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方法很简单——加关税,循序渐进,从最开始的10%逐渐34%、50%到现在恐怖的84%。这个过程其实是美国黔驴技穷后的all in(全押)。
特朗普的第一次任期和后来拜登时期的关税,现在看来像挥舞的是小棒子,算是“温和”地加征关税。美国之所以没有一上来就抡大棒上猛药,那是因为美国曾在关税上面自食其果,而且底牌未出尽。
在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时,美国为了保护国内的市场,曾抛弃自己大力提倡的自由贸易关税政策,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进口的2000多种商品关税利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设置了很多“非关税障碍”,比如进口配额管理和出口退税,挑起了西方世界的贸易争端。
这可把欧洲国家气坏了,这些政策明显是只允许你向我出口,不允许我向你出口,作为报复欧洲国家将美国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和收音机的关税提高到50%,当年全球贸易额直降66%,美国国内失业率飙升25%,两败俱伤后双方不得不重新回到自由贸易中。
所以美国在那个时候还没敢孤注一掷,因为美国还有一招杀手锏——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干了一次近年来前所未有的事,极限操作连续数次加息让美元迅速回流,造成全球市场美元现金流吃紧。很多小国美元被抽调离境无法偿还到期的外债,国家信用受损股市暴跌。
这是美国设想的计划,然后再进场低价收割这些国家的优秀资产,韩国引以为傲的三星公司就是这样被美国人收割的。
美国这招可谓屡试不爽,赚得盆满钵满但这次失算了。中国把自己的美元储备拿出来借给有需求的国家,不仅低息而且偿还时可以选择用人民币或实物偿还。这些国家纷纷借道中国,美国收割全球的伎俩就这样幻灭了。
这个结果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打断了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原本美国想对国内制造业空心化进行拨乱反正,抛出巨额补贴吸引各个行业的巨头到美国建厂,比如对台积电美国就抛出了600亿美元大礼包的国家补贴计划。现在好了,美国没有收割到钱,无法支撑这笔支出,台积电公司美国工厂成了烂尾楼。
前面两招无效后,美国祭出了自己的终极武器,要你们三招中的最后一招——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市场干预。曾经美国依靠这招将日本经济从高空打落凡尘,如今美国故技重施禁止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包括华为、大疆等,这其中最疯狂的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曾提出的法案“美国人下载DeepSeek将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和1亿美元罚金”。
这样的事迹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当年为了保护本土的羊毛产业而阻止东方白棉布进口,英国曾要求学生、教职工、公务员和律师必须穿羊毛制服,尸体下葬时必须覆盖羊毛而不是白棉布制品,如果这几类人不遵守就会被认定是“犯罪”。
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祭出如此疯狂的关税政策,不仅是打压中国,美国是对全球所有国家进行了无差别攻击。
本质是美国政府缺钱啊。美国靠印钞票买爆全球,美元已经超发,其他国家也不是傻瓜,把大量美元通过购买美元国债的方式回流到美国本土,这让美国不敢随便开动印钞机,以免拉爆国内的通货膨胀。
美国政府没钱,但民间有很多钱啊,如何把这些钱变成美国政府的钱从而减少财政赤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征税,但直接征税容易引发抗议。世界历史就有很多前车之鉴,因为苛捐杂税结果官逼民反改朝换代的。
以前征税更不讲道理和直接,产生过许多匪夷所思的征税名目:生孩子有落地税,娶媳妇有新婚税,死了有棺材税,养猪养牛养鸡养鸭有养殖税,种地有地税,住房子有房税,做饭有火税,穿鞋有草鞋税,光脚有赤脚税,上厕所有茅厕税,掏粪有粪税,什么都不干也跑不掉有懒税……
以前是当权者强压,现在不行都是民选政府,于是美国玩出这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举着打压全球尤其是中国的口号,实则收割自己的老百姓,最后是老百姓买单,税费进的是美国政府的口袋。
其实纵观人类历史,不得不说关税是人类鬼才的发明。
人类最早的关税记录保留在叙利亚沙漠中绿洲城市巴尔米拉的石头墙上,这是人类第一次按照商品类别设置不同关税税率,如今这些名录和税率历经千年依旧在石墙上诉说历史。
最开始关税的功能只是为了国家财政,但罗马帝国很快赋予关税新作用,凯撒大帝设置关税阻止东方丝绸的进口,因为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丝绸疯狂,以丝绸为荣光,丝绸的价格炒到和黄金等重导致金银大量流出。
凯撒大帝当时颁布的关税刹住了这股风,但因为收税网点设在内陆桥梁、河道关卡处,重重收费且费用不透明,中饱私囊大有人在,因而被来往商人斥为“勒索税”。

