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看海外|洞察商管VII:如何看待奥特莱斯行业?

情怀不该 2024-08-21 17:44:37

奥特莱斯(Outlets,意为工厂直销店)诞生于1970年代的美国;2002年中国首个奥特莱斯开业,得益于奥莱零售额在疫情期间及疫后的韧性表现,近年来国内对奥莱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在国内首单以奥特莱斯为底层资产的消费REIT即将上市之际,我们聚焦这一经营模式、财务表现独具特色的细分赛道,对比其在美国长期发展经验、以及中国奥莱行业当前发展趋势。

摘要

溯源:奥特莱斯始于库存过剩、兴于品牌消费。奥特莱斯在美国诞生的年代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供给端,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实际库存快速增长、库销比升至高位,品牌去库存需求迫切;需求端,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胀推高居民生活成本、对性价比消费的追求日益旺盛。除去这些催化因素,我们认为有三个前提条件亦不可忽视:一是美国中产阶级占全社会比重的持续提升,二是居民品牌化消费的兴起,三是美国人口郊区化的持续演进。

对标:美国专业奥莱运营商Tanger行稳致远。Tanger(NYSE: SKT)成立于1981年,自诞生起便专注于奥特莱斯开发与运营、并保持美国第二大奥莱运营商身位。回溯Tanger发展历程,顺周期的收并购为其1993年上市以来的主要规模增长手段,而随着奥莱市场与公司自身均步入成熟期,调换资产组合、深耕内生增长成为主要目标。分析其经营表现,Tanger的长周期零售额增长与美国CPI长期增速相若,而通过与头部连锁品牌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其实现了高出租率、高续约率、稳步提升基础租金等成果,使得自身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展现较强经营韧性。

定位:国内奥特莱斯市场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0-2023年全国奥莱零售额复合增速达10%,跑赢百货、超市等线下渠道,高增长助力奥特莱斯重回聚光灯下;而同期奥莱项目数量复合增速为9%,我们预计项目供给放量或为市场扩容主要驱动。竞争格局端,2023年奥莱市场CR6为34%,显著高于购物中心(我们估计截至1H21 CR10约14%);头部奥莱运营商主要为专业奥莱运营或百货多元转型两类。我们认为相比购物中心,高零售浓度、以及与正价品严格区别的折扣商品为奥特莱斯两大特点,因此二者在选址、业态构成、运营思路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对比线上电商,低频高客单、质与价兼顾、所见即所得为奥莱的三大竞争差异。

前瞻:短期内奥莱有望延续相对韧性,但赛道亦存长期天花板。考虑到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下消费者的渠道比价倾向,品牌去库存需求或将持续,以及优质奥莱项目供给有望继续快速入市,我们看好短期内国内奥莱零售额的增长韧性。但我们亦提示奥莱赛道或存在长期天花板,如以美国为例,其奥莱总数自1990年代末达峰后便步入下行;我们认为其背后核心原因为奥特莱斯开业需以品牌正价店过剩库存为依托,同时相比美国,国内电商渗透率更高、物流效率更高,这或亦对奥莱形成部分替代作用。

我们认为短期维度奥特莱斯市场有望延续相对增长韧性,建议投资人关注。

风险

奥特莱斯供给迅速增加致使竞争加剧;电商对奥莱业态冲击超预期。

正文

溯源美国奥特莱斯市场:从尾货工厂店到重要渠道商

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Outlets,本意为多个专卖店的集合)于1974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奥特莱斯开业数量及零售额体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强劲增长,并于90年代起逐步在欧洲、日本等地扩散开来;进入21世纪后,美国奥特莱斯市场规模趋于稳定,市场扩容主要体现为存量优质项目平均面积的扩大、而奥莱商场总数量则有所下降。为了理解奥特莱斯业态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其发展历程中的主要驱动,我们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对于美国奥特莱斯市场进行分析。

图表1:美国奥特莱斯发展历程梳理

资料来源:A Survey of Outlet Mall Retailing by Anne T. Coughlan and David A. Soberman, April 2004,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美国奥特莱斯市场规模

注:2014年后暂无奥特莱斯行业口径数据披露。资料来源:A Survey of Outlet Mall Retailing by Anne T. Coughlan and David A. Soberman, April 2004; Outlet Centers Report,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给端:始于库存过剩,兴于品牌运营

奥特莱斯起源于美国工业化大发展之下阶段性的库存过剩。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实际库存整体走高、库销比升至高位,服务于去库存的奥特莱斯应运而生。

