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赓将军遗孀傅涯执意访台,落地十几辆汽车让她不知所措

呱呱看国际 2023-06-13 01:28:0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馆长微鉴

编辑:馆长微鉴

1992年,陈赓将军的遗孀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去台湾见亲人。

陈赓将军的遗孀名为傅涯,是中共党员,在中央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多年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并不好,普通人进出台湾尚且有限制,更何况是傅涯这样的人呢?

虽然有困难,但是傅涯没有放弃,不久后,她便到了台湾。

迎接她的,是十几辆汽车,傅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坐哪一辆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迎接傅涯的几十辆汽车从何而来,傅涯又为什么执意要去与大陆长期不和的台湾?

远赴延安,在山西认识陈赓将军

傅涯,1918年出生,在当时她的家庭情况很好,完全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的问题。时局的动荡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傅涯也因此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十六岁时,傅涯认为一直待在家里不是长久之计,她打算去外面看看。

不久后,傅涯离开家来到了南京上学,起初一切正常,傅涯的父母能为傅涯提供生活上的所有开支,所以她的求学生涯还算比较顺利。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傅涯忽然和父母失去了联系,经济问题成了傅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为了不中断学业,傅涯就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击垮从小就锦衣玉食的傅涯,反而激发了她昂扬的斗志。

打零工的时候,傅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的实践,让傅涯也接触到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傅涯求学的期间,傅涯的亲人因为国内形势的动荡,选择移居去台湾生活,等到傅涯和亲人获得联系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台湾定居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去了台湾,傅涯的大哥以及两个弟弟都留在了大陆,他们根据各自的信仰,选择了不同了道路。

傅涯完成学业后,她没有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加入当时势力最大的国民党,而是不远万里到达延安,然后加入共产党。

抵达延安后,傅涯开始在抗大深造。毕业后,组织经过考虑,决定让傅涯去山西,然后在当地的文工团工作。

在山西工作的这段时间,是傅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她亲眼看到了当地百姓对共产党军队的拥护,也明白胜利终将属于中国共产党。

对傅涯来说,在山西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陈赓将军,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

傅涯刚到山西的时候,陈赓将军还在养伤,并且此时的陈赓将军,因为丧偶之痛,所以情绪一直比较低落。

为了让陈赓将军尽快好起来,于是刘伯承元帅让文工团的团长王智涛想想办法,不能让陈赓一直这样消沉下去。

想来想去,团长王智涛觉得傅涯是最合适的人,以她的开朗性格,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在组织安排下,陈赓将军就见到了傅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之间的交流就逐渐频繁起来。

排除困难,和陈赓将军结婚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赓将军和傅涯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大有谈婚论嫁的态势。遗憾的是,当时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些顾虑,所以婚事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傅涯的顾虑是她有一个未婚夫,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她和陈赓将军的婚事就无从谈起。

对于未婚夫,傅涯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

傅涯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很优秀的人,早期的时候,她和未婚夫相处得很融洽。

然而到了后来,她和未婚夫之间却爆发了矛盾,矛盾愈演愈烈,导致他们之间的感情有了一道不可修复的裂痕。

七七事变之后,傅涯和未婚夫就去了不同的地方,至今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婚约不是儿戏,如果不解除婚约,那会成为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傅涯担心的是,要怎样才能解除婚约,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

陈赓将军的心中也有一些顾虑,那就是对亡妻王根英的思念,多年以来,王根英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陈赓将军和王根英烈士的相识颇具传奇色彩,当时,陈赓将军因不满家里给他定的婚事,所以趁着夜色离家出走。

几经周转,陈赓将军就到了黄埔军校当兵,后来,陈赓将军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就在夜校学习文化知识。

正是夜校学习的期间,陈赓将军认识了和他经历差不多的王根英。

王根英也是不满家里给她定的婚事,所以偷偷跑了出来,她来夜校学习,也是抱着和陈赓将军一样的想法。

这样的缘分,让陈赓将军和王根英越走越近,后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陈赓将军便和王根英结婚,婚后,他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感情非常好。

遗憾的是,王根英为了抢救文件,牺牲在战场上。无论对陈赓将军还是党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许多时候,陈赓将军总是觉得妻子还在身边,他也因此十分痛苦。

傅涯的出现,缓解了陈赓将军的痛苦,然而对于陈赓将军来说,他还没有做好接纳另一位女性进入他生活的准备。

二人的顾虑,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陈赓将军和傅涯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结婚,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943年,陈赓将军和傅涯举办了婚礼。