尝到甜头的罗马帝国很快把关税玩出了新花样,罗马帝国为了拉拢盟友和中立国,实行最早了关税优惠国政策,在给予军事援助的国家或部落零关税待遇。
关税起源于亚洲,却在欧洲获得大力发展,其变化和国家经济强盛有直接关系。大航海时代,荷兰称雄欧洲最早开始全球贸易,赚得盆满钵满,高喊贸易自由,而被荷兰压过一头的法国坚决不同意,提高关税税率。
后来风水轮流转,法国强盛起来荷兰衰弱,法国高喊自由贸易,荷兰却对法国产品征收高达50%的报复性关税,最终双方从口水战到海战,在1672年大打出手。
到了18世纪随着瓦特的横空出世,蒸汽机出现了,英国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造能力无可匹敌,一个国家占据了全球工业产品50%的产能。这一次轮到英国高喊自由贸易,英国是第一个说到做到的,主动废除贸易关税,之前的荷兰和法国高喊自由贸易都是要求别人不受关税,而自己照收不误。
再后来法国在拿破仑带领下军事和工业都称雄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工业强国后,继英国后成为第二个真正自由贸易的国家,但在拿破仑王朝垮台后,经济急剧直下重新转向了贸易保护主义,关税税率上升25%,结果引发与意大利、瑞典的关税大战。
但这些国家在关税的玩法上都比不过美国,这是第一个把关税当作治国重器的鼻祖国家,这和美国的经历分不开。独立战争打响后英国对美洲大陆实施了全面禁运,导致物资奇缺,待美国建国后英国又对美国进行产品倾销。
美国的各项产业遭到重创,于是美国首任财长汉密尔顿提出保护性关税,阻断了外国的倾销,结果是大获成功,美国国内工业获得强劲发展。这让美国领悟到“拥有制造业是避免战时物资短缺的必要条件”,于是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
美国地大物博,埋头发展很容易就起来了,到了1913年时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是英国的一倍,大喊自由贸易,而英国反应是收紧国门退出自由贸易,在其广阔的殖民地实施“帝国特惠制”关税政策,主要是针对印度,要求印度制造的产品不能出口,而英国的货物免税进入印度。结果是印度纺织品产量从1750年占比全世界1/4,到1900年时骤降至不足2%,重创印度国内经济,失业率惊人,民不聊生。
美国在那个时代就体现出很强的两面性,针对领先世界的主要产业游说各国自由贸易,却又对其薄弱的产业变相保护,想出了《反倾销法》,代替关税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产业保护手段之一,后来被人称为天才的发明,与足球中主客场淘汰赛的客场进球数量如出一辙。

最典型的是美日贸易战。60年代当日本经济在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产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时候,美国引用《反倾销法》迫使日本让步,签订了“自愿限制出口”协议,增加了日本企业赴美的投资,让美国产品自由进出日本……说白了就是美国可以向日本出口,日本不能向美国出口。
于是日本开始了停滞的30年,而美国经济继续一飞冲天。
90年代,美国综合国力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全球,看不上制造业的微薄利润,开始对全球产业进行分工——欧美负责研发,日韩负责制造,中国和东南亚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
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分工给了中国学习外国工业,管理理念发展工业的黄金机会。中国首先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服装、纺织品……获得原始积累,然后进军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四大家电产的轻工业并做到了世界第一,接着中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机械电子、石化等产品。
在这些过程中,美国都没有干预,在美国看来这些都属于低端制造,只要中国遵守游戏规则,美国乐意看到这些。
生为燕雀当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当有不屈之心。中国不甘心,开始在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发力,这个时候美国和西方笑了,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技术积累不够,妄想几十年走过西方工业的上百年,这些产品就算给中国图纸他们也做不出”。

实际情况是中国做到了,从中国历年的关税税率可以形象看到这个变化:1951年中国关税的平均税率为52.9%,1991年降到44.1%,2018年进一步降至7.5%。具体到汽车整车税率由25%降至15%, 汽车零部件税率下降至6%。没有实力中国岂敢降低关税。
到了2018年以后,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发现已经压不住中国的发展了,中国做到了专治各种不服,5G通讯独霸天下,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大飞机技术,半导体在成熟制程这些方面已经强势启航,这种情况此消彼长,攻势易位,美国不得不开启疯狂的关税政策。
但当前的中国已经是人类首个工业克鲁苏,拥有工业全系列和全产业链,美国根本压不住了。美国即便调高关税,老百姓还是要买相关产品,这是美国产业链的死穴,不是靠提关税就可以破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