品牌商对于“分层运营”的诉求成就了奥特莱斯的发展繁荣。1974年美国首家奥莱诞生时,其中商品供应以过季尾货库存为主;1980年代,伴随着奥特莱斯数量的增长与零售额的扩张,品牌对于奥莱渠道的重视程度明显有所提升,开始将奥莱作为其战略性市场分层运营(Market Segmentation)的重要平台。

图表3:1977-1995年美国实际库存同比变化与库销比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端:“品牌身份”与“性价比”的交集

我们认为奥特莱斯作为“品牌折扣店”的组合,其本质上是满足了消费者两类需求的交集:一是“以品牌消费彰显个人身份”的身份认同需求,二是对于“性价比”一以贯之的诉求,而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市场恰好以这两类需求为主旋律,为奥特莱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个人消费能力的整体提升与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品牌化”消费的兴起。一方面,美国已于20世纪20至60年代基本完成了“消费大众化”的进程,大萧条后的1933-1960年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年化复合增速达8%,同期汽车、家电家居、娱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支出占比从16%提升至1960年的26%左右,个人消费增长重心由“人无我有”向“人有我优”发展具备基础。另一方面,美国中产阶级亦在迅速崛起,20世纪60-80年代美国中等及中高收入家庭收入占比[1]保持在41-42%左右的历史高峰。

“性价比”消费亦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迅速发展。究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石油危机”后居高不下的通胀率或推高了美国居民家庭实际生活成本,进而助推高性价比消费的盛行。

“人口郊区化”为奥特莱斯的发展提供额外助力。二战后,美国人口郊区化趋势兴起,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郊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15%、而到1960年该比重已经提升至31%。

图表4: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总量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美国耐用品消费支出占总商品消费比重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美国CPI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美国人口郊区化趋势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

资料来源:《20世纪50-60年代郊区化影响下的美国大众消费研究》高雪鸿,2018年3月;美国人口普查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国奥莱龙头Tanger:积跬步以至千里

美国奥特莱斯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到2014年两大龙头西蒙地产(Simon Property)和Tanger旗下的奥特莱斯数量已经占到行业总量的50%以上。我们认为这背后的核心原因一为龙头的顺周期资本运作、收并购整合市场,二是奥莱市场本身未见扩容、甚至处于缩量通道,已经“跑出来”的优质项目便具备更强优势。本章中,我们以奥特莱斯专业运营商Tanger为例,分析其发展历程及长周期经营成果。

图表8:美国奥特莱斯市场集中度较高

资料来源:A Survey of Outlet Mall Retailing by Anne T. Coughlan and David A. Soberman, April 2004,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发展历程:从积极外延扩张到深耕内生增长

Tanger(NYSE: SKT)自1981年成立之日起便专注于奥特莱斯市场,其发展历程也是美国奥莱行业演变的映射:最初以衬衫直营店为雏形,后逐步向综合卖场发展,单个资产体量持续扩容;从通过自建、收购、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外延扩张,到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深耕运营质量与内生增长。作为美国首家上市的专注奥特莱斯的REIT,Tanger成立40余年以来保持了领先的市场地位、稳健扎实的经营表现,我们对其成长历程进行复盘总结。

Tanger成长路径:从重外延扩张到重经营质量。Tanger的成长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 1981-1995年:初创后的快速扩张。1981年,原本从事衬衫直营的Stanley K. Tanger打造首家Tanger Outlet,开始进入奥特莱斯市场;1980年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Tanger体量快速扩张,如1992当年其总在管面积同比增长50%、达150万平方英尺(约14万平米);1993年,一方面为缓解债务融资压力、另一方面亦为继续顺周期扩张补充资本金,Tanger于纽交所上市、募资1.04亿美元,成为首家上市的奥莱REIT;上市次年其开工建设面积超过100万平方英尺,并以2,380万美元完成其首单收并购。

► 1996-2013年:外延扩张方式多元化,节奏顺周期。1990年代末期,美国奥特莱斯市场增长趋于平缓,Tanger亦逐步进入稳健发展阶段。从结果上看,2000-2010年期间其管理资产数量保持在40个左右,而期间的发展趋势包括:1)外延扩张方式多元化,从成立初期的以自建项目为主,到灵活运用合资公司、轻资产管理输出等形式进行项目拓展;2)扩张节奏顺周期,如2000年代初把握市场整合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保守审慎,2011年市场环境企稳后继续并购等。

► 2014年至今:调换资产组合、深耕内生增长为主基调。2014年后,公司管理资产数量从高峰时期的45个逐步下行,截至2023年末其开业项目稳定在40个左右。近10年来公司基本未再进行大型收并购,相反其注重处置经营不佳资产以回笼资金,2014年至今累计出售项目所得款达4.28亿美元。

