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红楼梦》里的一个焦点人物,她在金陵十二钗之中,排名最末,却兼具黛钗之美,她下线最早,在临终之前还入凤姐之梦,提醒其治家的根本,围绕其生前身后的谜团可谓红楼最难以解开的,她真正的出身、死亡的原因以及死后盛大的丧仪都成了红迷朋友们乐此不疲的研究话题。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
秦可卿的身世的确充满着神秘,一个营缮郎抱养的女儿,本不知其生身父母,营缮郎也是小吏,抱来的又是一个并不知其真正底细的女婴,这个事在红楼故事设定里很是蹊跷。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红楼梦》
贾府是一门两公,家族有封建王朝时代异性功臣所能拿到的最高的爵位,可谓富贵已极,这样的家族是诗书簪缨之家,钟鸣鼎食之族,是有富贵眼的,他们的层级观念很深,贾母作为老祖宗,都曾直言这一点,那么这样的家族怎么可能让长房长孙娶一个毫无根基的普通人家之女呢?可能有人会说,贾赦、贾珍所娶的邢夫人和尤氏,其家族也不见得富贵,但别忘了关键的一点,邢夫人和尤氏可都是续弦,乃填房并非原始之妻。
《红楼梦》
宁公是贾府一门两公的居长者,所以贾敬、贾珍、贾蓉这三代宁府主子都是贾家同辈的嫡长子孙,贾珍又是族长,给第五代长房长孙的贾蓉娶一个养生堂抱来的婴儿,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按照贾府的标准,秦可卿的真正身份应该是不低的,能配得上国公府的少主子,其真正的父亲有可能是王爵,秦邦业很可能只是抚养秦可卿长大之人,完成某种使命,然后让可卿嫁进贾府。
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从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
秦可卿
在原著里曾提到过,秦可卿是贾母最得意的重孙媳妇,对她的办事能力也最放心,贾母可是史侯家的小姐,又嫁到了贾府成为贾代善的正妻,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什么尊贵的人不认识,却唯独对秦可卿如此器重,也说明了秦氏出身的非比寻常;而秦氏自己也曾说过,整个贾府上下,没有不和他好的,公公婆婆对他好,丈夫贾蓉不跟她红脸,就连奴仆都对秦可卿大加赞赏,这也充分证明了秦氏的出身是作者的障眼法,似乎不能明言一些信息。
《红楼梦》
秦可卿之死也一直是个谜团,按照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秦可卿的画页所示,她是悬梁自缢的,这是非常清晰的,而有关秦可卿的曲词《好事终》里的第一句就是“画梁春尽落香尘”,也暗示了秦可卿上吊而死的结局。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版本里却没有写到这样的情节,只是出现了张太医给秦可卿的诊断,感觉情节呈现之中是语焉不详的,不久后秦可卿就托梦凤姐,然后就是蹊跷的死亡,看起来像是病死的,原著里又没有明言,这明显跟第五回里作者提前的暗示是相矛盾的。
贾珍和秦可卿
我们通过脂批可以发现这其中的端倪,原著原稿的第十三回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故事,讲的是贾珍跟秦可卿爬灰,他们私下约会,秦可卿还出现了遗失簪子被人捡到的情况,贾珍也有慌乱中更衣逃离的情节,甚至还有秦可卿跟贾蔷约会的桥段,原来“爬灰”和“养小叔子”都跟秦可卿有关。
贾珍和秦可卿
那为什么这些情节现在都看不到了呢?原来是作者遵从评书人脂砚斋的意见,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都删去了,进行了重新的改写。所以出现了秦可卿的谶画、判曲里还保留了其自缢而死的结局线索,但正式的回目里却没有了这样的照应情节,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贾宝玉和秦可卿
脂砚斋之所以要命作者芹溪删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主要是因为她觉得秦可卿的原型太可怜,觉得她的遭遇凄惨,不忍让她在遭受身后的非议,因此我们今天就无法看到原稿里秦可卿淫丧这样的风月情节了。
秦可卿
红楼表面是“大旨谈情”,但实际想要表现的深意绝不是仅仅一个“情”字,秦可卿的判词里“情天情海幻情身”,照应的也是太虚幻境里的孽海情天,这是点明了世间之情犹如浩瀚之海,好似广袤天空,秦可卿也是这情的海洋里幻化的情乱之身,而这“情既相逢必主淫”,点明了秦可卿的命运走向跟这不伦之恋是有关的。
秦可卿
“擅风情,秉月貌”的秦可卿曲词也说明了她是妄动风月之人,是只为风月情浓的风流孽鬼,秦可卿之死正是因为这些事情的败露,而无法忍受诋毁之压力,选择自缢的。
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红楼梦》
但秦可卿的悲剧,并不是她一个人所酿成的,而是身处宁国府这样一个大染缸,她难以置身事外,“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了贾府日后的败亡,主要原因就在宁国府,贾府出了太多的不肖子孙,他们的倒行逆施与胡作非为终于给贾府带去了灭顶之灾。
贾珍和秦可卿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又一次通过秦可卿的曲词强调了贾府败落的原因,就是由于贾敬沉迷道术,不约束儿孙贾珍和贾蓉的行为,让祖宗家业无人继承,当冶炼的子弟不会制作皮袍,造弓的子弟不会制作簸箕,那么偌大祖业也就面临着无人可以承袭的局面,贾珍贾蓉父子把宁国府闹得翻天覆地,却无人能管无人敢管,甚至在风月之事上做出伤风败俗之事,这贾府肯定是无药可救了的。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
《红楼梦》
在秦可卿死后,贾府安排了堪比皇家威仪的盛大丧仪,更是让人不解,一个第五代的年轻小辈,其丧礼竟然让贾府拿出这么大手笔,贾珍甚至用了非常尊贵之人才能用的樯木来给秦可卿做棺材,为了能够体面点,贾珍特意为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而之前却从未想起,四王八公也多有来祭奠的,皇帝都派了太监而来,这秦氏的丧礼简直是无以复加之盛,但这样的操办,带来了很多连锁反应,让贾府成为众矢之的,不但内囊开始空虚,贾府的对头乃至皇帝也开始猜忌贾府,最后终于让贾府的覆灭不可改变。
《红楼梦》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宝玉和秦可卿
当然,秦可卿的风情月貌并非是她的错,贾府的败落也不可能仅仅怪罪到一个女人头上,但这“宿孽总因情”的表象,也足以说明一些深层次问题。当因为风情之相,引发家族发展的内忧之时,贾府如果能正确应对做好延续,这红楼一梦的悲剧是否会晚到一些呢?
“红楼情未了,石头传奇长”,纵横点红楼系列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的赏悦和支持,创作不易,敬请尊重,未经允许,请勿在任何其他平台发布本文,如有侵权,必究责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