聚少离多,陈赓将军因病逝世

婚后,为了更好地照顾陈赓将军,傅涯决定辞去文工团的工作,然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照料日常的生活。

多年以来,因为有傅涯无微不至的照顾,陈赓大将的状态一直是不错,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傅涯在他的身边,陈赓将军就能坚持下去。

傅涯怀孕的时候,陈赓将军也展现了他体贴的一面,为了让傅涯和肚子里的孩子能够有充足的营养,陈赓将军经常去买营养品。

后来,那些负担较重的事情,陈赓将军会主动去做,不让傅涯有太多的负担。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赓将军和傅涯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生活。

可惜这样的时光并未持续很久,解放战争的爆发,使得陈赓将军和傅涯不得不继续在战火中度日。

因为陈赓将军身居要职,所以他经常要去战场,和傅涯待在一起的时间就很少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多了,不过傅涯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解放战争的胜利后,她已经很久都没有收到过家里寄来的信了。

因为蒋介石败退台湾,傅涯就彻底和亲人失去了联系,蒋介石实施了非常严厉的封锁政策,傅涯根本无法获得任何与亲人有关的信息。

还好陈赓将军现在能多陪陪她,傅涯的心中才有了一些安慰。然而好景不长,正在傅涯思考如何与亲人取得联系的时候,陈赓将军却要再次奔赴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陈赓将军义不容辞地选择参战,当傅涯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忍痛送走了丈夫。

尽管很是不舍,但她知道这场战役不能没有陈赓,所以她一再宽慰陈赓,要他多保重。

还好,抗美援朝不仅打赢了,陈赓将军也平安地回来了。

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期间,傅涯一直在想办法和移居台湾的亲人取得联系,令她失望的是,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傅涯和陈赓将军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陈赓将军也知道傅涯很思念亲人,他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是一样没有什么收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陈赓将军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因为多年的操劳,外加战役中多次负伤,陈赓将军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年纪越大,状况越差。

尽管一直在接受治疗,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1961年,时年五十八岁的陈赓将军因病逝世,永远地离开了。

陈赓将军的逝世,对傅涯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无比消沉。

多年失联,92年坚持去台湾见亲人

丈夫去世后,傅涯便将生活的重心放到对孩子的抚养上。

除此之外,傅涯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和远在台湾的亲人获得联系。

多年以来,傅涯一直没有放弃,即便没有任何结果,她还是一直在做。

后来,傅涯收到了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当傅涯看到信封的落款时,她惊讶地发现这封信竟然是她的妹妹写给她的。

读完信后,傅涯才获得了有关亲人的消息,这些年来的诸多变化,让傅涯唏嘘不已。

傅涯的亲人移居台湾后不久,傅涯就和亲人取得了联系,从寄来的家书中,傅涯得知亲人在台湾过得并不好。

这个情况,让傅涯很是担心,那个时候台湾虽然还没有和大陆彻底断绝联系,但是战火不允许傅涯去台湾探望亲人。

不得已,傅涯只好去找叶剑英元帅帮忙,后来经过叶剑英元帅的疏通,傅涯才成功把一笔钱寄给亲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然而当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这件事却成了蒋介石打压傅涯亲人的证据,为此,傅涯的亲人饱受牢狱之苦。

不过现在的情况要很好很多了,近年来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所以国民党政府对傅涯亲人的打压就没有那么以前那样严重。

妹妹在信中告诉傅涯,傅涯的父母已经去世,他们临终前的愿望,就是能够安葬在故乡,可是直到今天,父母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除此之外,妹妹还说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很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傅涯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把父母的遗愿以及兄弟姐妹的请求上报给中央。

经过组织的研究,认为可以将傅涯父母的骨灰送回来安葬,但是傅涯兄弟姐妹回来探访的要求,暂时还不能解决。

没办法,傅涯也只能等待,安葬好父母之后,傅涯就在密切关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去台湾看望亲人。

1992年,九二共识的达成,让傅涯看到了去台湾的希望。

在傅涯的坚持下,中央同意了她的请求,时年七十四岁的傅涯,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台湾。

随后,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十几辆汽车早就等着傅涯,等待着她的,正是傅涯多年没有见到的亲人。

参考资料:

循着将军的足迹——忆陈赓将军夫人傅涯大姐

7 阅读:4175
呱呱看国际

呱呱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