图表9:Tanger已开业项目总数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Tanger并购开支与出售所得款项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Tanger灵活采用全资并购与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外延扩张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经营成果:稳增长与强韧性为两大特色

经营端:头部主力租户,续租租金涨幅稳健。我们截取2008年前后3年为观察窗口,对比Tanger REIT与美国零售REIT整体情况,发现经济危机对于Tanger经营指标影响更小、后续修复速度更快。具体到各项指标:

► 销售额端:2000-2023年Tanger销售额坪效平均年化同比增速2.2%,该水平基本跑平同期美国核心CPI(2.3%)。

► 出租率方面,疫情前Tanger出租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十分有限,我们统计Tanger每年有9成左右到期租约能够实现当年内成功续约,而续约租户中有约8成为原租户。从另一个角度看,观察Tanger在2014、2018和2023年的前10大租户统计,发现其中3个租户在10年间均位居前10、而近5年前10大租户重合度达到60%。

► 租金方面,2010-2019年Tanger的基础租金坪效录得2.7% CAGR(同期销售额坪效CAGR为1.9%)。

► 租售比方面,1999-2019年Tanger的租售比由7.8%稳步抬升至10.0%左右,且2008年前后金融危机期间上涨节奏亦未被打断。

图表12:Tanger销售额坪效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Tanger销售额坪效对比西蒙地产

注:2010年前西蒙地产分别披露购物中心与高端奥莱坪效,2010年及以后则将两类物业数据合并披露。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Tanger销售额坪效增速对比美国CPI

注:美国核心CPI统计中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等受供给端影响致使波动较大的品种。资料来源:公司公告,美国劳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Tanger到期租约续约比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2014-2023年Tanger前10大租户统计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7:Tanger并表项目平均出租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8:Tanger单平方英尺平均固定租金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Tanger续租合约平均固定租金涨幅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Tanger租售比

注:租售比数据采用公司自行披露数字,2020年公司未做披露。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2008年前后Tanger与美国零售REITs经营表现对比

注:对于美国零售物业数据:出租率选用REIS披露的美国零售物业整体情况;同店NOI及FFO选用NAREIT披露的美国零售物业平均水平。资料来源:公司公告,REIS,NAREI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内奥特莱斯市场洞察:方兴未艾

发展阶段:尚处于持续发展时期

国内首个奥特莱斯诞生于2002年,近5年奥莱数量复合增速9%、尚处持续发展时期。中国大陆首家奥特莱斯为开业于2002年的北京燕莎奥莱,此后国内奥特莱斯市场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详见图表)。整体而言,奥莱领秀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奥特莱斯数量共计232家(对比我们统计截至1H21全国购物中心数量约8,400家[2]),2018-2023年已开业奥莱数量复合增速9%,我们认为奥莱市场仍处于持续发展时期。

2020年至今奥莱零售额跑赢其他零售渠道,但增量项目供给或为主要贡献。据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测算,2020-2023年全国奥莱零售额复合增速达到10.1%,与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CAGR 10.3%)相若,显著跑赢百货、超市、专卖店等其他线下零售渠道,市场普遍认为“质价比”消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优势凸显。但若进一步拆解奥莱零售额增长来源,我们发现2020-2023年同期奥莱数量复合增速在9.1%左右,反映整体零售额增长或主要由增量项目供给驱动。

新开业奥特莱斯城市线级存在下沉化趋势,但一二线城市仍为奥莱主要市场。分时间段看,2010年及以前开业的奥特莱斯基本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2011-2015年新开业奥莱中84%位于一二线城市;2016年至今,一二线城市新开业奥莱占比有所下行,2023单年占比为61%,反映国内奥莱存在一定下沉化趋势。整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我国81%奥特莱斯位于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占比53%),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奥莱作为一种游逛频次较低、辐射地理范围较广的零售渠道,对当地居民消费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图表22:国内已开业奥特莱斯数量及发展历程

注:统计数据中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奥特莱斯。资料来源:奥莱领秀,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3:每年新开业奥特莱斯城市能级分布

资料来源:奥莱领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4:截至2023年末奥特莱斯城市能级分布

资料来源:奥莱领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5:全国奥特莱斯零售额

注:采用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估计数据。资料来源: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6:奥特莱斯零售额相比其他零售渠道增速较快

注:奥特莱斯销售额采用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估计数据。资料来源: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格局:高集中度、格局清晰

