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浑水摸鱼,利用我们对新兴事物的不熟悉进行诈骗。近期,一种名为“百万保障”的新骗局在多地蔓延,让不少消费者中了招。恒小花在此紧急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数字钱包。
“百万保障”听起来像是某种高端的保险服务,但实际上,它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安全保障措施。当用户注册并使用这些平台时,“百万保障”将自动免费开启,旨在保障用户账户资金的安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消费者对这一服务的不了解,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0c70440e2e8e973062823786fba743.png)
他们通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平台或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谎称受害者开通的“百万保障”等服务免费期已结束,如果不及时取消,将会产生高额的扣费。为了让受害者信以为真,他们还会发送伪造的“保险单”等文件,甚至指导受害者如何在手机中查看相关服务。
一旦受害者落入圈套,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名义要求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他们可能会以检测银行账户为由,窥探受害者的存款情况,并诱导受害者发送手机短信办理所谓的取消手续。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很容易泄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等敏感内容,从而导致资金被盗刷。
前不久,陕西的陈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她接到了一个陌生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是微信百万医疗保障客服,并出示了“工作证”。在对方的诱导下,陈女士险些将10万元转入诈骗分子的账户。所幸的是,反诈骗中心及时发现并阻止了她的转账操作,才避免了经济损失。
恒小花在此提醒大家,面对这种诈骗手段,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任何涉及“续保”“退保”的操作都应当通过官方网站、APP等正规渠道进行,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指导。其次,要警惕各种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在视频会议软件中进行“共享屏幕”的操作,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最后,要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使用的平台或服务的相关政策,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息息相关。只有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防范各种诈骗行为。恒小花将持续关注此类骗局的发展态势,为大家提供更多实用的防骗技巧和信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好自己的数字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