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只是不过60多年间的事情。
就在全国“除四害”、“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1958年,将近4千沈阳人从东北出发,带着家属,带着腌制酸菜的缸子……在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之后,终于落脚之前可能从未想象过的西南城市成都,并开始在东门建立起秘密的420厂。
同样是那一年, 过完国庆之后的10月19日,成都无缝钢厂在不远处动工兴建。 “有火车的地方就有工厂”,那是一座一度有超过三万人的国营单位,加上家属,将近十余万人生活于此。 一段特殊的、算得上光荣的时代。
在1980年代的中期,420厂的好日子到头,钢管厂的命运相似。 厂子不在,420成了华润二十四城;钢管厂二区,在拆掉了之后修建的蜀都惠园成了返迁房,老邻居还能随时打个照面。
一些房子还原汁原味, 尤其是钢管厂五区和莲花新区。晾衣杆伸出窗外, 那些带有复杂情绪的生活的痕迹还在,但已经被光鲜亮丽的、更高的楼包抄。
或许在莲花新区的院坝头吃着火锅的时候,有人也会胡乱猜测,都是谁住在那里面。当年,神气的是钢五区,就连一街之隔的莲花新区也不差。
现在的他们,更多以深藏鬼饮食的名声行走江湖,依旧是成都不可或缺的存在,天生自带烟火。
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钢管厂五区, 外墙的绿色石英石, 比红砖墙和水泥灰墙更显讲究,那是国营大厂的脸面。
“变电站的隔壁有个锅炉房, 曾经还有钢五区的澡堂。 ”
每到夏天,从澡堂洗完澡, “工厂男青年就穿着大裤衩和大背心,东张西望,再慢悠悠穿过女单身宿舍走在回自己宿舍”, 内心充满躁动。
当贺老二带着我穿行在钢五区和莲花新区的这些小楼之间,断断续续潮湿、陈旧的老小区才有的味道从楼道飘出,指出这栋和那栋的区别时,他依旧轻车熟路。
贺老二是从小在东门长大的厂子弟,父母来自北方。小时候, 父母上班,他便被托付给楼下的老奶奶。
“十来个小朋友会被关在老奶奶的屋子里,从小在衣柜里耍大。” 这种家庭式幼儿园,是厂区才会有的特色。
到了四到五年级,每个厂子弟都会陆续剪掉一前一后还没小拇指粗的小辫子。 “菜市场大爷搭一根板凳摆一个镜子,剪完全身痒,回家马上洗澡。”
贺老二至今不明白留辫子剪辫子的传统到底从何而来,可能就像厂话一样,也是和周围社会的区别。
五区是钢管厂众多福利区的一个。 在那个过了一环才算进城的年代,钢管厂生活区高楼的拔地而起和国企职工的入住,使得这里自成一个几乎小的成熟和封闭的社会。
像那个年代大多数超级国企的工人的情况一样,二区的嫁给四区,五区的娶了三区。厂子弟念完钢管厂幼儿园念完,又到钢管厂子弟小学,再到39中……等着接父母的班。几乎都在更为熟悉的范围内流动。
每天万人在高音喇叭的指挥中上班下班,统一的穿制服的工人队伍进去小区,浩浩荡荡。
小楼的栋数都快标注到100,厂区大院的生活,啥都不缺。洋木匠,每个区曾经都有一两个。钉板凳,打柜子的事也都不怎么轮得到外面的人参与。
在推开一扇木门之后,没想到还藏着一块门球场地。 上世纪中日友好时期,1986年中国从日本引进门球运动。
“红球5个,白球5个……进一门得一分,进二门得一分,进了三门以后才有资格打中间的柱子,打到了中间的柱子得两分。” 退休工人至今仍享受这项现在年轻人已经很陌生的运动。
一街之隔的莲花新区并没有国营大厂的光环,它是在村落的基础上进阶而来。
随着上个世纪城里面的东大路、春熙路商圈开始新建高楼大厦,商圈的新建,市中心的老居民又集中搬迁到二环的路边上,才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莲花新区的格局。
整片的农田,莲花小区、莲花新区以前叫莲花村。 据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更多外乡人选择在此处落脚。往上查三代,大多都算不得是纯资格的成都土著。
大片的平房,交错的村道如同迷宫, 想从莲花村穿到空军医院和九眼桥,需要一番勇气。 除了橘红的路灯,涂过沥青或柏油的木头电线杠是这里有点年辰的又一个注脚。
相当长一段时间,莲花村莲花新区的福利和条件都比不得钢五区。但那些楼房的格局倒是如出一辙,包括2000年之后,开发商所修的商业性住宅。
80年代初修建的楼房,一层楼4户, 每家有那么一间不带窗户的小黑屋,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噩梦。
曾经厂区相当流行的大阳台户型,中间是客厅,两侧是主卧次卧,全都通阳台。 纵使现在外面翻新过,瞄一眼老式花纹的护栏,贺老二对屋子里的格局还是一清二楚。
人口由此在东二环大量聚集,每家的收入在当时相当可观。按摩店、鬼饮食之类得以有生存的土壤,并逐渐扎根形成现在的气候。