国内头部奥莱运营商主要分为“专业奥莱运营”及“百货多元转型”两类。目前国内前6大奥莱运营商多于2010年前后涉足国内奥莱业务,如前文所述,此为国内奥莱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前夜。

2023年奥莱在管数量CR6约34%,零售额角度或更高。我们统计2023年前6大奥莱运营商在管项目共计79个,市占率达到34%,集中度水平显著高于购物中心市场(我们估算截至1H21购物中心数量口径CR10约14%[3]);对应到零售额,我们测算头部奥莱运营商平均单场年度零售额持平或高于市场整体水平(2023年平均单个奥莱项目销售额9.9亿元),故零售额角度集中度或较34%更高。我们认为背后原因:1)过去10年奥莱市场新入局竞争对手有限,头部运营商保持领先地位;2)奥特莱斯在品牌引入、运营管理等方面逻辑与其他线下商业不同,存在一定进入壁垒。

图表27:国内前六大奥莱运营商概况梳理

资料来源:公司官方网站,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8:头部奥莱运营商在管项目数量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奥莱领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头部奥莱运营商平均单店销售额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奥莱领秀,奥特莱斯产业发展委员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竞争差异:高零售浓度的目的地型消费场

为进一步理解奥特莱斯业态特点及竞争差异,我们将其与购物中心和电商进行对比[4]。

奥特莱斯 vs. 购物中心

价值主张:奥特莱斯为高零售浓度的目的地型消费,而购物中心为综合体验型消费。为了服务品牌去库存需求,奥特莱斯通常布局于远离品牌正价店的郊区,我们统计城市能级越高、奥莱布局点位距离市中心越远;因此,奥特莱斯需将自身打造为辐射区域较广、吸引区域内消费者专门前往消费的“目的地”,而“全品牌+正品保障+折扣”便是其吸引消费者的标签。

商业模式:联营为国内奥特莱斯的主要模式。不同于购物中心面向商户收租的模式,国内奥特莱斯借鉴百货、采用以联营为主的商业模式。以华夏首创奥莱REIT为例:2023年其租金收入中联营收入占比达81%,平均联营扣率(联营收入/品牌零售额)在10-11%左右。

经营成果:头部奥莱运营商在经营效率方面或具备一定优势。我们对比了上市专业奥莱运营商砂之船房托(Sasseur REIT)[5]和重点购物中心运营商如华润、龙湖、新城等的经营数据,发现砂之船房托在零售额及租金坪效方面相较典型大众运营商而言具一定优势,我们认为这或得益于其品牌组合中零售浓度较高(2023年零售业态占已租面积63%,对比华润和龙湖分别为26%和31%),而零售品牌坪效及租售比均相对体验类业态更高。此外,2018-2023年砂之船房托平均出租率相对稳定,到2023年末出租率达到97.6%、高于其他可比购物中心运营商。

奥特莱斯 vs. 线上电商

直观而言,奥特莱斯与电商平台均着力在多快好省中的“省”一端打动消费者,二者存在一定直接竞争关系;但更具体地看,奥特莱斯在三个维度差异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 一站式购齐。作为目的地型消费场,奥特莱斯客户通常具备低频次、高客单价特征,奥莱亦通过引入大量服饰鞋包品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 质与价兼顾。奥特莱斯以连锁服装零售品牌为主力品牌,此外奥莱运营商亦普遍较为重视国际名品的引入与品牌升级;因此,相比于电商平台,奥特莱斯的品牌矩阵平均级次更高、更注重质与价兼顾。

► 所见即所得。“体验感”与“即时性”是线下零售业态相比线上的普遍性优势。具体到奥莱业态,由于联营模式为国内奥莱主流模式,退货率将对奥莱营业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而根据华夏首创奥莱REIT招募书披露,2020-2023年其平均退货率仅在2-4%左右,线下体验优势凸显。

图表30:奥特莱斯业态结构与购物中心对比

注:数据截至2021年6月,具体可参考我们于2022年7月3日发布的报告:《洞察商管IV:中国购物中心总量潜力几何?》资料来源:大众点评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1:奥特莱斯选址倾向于城郊区域

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资料来源:大众点评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砂之船房托与重点购物中心运营商经营数据对比

注:1)坪效根据公司披露零售额或租金、及公司商业项目总GFA计算;2)新城控股2021年后未披露零售额数据。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3:奥特莱斯主要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华夏首创奥莱REIT招募说明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4:华夏首创奥莱REIT租金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华夏首创奥莱REIT招募说明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5:华夏首创奥莱REIT联营扣率

