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老师惩罚了,幼儿园发生了啥?父母别瞎猜,4个步骤搞清楚

墨仔妈妈育儿 2022-05-20 10:09:24

昨天儿子在客厅玩假装游戏,我听了听,是在模拟幼儿园老师上课的游戏,他假装是老师,一堆玩具假装是学生,突然,我听到儿子很严厉地说了一句:“阿奇,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别的班去!”

我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幼儿园一定是有孩子被这么惩罚的,儿子看到了,才会模仿出来。

后来和儿子聊天,他说班里的某个孩子不听话,被送到隔壁班,不哭了再被带回来,别的班也有孩子被送过来。

虽然我们家长的理想期望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是开开心心的,老师特别温柔有耐心,但现实情况是,孩子肯定有不听话而被老师批评的时候。

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惩罚,我们既要理解,也要保持警惕

听到孩子被老师批评、惩罚,家长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不舒服,但幼儿园和家不同,是一个讲规则、要社交的小社会,孩子在适应规则、学习社交的过程中,是要磕磕碰碰才能长大的。

面对老师的批评、惩罚,我们应该既要理解,也要保持警惕。

比如,孩子出现到处乱跑扰乱上课纪律、抢玩具、打人、咬人这些不适应幼儿园生存规则的情况,老师肯定是会批评的,批评不奏效,就会惩罚,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然后配合老师引导孩子发展规则意识。

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防止批评惩罚过度,或者虐待,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毕竟新闻中爆出过不少幼师伤害孩子的负面新闻,很多家长对此后知后觉。

所以,家长需要知道以下3个方面的信息:

孩子为什么被批评、惩罚了

老师是如何批评孩子的

老师是用什么方式惩罚孩子的

了解这些信息并不是要去找老师算账的,而是为了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从情感层面安抚孩子,从行为方面引导孩子,以便孩子不会再被批评、惩罚。

如何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是否被批评惩罚了

看到这,你或许会心头一惊,立刻想要问问孩子有没有被老师批评惩罚过,我劝你先冷静一下,别直接开口就说:“宝贝,妈妈问你一个问题,你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啊?”。

如果你和孩子关系融洽,没有经常指责批评他,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这么直接问是可以的,孩子不会担心说出来被你怼一句:“那老师批评的对,谁让你不听话的。”对孩子来说,告诉你就是自讨苦吃,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一顿,回家再被你骂一顿。

另外,幼儿阶段的孩子受思维发展不足的影响,有时候分不清现实和幻想,说出来的话会加入想象的成分。

所以,要想获得真实的、相对全面的事件经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

1、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我们不需要每天回家都问孩子有没有被批评,问得太频繁,会形成“反向作用”,孩子会认为家长很关注自己有没有被批评这件事,为了迎合家长的期待,而去做一些事情获得批评,回家后告诉家长:我今天被批评了。

当孩子出现以下不寻常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被批评惩罚了:

回家后情绪低落,不像往日那样开心

突然拒绝去幼儿园,哭闹着不愿意去,在这之前每天上幼儿园的是很顺利的

孩子说不喜欢某个老师,

身体有疼痛的地方,或者肉眼可见的伤口

这些信号都表明了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不绝对都是被老师批评惩罚了,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社交困难、不喜欢某个课程等等。

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用游戏技巧来获得孩子状态改变的真正原因。

2、和孩子玩假装游戏,再现幼儿园场景

有的时候, 我们直接问孩子是问不出来的,孩子似乎能感觉到我们问的这些问题“不太好”,知道我们在套话,所以孩子要么闭口不言,要么说不知道,要么故意说别的岔开话题。

越问不出来,家长越觉得有问题,越着急,孩子越不说。

问不出来的时候,孩子不想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玩假装游戏,或者注意观察孩子玩游戏时候的行为来获得答案。

这个方法之所以比直接问有效果,是因为它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及同伴的行为、语言,在家模仿父母,在幼儿园模仿老师和同学

假装游戏是这个阶段孩子的重要活动,是符号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孩子会把真实世界中的经历放在游戏里(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会加入想象的成分进去,家长要注意甄别,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要直接说:“宝宝,我们来玩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吧,你当老师,我当学生。”

有的孩子鬼精鬼精的,一听这个主题就知道“有圈套”,两个字“不玩”就把你打发了。

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做:

拉上另一个

家人

先在一边玩起来,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学生,教跳舞、举手回答问题等等,玩得兴高采烈,嘎嘎嘎地笑,氛围先拉起来,孩子看到以后自然就加入进来了。

轮到孩子当老师的时候,扮演学生的家长就开始上演各种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可能会发生的不听话的行为,比如抢玩具、不睡午觉、吃饭磨磨唧唧。这个时候,孩子如何批评、如何惩罚,多半就是复制老师的。

3、注意谈话技巧,获得安全感的孩子才会说出自己的事情

“玩出答案”以后,接下来要知道的内容是: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被这么批评惩罚过,这部分信息可能无法从游戏中获得,更多考验的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信任程度,亲子关系以及谈话技巧。

下面这几种话术会让本来想给家长诉说的孩子选择“闭口不言”:

你今天听老师的话了没?有没有调皮捣蛋?

你今天是不是又被老师罚站了?你看你上个幼儿园,总是被罚站,多丢人啊!

老师又批评你了?为啥老批评你呢,你自己想想,为啥不批评别的小朋友,肯定是你做得不对啊!

老师咋不批评XXX,你看xxx多听话,多乖的。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充满关心、包容和接纳的,让孩子放下恐惧和戒备,他感到安全了,谈话的空间才能打开。

以开头我儿子说的这个被送到别的班的惩罚方式举例,我想知道他有没有被送走过,我是这么说的:

原来小朋友不听话,是要被送到别的班啊,那他一定哭得很伤心吧,妈妈听着都很心疼,真想抱抱他(表示对这个孩子遭遇的共情,让儿子通过别人的事情知道我对这种事情的态度,放下戒备心,放心告诉我),那我想知道,你有没有这么伤心的经历?如果有的话,告诉我,我一定要抱抱你(让他感到安全以后,再问他有没有被送走过,紧接着表达关心)。

这个模板大家可以套用,总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讲大道理。

4、和老师保持友好沟通

从孩子这里获取信息以后,家长根据情况,再向老师求证,我们也需要听一听老师的描述,如果确实是孩子的规则意识较差,经常有扰乱纪律的行为,那么我们就配合老师搞好家园共育,引导孩子。

观察、游戏、谈话、向老师求证一套流程下来,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就能掌握个七八分了。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 2022-05-20 19:59

    现在幼儿园,平价的,你以为老师很有耐心啊,

墨仔妈妈育儿

简介:专注婴幼儿睡眠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