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原因和萧何有关

胖仔娱说 2025-02-08 13:35:04

淮阴侯韩信如传奇一般的人物,将原本可能持续上百年的楚汉乱世缩短到仅仅4年。

而他同样也付出了代价,将自己原本可以长达几十年的寿命硬生生作成了短短十年。

而关于韩信的死众说纷纭,史书上说他是功高盖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功高震主只是一个借口”

如果说韩信的死因是功高盖主导致刘邦无法驾驭而卸磨杀驴,那就大错特错了。

且不用历史上的实例举证,就单单与韩信同一时期的张良最后也没落得和韩信一样,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要说张良的功劳可不比韩信的小。

进咸阳、逃鸿门、谋划天下大局都是出自张良,然而人家的结局却是告老还乡,隐退尘世。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张良,别说楚汉之争了,刘邦连坐上项羽赌桌对面的资格都没有。

更不可能有韩信后来的事情。

而韩信真正的死因还是自己太作了!

封齐王惹的祸

这么说吧,韩信就是典型的偏科人才,军事上的奇才政治上的白痴。

如果他的主子不是刘邦而是项羽……

啧啧啧,只能说最后不被烹了都是最好的结局。

而他最初引起刘邦不满的还是求封齐王一事。

25岁经萧何力荐被拜将封侯的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出汉中,灭章邯,环定三秦,灭魏,破代,平赵,下燕齐。

而就在韩信初平赵国之时,刘邦正与项羽在荥阳大战,与其说大战还不如说刘邦正在被项羽按在地上摩擦。

刘邦是什么人?一个街头混混,项羽是什么人?一个西楚霸王,两者自然不用比对。

然而刘邦敢信誓旦旦和项羽叫板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韩信灭赵的消息。

你想,那个时候韩信还初拜刘邦不到两年,自己手底下有这么能干的员工,谁不高兴?

打不过你项羽我还能让韩信揍你。

结果呢?从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决战一直到刘邦兵败逃回赵地,韩信对于刘邦求援的消息是充耳不闻。

理由也很简单“担心遇伏”。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想?哪儿有老板拼死拼活地加工干,员工在后面泡茶喝水的?

于是刘邦一气之下收走了韩信的兵权只留下两千新兵命令他攻打齐国,最后领着韩信的兵继续和项羽对峙。

当初刘邦只是想为难一下韩信,免得他功劳过大得意忘形,毕竟齐国70座城池,区区两千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韩信。

不过“兵仙”不愧为“兵仙”,给他两千人他给你变出两万人的部队执行你的命令。

不出几个月下齐成为威胁一方的大势力。

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的历史更加相似,这次的刘邦依然在荥阳被项羽打的抬不起头来,写信求攻下齐国的韩信救援。

等来的却不是韩信的救兵,却是一封求封信,这张求封信上还比较收敛要求汉王给他一个假齐王。

刘邦看到后当着使者的面就开始破口大骂毕竟当初他韩信攻打齐国还出了一点小插曲。

害死了自己的谋士郦食其,现在不来救援就算了还舔着脸要齐王?

但是不过多久刘邦就立刻改口:“男子汉大丈夫,要齐王就要,还要什么假齐王,我给他封个真齐王!”

毕竟韩信坐拥齐楚两地120座城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已经不是韩信来不来救援了,而是韩信会不会倒向项羽那边或者自成一派。

简单点理解就是“谁拿下了齐国几乎就是平定了天下”。

而如果你说这时候刘邦就对韩信起了杀心,那还真不见得!

正是因为刘邦的破口大骂才暂时保住韩信的项上人头!

毕竟打是亲骂是爱,刘邦骂他是恨他在政治上的作为没有头脑,他的举动是出乎了他对韩信的意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还是把韩信看作是自己人的!

就跟现在情侣之间谈恋爱一样吵架是因为双方都在乎,如果哪天不吵不闹了那就是真的完了。

得齐王名号却失汉王心

结果就是韩信获得了真齐王的称号,派了兵马意思意思。

刘邦在荥阳20万人被项羽10万人围困,求援韩信却总是得到“已经在路上了,我马上就到”的消息。

刘邦也迷茫啊,难道“齐地和荥阳有这么远?”。

还是张良心领神会的说“是大王您的赏封力度不够大!”

好好好,不够大是吧!我给他加赵地为齐地!还保誓他永为齐王!

结果韩信立马拍着马屁股就来了,大破项羽最终垓下一战平定天下。

但是这一次刘邦的反应相当微妙,他没有像之前一样破口大骂韩信不是个东西,而是和张良心领神会微妙的眼神交流过后做出的决定。

而韩信虽然没有纸上讨封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答卷,让刘邦从那刻开始就没有再把他当成是自己的部下,而是一个帮手了。

所以,宋朝黄庭坚也写诗评论过韩信“取齐自重身已轻”。

意思就是“你自己讨要齐王是给自己加重地位,但实际上你在汉王心中的地位就降低了”。

而这也是韩信违反了朝堂之上的一个潜规则“臣子从来都不能主动讨要封王。

只能等着皇帝主动下封给你。”

就拿后来的臭名昭著的司马昭来说,魏废帝曹髦主动册封他为晋王,他的反应是连看都不看一眼,更别说韩信这种不给钱就不来救的了。

俨然一股不把你放在眼里的态度。

所以说在破项羽平定天下后刘邦就撤了韩信的齐王,让他回自己的老家楚地做一个楚王。

毕竟那时候刚经历过战乱的楚国弱不禁风。

这样一来有理由限制韩信同时防止他造反,但是韩信是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好好地待在楚地做一个小楚王有什么不好。

非要和项羽部下旧臣钟离昧有染,本来新朝初立最敏感的就是前朝之事。

更别说韩信楚人的敏感身份了。

汉王立马就放不下心和韩信来了个“伪游云梦”,最后吓得韩信提着钟离昧首级来见汉王。

这才保住自己的小命,却难逃降为淮阴侯的结局。

大受委屈的韩信不服又和叛将陈豨有染,结果事情败露。

在刘邦外出平叛之时在长乐宫中被萧何吕后密谋所杀……

最后说一句

纵观韩信一生只能用“不作死就不会死”来形容。

但真的是功高震主吗?其实仔细分析就能够知道当时韩信是萧何引荐的,不管什么时候可都是有着连带责任的。

如今韩信惹祸了萧何难免会被牵扯进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联合吕后将韩信骗进宫杀掉。

这样也算是对刘邦表明了心思“虽然韩信是我引荐的但我还是一心追随大王”。

就像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的王立群总结过的,韩信是怀有英雄之才,身有市井之心的人。

在得知韩信死讯后,刘邦虽难过但内心更多的应该是窃喜。

虽然失去了一名得力干将但同时也消除了一大隐患!

文/编辑:y

信源:

《百家讲坛》王立群《大风歌》 第三十八集 韩信真正的死因

0 阅读:13
胖仔娱说

胖仔娱说

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