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一妇人带着证据找到中南海申冤,毛主席发火:去叫叶帅过来

历史的小书生 2024-08-02 04:10:48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有着“东北王”称号的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先后共有六房夫人,为他生下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在这些孩子中,人们最熟悉的便是张学良,而对张作霖其他的孩子们则知之甚少。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张作霖的四子张学思。

1916年1月6日,张学思出生,他是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这位出生在军阀家族中的四公子,最后却走上了一条与兄弟姐妹截然相反的革命道路。

1928年,12岁的张学思进入了奉天同泽中学读书。期间,他学习努力刻苦,广泛结交朋友,并认识了自己的好朋友王金竟。即使后来王金竟转学离开,两人也一直在联系。

九一八时期,王金竟受到了进步革命思想的影响,并认识了一些革命人士,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金竟在与张学思的交往中同样也影响了他。

在王金竟的介绍下,张学思认识了带领自己走上进步道路的启蒙老师——王西征。刚听了王老师的一节课,张学思便找母亲要求王老师担任自己的家庭教师。

在王老师的鼓励下,张学思前往北京求学。当时,王金竟也在北京,两人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王金竟向他介绍了一些进步书籍,张学思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逐渐在思想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对社会主义理论充满向往,并萌生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1933年4月,张学思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根据党组织安排,张学思回到东北开展兵运工作,但不久后便被长兄张学良安排进了南京中央军校。

1936年,国内关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蒋介石不顾民意,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要求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

由于东北军始终没有动静,蒋介石于12月4日,亲自来到西安督战。张学良和杨虎城向蒋介石提出团结抗日的主张,但遭到了无情拒绝,并强烈要求东北军立即“围剿”红军。张学良和杨虎城失望离开。

12月9日,在国难深重之际,中国共产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活动,在混乱中,一名学生被特务开枪打伤,立即引起了现场的强烈反抗,游行群众当即决定前往蒋介石所在的临潼示威。

蒋介石得知后,心中慌乱不已,命令张学良加以制止,甚至表示必要时可以对学生开枪。从这一点来看,足以看出当时蒋介石的狠心。

为平复爱国群众和学生的愤怒,张学良现场承诺将在一周内作出实际行动,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三天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也因此放弃了此前一直坚持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开始将矛头转向日本侵略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但与此同时,张学良充满悲剧的下半生也就此开始。他先后被国民党囚禁在贵州、重庆和台湾。

在此期间,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思受党组织之命,前往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与东北军将领取得联系,为设法释放张学良努力工作,但终究没能如愿。后来,张学思又去探望被软禁的大哥,由于特务二十四小时监视,兄弟俩几乎没有当初相处的机会。

直到张学思告别的当天,张学良才借口去书房看画报跟胞弟有了短暂独处的机会。由于书房装有窃听器,张学思和张学良只能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在纸上,他们写下的都是关于“抗战形势、共产党、东北军”等字眼,可以看出,兄弟二人的拳拳爱国心。

1938年10月,张学思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了马列学院学习。12月的一天,张学思突然收到了毛主席要见他的通知,这令他既激动又紧张。

很快,张学思便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原本还有点紧张的张学思,在毛主席亲切的问候声中渐渐平静了下来。

谈话中,张学思表示“要革命、要抗日。”并表示在延安的这段日子虽然艰苦,但却很有意义,他将这称为“最好的大学”。

毛主席从张学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抗日的决心。

1940年,延安女子大学举行报告会,其他学校的学员也前往听课,张学思便是其中一位。

大会正式开始前,张学思环顾会场,目光却被一位静静地坐在哪里,翻阅画报的年轻学生吸引,他鼓起勇气坐在这位女学生旁边,跟她攀谈了起来。

大会结束后,两人告别。而张学思的脑海中却不断地想起她。此后,只要听到延安女子大学有报告会,他便会前往。

后来,张学思从老乡顾大姐的口中意外得知了那名女学生叫谢雪萍,顾大姐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便主动为两人牵线。

谢雪萍于1920年出生在广东的一个雇农家庭,18岁时来到了延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顾大姐的介绍下,谢雪萍和张学思走到了一起。两人于1940年在延安结婚。

婚后不久,夫妻俩双双奔赴战场,来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等,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命令,张学思来到东北战场,以张学良胞弟的身份在东北开展革命工作。

尽管已经回到了沈阳,但张学思却从未再踏进大帅府一步,尽管这里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当时,身边的同事还曾劝说他住原来的家,但张学思却坚决拒绝,并表示“大帅府应该归人民所有”。

1949年,张学思第二次回到了故乡,但他依然没有进去,不仅如此,他也没有带妻子谢雪萍进去过。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思奉命投入新中国海军的建设中,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张学思被授予少将军衔。次年,他便被派往苏联留学,进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深造,精进业务能力。

回国后,张学思先后出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就在张学思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学思被扣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并被逮捕入狱。从1967年到19170年三年时间里,张学思就瘦了90斤。

1970年,牢狱生活彻底打垮了他的身体,周总理收到了关于张学思病情的相关报告,看完后,他一脸严肃地下达指示,要求医院尽全力抢救。

但遗憾的是,张学思还是在5月29日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终年54岁。

周总理痛心不已,谢雪萍则深受打击,整日流泪。1972年,沉浸在悲痛中的谢雪萍作出了一个决定,为丈夫伸冤。

这一年,52岁的谢雪萍向女儿交代说:“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奶奶”。

交代完事情后,谢雪萍便带着一封信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在看过这封信的内容后,愤怒不已,他当即交代工作人员说:“去把叶帅叫来。”

叶剑英来到中南海后,便听到毛主席对他说“要负责查清楚关于张学思的问题”。此后,叶帅便开始着手处理张学思的问题,周总理也曾多次过问,下达指示。

1975年,张学思的问题终于被查清,当初扣在他头上的帽子终于被摘掉了。谢雪萍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参考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历史的小书生

历史的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