在八九十年代,下岗潮的五味杂陈之后,也间接地让更多的鬼饮食在钢管厂和莲花新区一带的怒放有了可能。
曾经体面的钢管工人, 不管是车间主任还是普通工人,大多都得自谋出路。 面条、饺子,低成本小买卖是最稳和最容易的切入。
丁卤肉 的儿子当年就在隔壁班念书,太多熟人开的餐饮小店在莲花和钢五区开花结果。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本就不易,珍稀名声爱惜羽毛,更是不被群体排斥的生存之道。
牛市口的 番茄煎蛋面 是另一个老资格。 白云阁水饺 ,招牌陈旧还被泡桐树遮挡住三分之二。他在工农院街已经开了十多年。老主顾清楚,他们家最早是在牛王庙卖,加起来卖了得有二三十年。
饺子是钟水饺的做法,味道更重,但依旧香而不辣,甜度适中。钢管厂五区的面条,可说的是 牛王庙老味面 。
手工的粗面条少见,口感筋道独特,这就已经胜出。再加上干鸡杂的浇头,不绵不老,新鲜脆爽,更是别地难得吃到讲究。
得闲老板还会在铺子里练起毛笔字。生意外的一大爱好,也只有在老小区才有这种闲情逸致。
慢慢悠悠穿梭,下午四点 刘记老字号钵钵鸡 拉开卷帘门支起小摊。就在 涂冰粉 的隔壁,无骨鸡爪入味的同时,依旧Q弹。辣油,是沁人心脾的香,略带一丝回甜。
钢管厂五区小郡肝,算是其中牌子做的最大的,时常扯筋掴捏争论谁资历最老。 不过现在在钢五区,并没有一家类似的看起来体面的小郡肝串串店。
更多的似乎还是兔火锅这种老式的品类。而其中最盛名的还是隔壁39中的金麒麟。
密集的鬼饮食,隐藏的街头小静。除了 莲花菜市场 整日的繁忙之外。很多个早上的8点之前,莲花新区南一巷和北二巷子口子上自发而成的集市,小贩杀鸡剁鱼,叫卖刚摘的蔬菜。
忙碌的一两个小时,所有人在城管上班之前默契地收场,像一切从未发生过,暗藏相互体谅的温度。
而到了下午五六点,轮到 冷啖杯 的塑料板凳铺开来。大扎的冰啤酒,就着卤菜、煮花生和龙门阵下肚,这依旧是一种同样、属于老小区才有的鲜活景象。 景和物, 人与人互动的方式,依旧如同二十年前。
冷啖杯隔壁,莲花新区少见的街头露天院子中,在曾经的川菜馆歇业之后,是一家叫 齐煮火锅 的火锅店。
三角梅和爬山虎长满院子,青砖的拱门,橘红的灯光,石缸里的鱼……瞬间又将人拉回曾经的某个生活场景。奶奶摇着蒲扇,顺手抓两颗井水浸过的李子……
下午在竹椅上来杯盖碗儿,晚上来顿火锅。 现在还能在二环找一个舒舒服服、透气的院子吃火锅,这样的地方可不多了。
下午还没上客人,张姓老板自己会在院子里和社区老大爷下棋,或者和孃孃些打麻将。还在试营业期间,就有很多曾经的厂子弟捧场。
火锅是正宗的重庆火锅,炒料的师傅姓郑,1983年高中肄业后就开始跟嬢嬢在十八梯卖火锅,耳濡目染。
而张老板本人,也实在很爱火锅,他在致民路上的重庆嘉陵老火锅开了都有三年。食材入口便知相当新鲜,不管是毛肚,牛腱子,牛胸膘,吊龙还是牛肝。
鹅肠一根一根烫,七八秒出锅。 鸭血、脑花、泥鳅和脑花,放在小格子慢煨,嫩气入味。
蘸一口 茅台瓶子里倒出来的香油, 或者选用3种以上的海椒炒制,加黄豆粉,花生粉,主要是核桃粉混合而成的干碟。香味混合带来的愉悦,和五区、和莲花新区各种生活场面混合起来,所产生的愉悦相同。
厂子弟贺老二在齐煮火锅谋了份差事,盯着堂子招呼客人。得闲他又从莲花转到钢五区,来二两鸡杂面,或者整几根钵钵鸡。“味道都是资格老味道。”
贺老二想起,那时候进家门,要么左手边要么右手边就是鞋柜,“妈妈的包包就放在上面,走的时候就把小指拇儿伸进去夹,夹到几张算几张。”
“夹到一块还有点失望,夹到五块感觉是中头彩了。” 捡些废铁,在当时一天也能卖5块钱。“那时候,纯韭菜的韭菜饼五毛,加肉加鸡蛋的一块。”
当年的钢管厂五区就有 “小春熙路” 之称。贺老二的母亲从厂里买断之后,就去青年路批发衣服到福利区卖。 “现在牛市口一带真正按摩好的,还是老的那种拐角铺子。”
曾经的女师傅恐怕已经成了婆婆辈,“正骨劲重,随便好大年纪在里面都要叫。”
悠悠闲闲,就是在充满无限市井之味的地方内,也有不少正如齐煮火锅那样的角色参与进来。13栋1单元1号, 造味者 是一家真正的社区咖啡店,出门就可闻见卤菜香。
五区路边水果摊斜对面的的 直觉猫咖吧 ,“朕在读书”的字样似乎更加醒目,环境清新小资。下午五六点歌手开始坐在门口弹唱,穿洗澡拖鞋的大叔点一杆烟站在一边,听得走了神。
老味道常吃,新事物不抗拒,钢五区和莲花,一如既往有着成都的融合。 想起要换个口味,贺老二又和朋友按到八里小区。“那里曾经有相当多的外地菜,炒菜完全和本地菜味道不一样。”
但另一面,贺老二家有点年辰的四个大缸子还在。“每年12月初,双桥子就有很多拖板鞋车子拉一千斤两千斤白菜过来,我们家每年抱一百斤。
放白菜,加盐,再拿沙河边捡的鹅卵石压在最上面。我问贺老二,为什么这两年突然想起要跟着妈老汉儿学做酸菜了。 “走了就没人做了,靠这个活得嘛。”
鼻子突然有点酸了。是个成都人,也还是个北方人。从钢管厂五区到莲花新区,怎么走得完。
今日编辑| 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