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日本防卫省首次公开了“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清晰图片。根据日方的说法,这种导弹将会在今年年投入使用。从相关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就是1枚不折不扣的战术弹道导弹,标准的进攻性武器,日本人取的这个名字纯粹是掩耳盗铃。(日本公开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1首张清晰照)
(日本公开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1首张清晰照)
“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对标东风15B
日本方面没有公开“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数据,不过透露了发射车的尺寸。其发射车长度为18米,宽度为2.5米,总重为36吨。每辆车配备2个储存/运输/发射箱,备弹2枚。按照图形比例,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长度为9-10米,直径大约0.9米,这两个数据对标我们的东风15战术弹道导弹。日本透露“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射程在300-500公里,也有900公里的说法,这些数据也与东风15大致相当。
(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1导弹发射车)
日本航天工业较为发达,长期发展固体运载火箭,外界认为此举就是为今天研制弹道导弹作准备。不过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还是有较大区别,为了保险起见,日本先研制东风15这样的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也在比较稳妥的做法。实际上“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设计非常传统,弹头为圆锥形,甚至连东风-15B双锥形弹头都没采用。机动能力由4片大型弹翼提供,不过这些弹翼也会产生较大阻力,影响导弹射程和速度。从技术水平来讲,“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大致介于我们东风-15和东风-15B水平之间。
(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1的弹头设计非常传统)
根据外界资料,我们东风15B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长度为10米,直径为1米,发射重量为7000公斤,其中战斗部重量为700公斤,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为800公里,制导系统为惯性制导加卫星导航定位修正,命中精度为30-50米。日方透露数据也在伯仲之间,因此可以确定两者性能大致相当。
(我们东风15B导弹)
日本研制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1矛头直指我们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受到和平宪法约束,不能发射战术弹道导弹这样的进攻性武器。因此此番发展“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可以看作突破和平宪法约束一次试探,另外日本也认为这种武器有现实的需要。以前日本认为凭借日美同盟的海空力量,他们可以保持第一岛链制空权和制海权,自然不需要“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这样的武器。不过2010年之后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变化,我们海空作战能力迅速增强,美国又要从冲绳后撤到第二岛链,这个情况下日本在2018年防卫计划大纲之中首次承认“可能难以确保海上和空中优势”。在这个背景之下,日本决定孤注一掷研制战术弹道导弹,这就是“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研制的背景。
(美国F-22进驻冲绳)
按照日本对“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运用设想,这种导弹是应付所谓西南事态的武器,讲白就是干涉台海。所谓西南群岛从日本冲绳向西延伸1200公里分布着包括宫古群岛在内的多个群岛,这里是日本距离台湾地区最近的地方,也是日美干涉台海的跳板和出发阵地。不过这里人烟稀少,200个岛屿之中只有不到80个有人居住。此前日本西南群岛的防御主要由冲绳美军负责,随着冲绳美军主力后撤,这个任务则交给了日本。日本认为如此广阔的区域需要太多的兵力,在自卫队规模难以增加的情况下,远射程战术弹道导弹显然是一件称手的武器。
(我们反导拦截弹早已就位)
从更深层次上来讲,“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也为日本干涉台海增加了手段。以导弹射程为900公里计算,从冲绳发射就能打到台湾海峡西岸,这样意味着台海之战,日本能够打击我们登陆部队,如果“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挺进到与那国岛部署,那么就能打到南昌以东广大地区重要目标,包括空军基地、指挥中心、后勤基地等等。换句话说,“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BLOCK1是日本第一种能够攻击我们东南战区纵深目标的武器,对于这种导弹我们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特别是其以后的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