母亲紧紧攥着丈夫的手,指节泛白,目光中交织着期盼和不安。

副检察长打破了沉默,公式化的开场白后,他缓缓说道:「经过认真审查,我们并没有发现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

朱令父亲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可是,当年……」话未说完,就被副检察长打断,「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领导的批示是因为案件影响较大……」

「那案件‘结办’……」朱令母亲的声音颤抖着,几乎难以成句。

「本案并没有撤销,‘结办’只是因为案件无法侦破而暂时挂起。」副检察长解释道,然而这解释却更像一个冰冷的封印,将他们最后的希望封存。

接下来的问答,如同拉锯战般,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尖锐的刀锋,刺痛着朱令父母的心。关于孙维,关于证据,关于种种疑点,得到的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官方说辞。

「孙维曾经是犯罪嫌疑人,但她并没有被解除犯罪嫌疑人的手续。」

「侦查机关有权解除她的出境限制,这是依据相关规定。」

「孙维改名和出生日期,侦查机关知情,但不在检察院侦查监督的范围之内。」

「现有证据不足以将孙维移送审查起诉。」

「清华的毒物管理不严,不能排除其他人投毒的可能。」

「贺敏博士的实验证明不能推动案件。」

每一个回答都滴水不漏,却又显得苍白无力,如同一道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他们与真相隔绝。

最后,副检察长例行公事般地补充:「今天的当面答复没有书面答复,这符合规定。如果家属要求,我们可以出具书面答复。」

带着无尽的失望和疑惑,朱令父母离开了检察院。凛冽的秋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疼痛。十一月十一日,他们收到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书面回复,薄薄的几页纸,却重若千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网络的喧嚣声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潮水般涌来。有人质疑着关键人物的出境限制为何被解除,这合理的疑问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也有人对朱令父母的遭遇表达着同情,祈祷着正义的到来,期盼着真相能够水落石出,还逝者一个公道。还有人建议从学校追责,认为学校的管理疏漏也难辞其咎。更有人将此案与南大碎尸案进行对比,分析着案件的侦破难度,认为此案并非无解。更有细心的网友,从官方的回复中,捕捉到了「领导批示」和「两高两部有关规定」这样的字眼,试图从中窥探出更多信息。

有网友爆料:「这老两口太可怜了,两个优秀的女儿都死于非命……」有人感叹,「老天爷,一定要严惩凶手!」 更多的人则充满了疑惑:「两个女儿?另外一个女儿是怎么回事?」

「大女儿是北大的高材生,跟同学去爬山,说是临时有事先下山,结果就摔死了。」

「据说,和她们一起爬山的同学里,就有孙放盐的哥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