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作》——沉浸式学习深入阅读一本作家“说明书”

谵语镜 2023-11-23 11:09:27

随着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的日渐增多,及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助推,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日渐增长的需求,被更多人以多种形式满足着,越来越多的文字被书写出来,对接越来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令人目不暇接。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的作家梦得以实现,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

那么,是什么契机让他们成为了一名作家?他们成为作家的信念感是什么?真的能在作家们各自的代表作里看出他们的人格形成过程吗?借用当下时髦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他们真的成为一名作家之后,他们曾经试图通过文字记录、表述、刻意变形的个人意志,在真的变成文字昭告天下之后,这二者之间的适配度能不能立稳一个作家符合人们想象的人设?

能凭借一己之力与全世界为敌、但让人愿意记住的乔治·奥威尔,在本书中就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写下的文字是真实的内心,活的文如其人,让别人因为害怕真实而试图掩盖真实,从而永远在更年轻的生命想要追寻真实的时刻重生,就是他一生的目标。

他先是直言不讳于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开始是,“我想,从一开始,我的文学抱负就是与受人孤立和不被重视的感觉交织在一起的”;同时,他坚信自己说这些,只是为了让别人更能看清自己,因为在他看来,“要评估作家的创作动机,就必须对他们的早期发展有所了解。他们选择何种题材,由其所处的时代决定,至少在我们这种动荡的革命时代,事实便是如此。但在动笔之前,他们的情感态度早已形成,根本不可能彻底将其摆脱”,所以,结合他的一生就不难理解,越是强大的极权压迫越会招致他的反感,他也越擅长用造梗的方式反击回去(把“一九四八”改成书名《一九八四》就是经典的一招,“3202年的互联网上”还在使用)。

他把自己坚持的内容归于一个个点,但是每一个点又都是为了支撑自己的信念和文字。他故意把《莱佛士》以及《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称为“优秀的坏书”,为流行小说正名,无疑也是在故意反抗那些束缚作品的高雅品味,认可作家们源于生活和成长的天然创造激情,“毫无疑问,作家必须控制自己的性情,避免陷入不成熟的阶段,或沉溺于反常的情绪不能自拔,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他们完全摒弃了早期的影响,那便是扼杀了自己的写作热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对政治的批判是出于对不公的判断,他就是要把他根深蒂固的好恶,和时代强加过来的社会活动写在一起,让人们看一看自己会在那些看似被随机组合排列起来的人生故事里,最终变成什么鬼样子,“失业的问题不仅指的是没有工作。因为就算再困难的时期,人们多多少少还是能找到活儿千的。问题在于,到1930年左右,除了科学研究、艺术和左翼政治,便没有其他任何活动值得有识之士信仰了。”而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结果就是,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不但在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根据英国解密的资料,他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还一直被军情五处等特殊部门严密监视至去世——而这些恰恰证明了,他的人设依旧被人为划分的两个世界暗暗地记住了,并用不遗余力地反对进行了官方认可。

所以,剖析尽了自己,也就没什么看不懂别人的了。于是,作为一名评论家,乔治·奥威尔在书中还认真地点评了《北回归线》、《尤利西斯》等作品带给人们的意见和影响:他在此过程中成功做到了,引导读者使用他对其他作家“关注其成长脉络和思维变化”的分析方法,沉浸式探究这些作品中的精髓。这个过程,不啻为一段段“作家说明书”,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作家和作品。所以,虽然本书不是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模板,但对于想要探寻作家内心世界及想要真正理解文章背后深层意义的人(无论是高考考生还是文学青年),本书都有很强的可读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