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访端砚

是禅牛呀 2024-08-16 01:39:03

那一年,去肇庆探访主持南(宁)广(州)铁路西江大桥和凤凰特大桥施工的朋友,就住在肇庆市的山水宾馆。

肇庆是中国文房四宝中之端砚的主产地,到肇庆,自然要前去看看。

原以为,端砚的产地绝对偏远,要去那里,必定会很费一番周折。没想到,号称“中国砚都”的白石村就在肇庆市端州区,距离我住的宾馆也就几站路!

白石村说是个村,实际上却位于肇庆城区,就在端州区东端,东临西江。

一进村,就发现,一家接着一家,多是挂有名号的砚台作坊。凿石声不时从巷间传来,或远或近,不绝于耳。街边路旁屋檐下,随处可见堆放着的石头,那些,都是制作端砚的璞石。

白石村内古建古迹颇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两方内容对立的清代官方石碑。一方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当地以影响灌溉、妨碍风水为由,不准在老坑开采璞石而立的奉禁碑。另一方则是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碑”。碑上记述时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的张之洞为平息以有碍风水为名,不准开采砚石的争讼,解除封禁,核准石匠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以及修改工匠采石章程,申明将全部砚石开采利润的半数用于营建端溪书院(今广东肇庆中学前身),明令各级官吏不得敲诈勒索,私受一砚一钱。

在村中,还有一座中国端砚展览馆。漫步馆内,只见古砚名砚繁多,皆雕工精美,令人目不暇接。

端详着一件件展品,就了解了端砚的自古至今,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在一个个故事背后,更可了解端砚背后的人文情怀,可以了解端砚绘就的灿烂多姿的历史脉络。

造型独特的奇峰异岭砚

肇庆古称端州,北宋赵佶16岁时,曾被封为端王。他登基成为徽宗皇帝后,就把他的封地端州改名为肇庆。由于端州盛产名砚,故而被称为端砚。

砚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器物,其与笔、墨、纸构成中国“文房四宝”。最早的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初,砚称作“研”,其由研磨器皿发展而来。

其中,经过古人反复的比较,共推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山西的澄泥砚和肇庆的端砚同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又居砚中之首。

汉代以后,砚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石砚、砖砚、瓷砚、玉砚、铜砚、铁砚……品类多样。而用端石制作砚,则始于唐代,“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李渊的年号(618年-626年)。初唐时,端砚形制简单,以实用至上,多为箕形。中唐以后,砚形日渐多样,人们对砚的材质以及砚的雕凿工艺已形成独特的品评鉴赏标准。到了宋代,端砚发展为赏用并重,成为文人墨客最为珍视之物,并由之走向兴盛。而经过元朝暂时的衰退,到了明代,赏砚藏砚之风又开始兴盛,砚形也更加丰富,纹饰题材,皆巧用天工,简练浑厚,精品不断涌现。清中期时,砚雕更是极尽奢华,雕工纤巧,精细繁缛,无所不用其极。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端砚也随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端砚得以恢复,焕发出新的生机。只是为了保护不多的石源而封坑,以及人们书写习惯的变化,端砚的产量大为下降。

清代青玉砚

端砚大多色紫质润,素有紫石、紫玉、紫云、紫英之美称。所以,宋代诗人张九成就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砚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因其“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腴不滑”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迅速,研出的墨汁细腻滑润,书写流畅而不损笔毫。上好的端砚,无论酷暑严冬,只要用手按住砚心,掌中的湿气很快会在砚面留下一个手印,经久不干,甚至可以由之研墨。

传说,早期的端砚并无大名,唐朝文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里就说:“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到了唐代末年,端州有位梁姓的举人赴京赶考。考试时恰遇天寒地冻,磨出的墨汁很快冻成冰而无法书写。正当其他考生一筹莫展之时,梁姓举人拿出老家用端石制成的砚台,对着砚台轻轻呵气,砚台中很快就出现了薄薄的水雾,他借水雾研墨,再呵气止冻,顺利完成了考试,并一举考中进士。端砚“呵气成墨”的佳话就此传开,端砚也由此名声大噪。其后,端砚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致文人墨客都视其为宝,以拥有一方端砚而自恃“富甲天下”。

石眼砚,砚中石眼越多越名贵

就在这端砚展览馆里,我还听说,砚也有“德”。清代书法家陈龄在《说砚》中就历数了端砚的“八德”:“一曰历寒不冰,质之温也;二曰贮水不耗,质之润也;三曰研墨无泡,质之柔也;四曰发墨无声,质之嫩也;五曰停墨浮艳,质之细也;六曰护毫加秀,质之腻也;七曰起墨不滞,质之洁也;八曰经久不乏,质之美也。具此八德,质已迈常,信为古今之瑰宝,可遇而不可求者也。”后世便将“温、润、柔、嫩、细、腻、洁、美”称为“端砚八德”。

自古,中华文化传统就认为君子为人处世有“十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也有“五德”之说,即“仁、义、礼、智、信”。古人也曾赋予玉石“十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即“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古人将玉、砚与有德君子相提并论,可见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端砚石料主要出自肇庆市东郊羚羊峡和斧柯山以及七星岩背后的北岭一带,这里分布着数十处砚坑,著名的端石就多产自这些矿坑。其中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矿坑出产的砚石最为名贵而声名远播,又被称为“三大名坑”。

出展览馆,东行不到一公里,便是滔滔的西江。

眺望西江,迤逦东去。东向15公里,是著名的砚洲岛。砚洲岛是广东省内最大的江心岛。岛上有建于清代的包公楼。还有一座刻有“孝肃”二字的牌坊。

流芳百世的宋代包拯“不持一砚归,掷砚成洲”的典故,就发生在砚洲岛。

当初,由于端砚价格昂贵,之前的端州地方官都借向朝廷进贡端砚的机会,私藏数量高达进贡数量几十倍的端砚,谋取私利。包拯出任端州知郡事后,一改陋习,命令均按进贡数量征收,绝不多收一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包拯任职三年期满调离肇庆时,乘官船走水路。出发时,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可船一出羚羊峡,突然狂风骤起,江面波浪翻腾。包拯感觉事出跷蹊,当即查问随从。原来,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拯体恤民情的敬仰,送了一方端砚。包拯的随从见仅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

包拯得知后,一把取过端砚,随即抛到江中。刹时间,江面上风平浪静。后来,就在包拯掷砚处,隆起了一块沙洲,这就是现在的砚洲岛。“不持一砚归”也成为包拯清廉律己的美谈。

后来,当地百姓根据这一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三层高的包公楼。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包公楼年久濒危,人们便将包公楼改为两层,易名“包公祠”。上百年来,至今香火不断。

0 阅读:0

是禅牛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