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农村外嫁女就是专薅娘家羊毛的,吃席只给100,还想领奖学金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5-01-31 15:18:35

我们村新建了祠堂。

花了50万,办了480桌请外嫁女姑回村吃席,结果搞到最后一地鸡毛。

全村出动了800多位青壮叔侄,拉了10条龙,敲锣打鼓走了三里地到镇上接人。

红毯从村口铺到祠堂,烟花炮仗就没断过,还请了三个摄影师,几台无人机跟拍,480桌流水席摆开来,外嫁女们个个举着手机拍视频,朋友圈里全是"娘家排场大"的九宫格。

一路上开开心心的,可等到了吃席上礼金的环节就出奇怪事了。

最多的一位给了6800,其余的大部分都是400跟200,甚至还有十几个给100的。

建祠堂还真是吃力不讨好!

我们村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大村子,原来有四千多口人,这十几年外迁了一千多口,户籍人口只剩下2900多。

原来的计划是每一口人摊派300元,加上一些私人捐款的,100万左右完全就够用了。

所知道最后结账花了180万,而且摊派那里也只收上来2000多口人的,还有900多口,有的说自己在不住村里了,以后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回村,所以不愿意出钱。

还有一些就是大龄光棍,耍赖就是不愿意给,你能拿他怎么样?

摊分加上第一次捐款的,只有80万,还有100万的缺口,后面举办活动请女姑回来的费用又花了50万,等于现在有了150万缺口。

女姑回村来了1000多人,统共凑了40万份子钱,

刨去有个老板女儿上了6800的厚礼,剩下的平均每人就出400。

最气人的是十几个年轻女姑,只给了100元礼金,都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

来吃席的每个人一条红围巾(每条成本都得10块),拖家带口来一堆人,礼簿上却只记着100块,这都是想干嘛呀。

我当时在现场收礼金,差点就要掀桌子走人!

听说有个嫁了房地产老板的,临走还打包了六条围巾,说是"给婆家人沾喜气"。

村里的叔侄也捐了40万,加起来才80万,还有70万的缺口。

面对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傻眼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还想给他儿子领取村里的奖学金。

我们村有一个教育基金会,运行三十多年了,是村里的老板们捐款进去搞的。

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章程写的很明白,本基金用以奖励本族优秀的子弟,考上大学,重点高中的都能获得奖励。

这次请女姑回来,有个只上了100礼金的女姑找到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的老人讲,她是本村户籍还没有迁走,她儿子考上了二本大学,希望能给她儿子补发奖金。

那么多人在那里听着。

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当面讲什么,背过身体去大家都想朝堂她吐口水。

理事会的老叔公气得直哆嗦:"建祠堂你给100,领钱就来胡搅蛮缠,你当村里的钱天上能掉下来!”

一个村集体。

有了大家的付出才会变成一个大家族,像这样只想的好处,就不想有什么付出的女姑,混的有多么的不堪啊,需要这样来算计娘家!

都说娘家是外嫁女强大的后盾,在外面如果受到欺负了,只要娘家的叔侄往那里一站,就没有人敢动你。

建祠堂正需要钱的时候,抠抠瘦瘦的给几百块钱钱,估计这样的女姑以后遇到事情,也不会靠娘家人了吧。

结束语。

我们村建祠堂,之所以搞到后面这么狼狈,是因为前面出了点问题。

本来有一个老板说要兜底的,无论之后缺口多大都是他来补上。

去年8月份的时候,村里的一口老水井需要维修,那个大老板说他来出钱修。

他一个人出了10万。

水井修好后,村里人不但不感恩,有人讲,即使他不出钱,村里将来也会修的,他就是想出风头,还有的讲,自从那口水井修了后,搞到自己家风水不好了,修水井时候请了道士来看过,就是为了他自己家的风水才修的。

讲了闲话一大堆,气得他老母住了医院。

这次不想出太多了,只出了10万。

现在理事会的几个人天天开会,天天抽闷烟想办法。

要我说啊,这新祠堂雕梁画栋倒是气派,可里子早被扯得稀碎——人心要是散了,供再大的祖宗牌位又顶什么用?

0 阅读:0
东惠看那份情感

东惠看那份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