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ALFIDELITYA1漂流报告|经典重现风云再起

科技走在视听上 2024-11-19 08:34:51

网购时代,足不出户,先聆听再决定是否购买,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于此,本刊与厂商携手,不定期推出“视听漂流活动”,将一些优秀的视听产品推荐给大家。参与者可享受线下免费试听的体验,并有机会特价购机。

A1是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的经典之作,这款经典的纯A类合并式功放诞生于1984年,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出色的声音表现赢得了用家的青睐。2018年,AudioTuning GmbH集团旗下的Pro-Ject(奥地利宝碟)收购了Musical Fidelity,并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了A1复刻版。推出后不久,A1复刻版便赢得了《Hi-Fi News》以及《Hi-Fi Choice》等业内权威媒体的一致好评,这无疑让人对其充满了期待。近期,它还荣获了EISA 2024-2025年度“Enthusiasts Amplifier”大奖。

在8月初,我们携手Cinemaster影音大师,共同推出了“Musical Fidelity 音乐传真 A1 试听漂流活动”,并成功征集到13位试听员。而报名的踊跃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原本计划的8个试听名额因此增加到13个。即便如此,在名单公布后,仍有未能入选的朋友通过非正式渠道询问是否还有试听机会。

本次漂流活动中,最终有10位试听员提交了试听报告。经过评选,姚子颖、杨慧君、魏巍、王喆、樊强等5位试听员荣获“优秀试听报告奖”,各获得影音大师送出的价值680元的ELAC音箱线1对。

那么,新的A1复刻版到底如何呢?声音表现怎样?是否还保持着老A1的风范?不妨看看以下8位试听员的试听报告。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和关注“视听漂流活动”的朋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与您相聚,共同探索音响世界的无限精彩!

经典重现 风云再起

文 / 王喆

再次荣幸地搭上了“视听前线”广受好评的“漂流号”列车。本次列车装载的是“视听前线”携手Cinemaster影音大师提供的Musical Fidelity经典产品A1纯A类合并式功放的复刻版。

熟悉Musical Fidelity品牌历史的都知道,老版A1是在1985年推出的,如今已过去了30多年。而新版A1是在Musical Fidelity被AudioTuning GmbH集团旗下的Pro-Ject(奥地利宝碟)收购之后,在集团总裁Heinrich Lichtenegger先生(奥地利宝碟的创始人)的力主下,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的全新复刻版。

本人开始接触Hi-Fi产品大概是在30年前的1994年,当年对A1这台小功率纯A类功放就比较关注,可惜一直未能深入结缘。如今荣幸地争取到这次宝贵的试听机会,自是倍加珍惜,也十分期待亲身体会验证新版A1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传承经典。

对于为什么要推出复刻版A1,以及对比老款A1有哪些改进和提升,网上有很多资料可循,在此不再赘述,重点放在搭配试听环节的体会和感受。

▲ 音乐传真A1复刻版的正面

外观上来说,新版老版几无差别,只是指示灯由红色变成了漂亮的蓝色。内部的改进一是功率由20W提升至25W,二是升级了变压器,使用了两个独立绕组分别为两个声道供电,使电源供应更充沛更稳定。功能方面,增加了红外音量遥控功能;增设了Direct直通功能,并使用分立元件全新设计了唱头放大器,可以实现MC和MM唱头的低噪声放大;具备前级输出,可作为独立前级使用,令其适用场景更为丰富。

▲ 音乐传真A1复刻版的背面

为了充分感受这款全新复刻版功放的表现,我先后用雨后初晴P3ES-2书架音箱、天朗土星S80(8寸同轴)小落地和天朗GRF(大将军)15寸同轴大型落地音箱等进行搭配试听。此外,还选择了跟老版A1差不多同时代的80年代某经典晶体管功放、定制2A3单端合并胆机,以及金嗓子E-210晶体合并机等几款功放做对比试听。

▲ 音乐传真A1复刻版搭配雨后初晴P3ES-2书架音箱

▲ 音乐传真A1复刻版搭配天朗GRF(大将军)15寸同轴大型落地音箱

▲ 音乐传真A1复刻版搭配天朗土星S80(8寸同轴)小落地

经过几天的反复对比试听,A1给我的总体印象大体可以概括为三大特点:

其一,A1有着非常饱满、透明、自然和流畅的声音。这种声音特质无论搭配哪一款音箱都体现得大差不差。有别于很多传统纯甲类功放,A1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厚暖可形容,其最大的优势更在于声音的透明度和表现出来的自然与流畅。个人认为透明度是考验功放调教功力的一把标尺,有些功放把声音做得很厚暖,但却牺牲了透明度和分析力,听感就像蒙着一块布或一层纱,缺少细节,但A1没有这些问题,声音饱满的同时保持着鲜活与灵动,高频的延展、低频的弹性都有上佳表现,中频部分并没有过度突出导致臃肿堆积,而是清甜中透着亲切和自然。说其自然,是指它的声音很真实,接近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原始声音,例如A1播放人声传真度很高,喉舌之间细微的变化表现得很清晰,但不会出现刮耳的齿音等不自然的声音。而说到流畅,A1在处理各类音乐时,微小的细节和韵律的变化都会很好地传递,过渡自然且平滑,毫无生涩僵硬之感。这种特质在聆听经典的阿卡多版《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等强调细节和韵味的音乐时有着显著的优势,整体听感令人愉悦、感动,久听不累,颇有欲罢不能之感。