资料来源:华夏首创奥莱REIT招募说明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6:砂之船房托客单价与电商平台对比

注:1)砂之船房托客单价计算方式为年销售额/年客流量;2)互联网公司数据截至4Q23,砂之船数据为2019-2022年均值(为平滑疫情扰动;2023年未披露客流量)。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7:华夏首创奥莱REIT退货率

注:退货率为销售退款金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资料来源:华夏首创奥莱REIT招募说明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前瞻展望:短期相对优势可期,长期市场或存天花板

看好短期维度奥特莱斯市场的相对韧性。我们认为短期维度奥特莱斯市场在增速水平与韧性方面均具一定比较优势,考虑到:1)当前不确定性有所增强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者存在“精明购物”倾向,如麦肯锡2023年7月报告显示近5成消费者会从价格更低、或是打折渠道购买自己喜欢的品牌,我们认为该趋势有望助推以“名品+折扣”为标签的奥特莱斯渠道关注度提升;2)持续服务品牌去库存需求,我们统计国内外典型运动品牌(亦为奥莱主力品牌)存货周转天数,发现2020年及以后整体周转速度有所放缓;3)优质供给延续快速入市,赢商网统计2024年全国有26个奥莱项目计划开业[6],料有望继续带动奥莱整体销售额扩容。

长期维度奥莱市场容量或存在天花板。参考美国长周期经验,其奥特莱斯项目总数在1990年代末达峰后便步入下行期,后续以头部奥莱运营商整合市场、优质单体奥莱扩容为主。我们认为国内奥莱市场长期内或亦存在增长天花板,考虑到:1)奥特莱斯市场容量本质上依托于品牌去库存诉求,城市内品牌正价店与奥莱店之间存在数量比例关系;此外,当前部分高端品牌正在考虑控制奥莱店销售额占比或关闭部分奥莱门店,这或亦将对奥莱市场容量带来边际影响。2)奥特莱斯与线上电商在品牌渠道管理、以及消费者需求中确存一定相互替代关系,考虑到2015年后中国电商渠道经迅速发展、当前渗透率已超美国,且国内电商在物流成本、配送速度等方面具备优势,我们认为这亦将对奥莱市场天花板产生影响。

图表38:中国消费者的“降级选项”

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消费洞察》2023年7月,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9:部分运动品牌存货周转天数在疫情后有所提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0:中美电商渗透率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商务部普查局,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

奥特莱斯供给迅速增加致使竞争加剧。据赢商网统计,2024年全国有26个奥特莱斯计划开业[7],对应项目数量同比增速约7%,奥特莱斯市场或仍处于快速扩容阶段。我们认为多个奥特莱斯项目同步入市或将导致品牌资源端、客户端的竞争均有所加剧,进而影响存量奥特莱斯的经营表现。

电商对奥莱业态冲击超预期。2024年7月我国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1%至1万亿元,线上购物渗透率达到27.8%、同比去年同期的26.4%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我国线上电商平台近年来发展仍较为迅速,考虑到电商与奥莱在“省”这一消费者需求层面存在一定互相替代作用,如电商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或将对奥特莱斯市场整体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1] 此处我们采用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披露的“20%中等家庭收入户+20%中高家庭收入户”收入占比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

[2] 详见我们于2022年7月3日发布的报告:《洞察商管IV:中国购物中心总量潜力几何?》

[3] 详见我们于2022年7月3日发布的报告:《洞察商管IV:中国购物中心总量潜力几何?》

[4] 本节中我们引用了在大众点评和赢商网上观测到的购物中心及奥特莱斯数据,时间分别截至2021年6月(与购物中心相关的对比数据)和2022年6月(与奥特莱斯相关数据)。

[5] 砂之船房托(Sasseur REIT)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其运营4个砂之船集团的奥莱项目:重庆两江、合肥、昆明和重庆壁山砂之船奥莱。商业模式方面,砂之船房托采用固定+浮动租金模式(而非国内奥莱运营商通常的联营模式),因此其数据与购物中心运营商具备可比性。

[6] 资料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IOCA22FD05158BF0.html

[7] 资料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IOCA22FD05158BF0.html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8月20日已经发布的《洞察商管VII:如何看待奥特莱斯行业?》

李佳璠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120001 SFC CE Ref:BTL933

苗琳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70020

张宇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70004 SFC CE Ref:AZB713

孙元祺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50008 SFC CE Ref:BOW951

王翼羽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50007 SFC CE Ref:BOR985

裴佳敏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50004 SFC CE Ref:BRY581

法律声明

0 阅读:0

情怀不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