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儿曾经提到过: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可怕。你越是对孩子说“不要在床上蹦”,他就越是蹦得带劲;
越是强调“不要打翻杯子”,那杯子就仿佛有魔力一般,准会被打翻;
总是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结果他就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了。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暗示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积极”暗示来养育孩子。当孩子不爱做家务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他们在这方面的优点。哪怕他只是洗了一个碗,我们也要抓住机会夸奖他。
“妈妈都没提醒,你就把碗洗了,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洗得很干净,妈妈太开心了,你让餐具都变得闪闪发光啦。”
“你看你碗刷得多好,比妈妈刷得都干净,你都有做家务小能手的天赋哦。”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会做得更好。
✅️在生活中,把“不要”去掉,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怎么做。
比如,“不要吵”➡️“嘘,小点声,咱们轻轻说话”。
“不要顶嘴”➡️“先听我说完,咱们再好好沟通”。
“不要哭”➡️“抱抱你,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妈妈在这里陪你”。
“不要乱扔玩具”➡️“你是不是不喜欢它们了?为什么不喜欢呢?我们可以一起给它们找个好地方放”。
“不要打人”➡️“你可以生气、发脾气,这都没关系,但打人是不对的,我们要用温柔的方式表达情绪”。
⭐️学习上,帮孩子创造积极的高峰和结尾
帮孩子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形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这样学习就变得相对简单,当孩子一次次完成时,大脑就会感到快乐,形成正面的高峰体验
当孩子跟你说:“我都做完了”,你可以说:“好棒啊,咱们休息休息,你想去公园玩吗,我陪你”
⭐️我们不断给孩子正向反馈,也是在激发他的内驱力和自信心,他才会更有动力:“我能行,我可以”
对孩子说“宝贝,你说了算”,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是被尊重的。
“宝贝,你能帮帮我吗?”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能够为家庭做出贡献。
“哇,你做得比我还好”,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充满成就感,更有动力去挑战自己。
“宝贝,我相信你”,这简单的话语却能给予孩子无尽的力量,让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如果我们总是给孩子消极的暗示,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比如,经常对孩子说“你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很笨,失去尝试的勇气。他们可能会变得自卑、消极,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会轻易放弃,因为他们内心已经认定了自己不行。
❎️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多聪明多优秀,你怎么就比不上呢”。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他们可能会变得叛逆、抵触,甚至自暴自弃。在人际关系中,也会因为缺乏自信而畏首畏尾,不敢展现自己。
消极的暗示就像一把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他们会活在父母的否定中,一生都藏在童年的阴影里,无法挣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成功的人生。
⚠️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就像两股力量,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相互较量。父母的选择将决定孩子的未来。如果我们选择用积极暗示养育孩子,给予他们鼓励、支持和信任,那他们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他们会充满自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坚持不懈,努力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