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爸爸”这称呼,乍一听,挺新鲜。网友们从“马爸爸”到“魏爸爸”,这称呼的转变,不仅仅是简单的调侃,更像是一种期待的转移,一种对中国企业家引领产业变革的期许。从电商巨头到汽车新贵,这背后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以及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日益增长的信心。 但喊一声“爸爸”容易,真要扛起“爸爸”的责任,却需要真本事。魏建军,这位长城汽车的掌舵人,能否担起这份期许?长城汽车,又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
2024年,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净利润创新高,但在销量上却略显尴尬。123.3万辆的成绩,与190万辆的年度目标相去甚远,完成率仅为64.91%。对比比亚迪118%、奇瑞111%、吉利110%的目标完成率,长城的表现确实有些逊色。这不禁让人思考:长城汽车究竟发生了什么?
答案或许就藏在长城汽车的战略选择之中。“弃量保利”,这是长城汽车在2024年做出的重要决策。在汽车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选择放弃一部分市场份额,转而追求更高的利润率。从结果来看,这一战略初见成效。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收1422.54亿元,同比增长19.04%;扣非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增长119.93%。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24亿元到130亿元,同比增长76.60%到85.14%。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持续走高,也证明了“弃量保利”战略的有效性。然而,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真的是长久之计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放弃市场份额,会不会错失发展良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的表现更需关注。2024年,长城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32.18万辆,占总销量的26.17%。这个数字,与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巨头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虽然长城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布局,例如欧拉品牌,但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了41.69%。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长城汽车如何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突破,将是其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
更让人关注的是,长城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和投入。魏建军曾高调宣称“长城的智驾能力才是NO.1”,这番言论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一方面,魏牌蓝山的城市NOA功能确实表现出色,获得了不少好评;另一方面,与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竞争对手相比,长城在研发投入上仍然存在差距。以2023年为例,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395.7亿元,而长城仅为80.54亿元,差距近5倍。 如此悬殊的研发投入,让人不禁对长城“智驾第一”的豪言产生怀疑。更何况,长城旗下负责智能驾驶研发的毫末智行,在2024年还进行了裁员,这更让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 虽然长城投资了元戎启行等外部智驾公司,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自身在研发实力上的不足。在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长城汽车如何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是其能否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长城汽车的多品牌战略,也值得我们关注。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五大品牌各有侧重,覆盖了不同的市场 segment。 其中,哈弗品牌依然是长城汽车的销量担当,但同比出现了下滑;魏牌和坦克品牌则表现亮眼,销量分别增长了31.55%和42.12%,成为长城汽车高端化战略的重要支撑。 然而,多品牌战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平衡各品牌之间的关系,避免内部竞争,将是长城汽车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部分业务的占比仍然较小。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也是长城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回到“魏爸爸”这个话题,网友的调侃背后,是对长城汽车的期待,也是对魏建军的鞭策。 魏建军作为长城汽车的掌舵人,其个人魅力和领导风格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学习雷军营销方式,亲自参与智驾直播,展现了其积极拥抱变化、勇于创新的精神。 然而,在面对挑战时,他也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市场形势,制定更加务实的战略规划。
展望未来,长城汽车的转型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长城汽车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力、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拓展海外市场,这些都是长城汽车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魏爸爸”的称呼,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希望长城汽车能够不负众望,真正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佼佼者,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城汽车在2024年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其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和海外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长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2025年,长城汽车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魏爸爸”的称号,是对长城汽车的期许,也是对魏建军的鞭策。希望长城汽车能够不负众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数据汇总:
2024年销量:123.3万辆,目标完成率64.91% 比亚迪、奇瑞、吉利目标完成率:118%、111%、110%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22.54亿元,同比增长19.04%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增长119.93% 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到130亿元,同比增长76.60%到85.14%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2.18万辆,占比26.17% 2023年比亚迪研发费用:395.7亿元 2023年长城研发费用:80.54亿元希望通过这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能够更清晰地展现长城汽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