其二,A1在冷机和热机状态下听感差异很大。冷机时声音发紧,音场压缩,细节一般。随着机器温度慢慢升高,声音逐渐变得鲜活开扬,该有的细节表现以及声场规模才会渐入佳境。这是甲类功放的共性,也跟电子管功放类似,需要一点时间来热机,使其进入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才能发挥出机器的全部性能表现。

第三,直通模式与高增益模式声音表现有天壤之别。与其他功放直通是跳过音调调节部分电路不同,A1是在音量调节之前跳过增益放大电路,此时约有10dB的增益降低,故此打开后音量会大幅降低,要达到同样的音压就必须调大音量。但高增益模式下,相对来说声音靠前,音场深度缩窄,整体画面显得平面化,而打开直通后,音场深度明显增加,人声靠后,口型更凝聚,定位更清晰,且细节表现力、感情韵味及耐听度均有提升。从个人听感而言,强烈推荐使用直通模式。

总体来说,A1的风格跟胆机要更接近一些。两者在音色走向上比较相近,都是偶次谐波居多,声音圆润细腻,通透流畅,如果是听人声、室内乐或是小编制乐队以及小提琴等器乐独奏时,两者各有特点各具优势,难分高下。但论及整体音场的营造和规模感,用来对比试听的2A3单端胆机显得有些清瘦不够丰腴,A1则表现出更强的推动力和更充沛的能量储备,在声场支撑、速度、规模感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气势等方面,还是占据明显的优势,听起来会更加“过瘾”。而某经典晶体管功放在声音的甜润度、感情韵味、声场以及包围感等方面都不及A1,控制力、冲击力、规模感上也没有体现出更大功率AB类晶体管机的优势,直到金嗓子E-210的加入,才为AB类功放找回了一部分失去的面子。在播放大型管弦乐时,金嗓子的表现沉稳大气,气势磅礴,《荒山之夜》开场时那种阴森恐怖紧张压抑的氛围营造到位,压迫感十足,A1则表现得比较温和,冲击力不如前者。但金嗓子在高频延伸上又不及A1,播放人声和室内乐时,A1听起来更亲切自然更有韵味。

两相比较,A1在整体音色上占据优势,高品质AB类功放则在速度、瞬态、爆发力上略胜一筹,如何选择和取舍就要看个人的听音喜好和涉猎范围了。

驱动力方面,A1在纯A类状态下虽只有25W的输出功率,但试听中感觉实际驱动力似乎远比标称的参数和纤薄的机身比例要来得要“猛”一些,故此把天朗GRF这对15寸大型落地音箱接入系统进行了推力测试,而测试结果也印证了A1确实拥有不俗的驱动能力,能让这对大型音箱发挥出不错的效果,整体声音还是比较宽松,没有明显地感觉局促或紧张,只是在声音的厚度和气势上略输给原用来搭配这对音箱的丽磁219IA(300B推845)单端胆机。由此可见,只要不是特别难推动的喇叭,A1足可胜任大多数使用场景。

唱头放大部分,因没有MC唱头,只能用MM唱头进行测试。首先A1的底噪控制还是相当不错的,正常音量下没有明显可闻的干扰噪声。综合表现对于一个合并机自带的唱放来说,没有惊艳也没有明显缺陷,黑胶唱片良好的动态、细节以及毫无压缩感的听感优势都得到较好的保留和体现,加之功放本身流畅自然的声底,为黑胶播放增色不少,只是对比在用的MusicHall 2.2独立唱放,声音稍显不够厚润。

前级输出则是给了我一个小惊喜。用它的前级输出搭配原来的胆后级组成双功放来推动GRF,试听中A1讨喜的音色特质和优势在整套系统中都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晶体管前级的加入,相较于之前的全胆系统,虽然整体的丰腴度上略有降低,但声音线条刻画得更加明晰,中低频段的清晰度也有可闻性的改善,可谓各有千秋。

几天试用下来,也发现了A1设计设计上值得磋商的地方:接线柱的设计,预留的位置空间及布局不合理,对于Y插喇叭线非常不友好,安装十分不便,更适合用香蕉插,这给喇叭线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总体而言,A1所呈现的是一种温润甜美又自然真实的声音,音乐味道非常浓郁,营造的音场、氛围感和环境包围感都很出色。它并不属于高分析力、高解析力的机型,但音乐中该有的细节半点也不会缺失。中频段很有特点,不是特别丰满浓郁、厚实凸出的类型,而是相对清甜透着亲切,但绝不干瘦,不会出现因某些频段过于凸出而产生“冒”和“顶”的不适听感。A1强调舒适的听感,即使是疾风骤雨略带狂暴的乐段,也是阴柔舒缓地逐渐释放而不会产生过于强烈的压迫感。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许会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爆发力和火气。

A1无论是在整体设计还是声音表现上都拥有极高的素质,是一台可以让你静下心来享受美妙音乐的优秀功放代表。

0 阅读:0

科技走在视听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