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能力和安全性。平衡能力差的人容易跌倒,从而导致骨折等意外事故发生。而平衡能力好的人则能更加自如地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同时也能减少跌倒和发生骨折的风险。

两种简易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量与评定方法
闭眼单脚站立测试 测试者闭眼站立,双手叉腰,听到“开始”口令后,抬起非优势腿将脚掌紧贴于优势脚踝内侧。记录保持此姿势的时间,时间越长,静态平衡能力越好。一般认为 ,60秒以上为良好,30~60秒为一般,30秒以下为较差。
踏木测试 测试者将单脚或双脚的前脚掌踏在高度为10~20厘米的木板或台阶上,双手叉腰,测试维持身体平衡的时间。测试过程中,可以选择闭眼或睁眼。该测试包括双脚踏木睁眼、双脚踏木闭眼、单脚踏木睁眼、单脚踏木闭眼4种方案,难度依次增加。
进行平衡能力训练有哪些益处
平衡能力训练可以预防跌倒,原因在于其可以提高人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从而使身体更加稳健。
平衡能力训练可以通过加强肌肉力量和对感知觉系统的训练来实现。肌肉力量的加强可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对感知觉系统进行训练可以增强人体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哪些运动项目可以帮助提升平衡能力
瑜伽和太极拳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好的运动选择,因为这两种运动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同时都是结合呼吸和身体控制的运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在运动过程中要注重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通过不断练习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哪些练习可以帮助提升平衡能力
单脚站立 这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平衡练习手段。开始时,可以将脚尖轻轻触碰地面,然后逐渐尝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平衡。逐渐延长站立时间,最终目标是能够稳定地站立30秒以上。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闭上眼睛或将脚抬高到小腿上。
平衡板 平衡板是一种特殊设备,可以帮助训练平衡能力。站在平衡板上,尽量保持平衡,可以尝试不同的姿势,如双脚并拢、单脚站立等;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难度,可以尝试闭上眼睛或进行其他活动,如转身、弯腰等。
走平衡绳 走平衡绳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平衡练习手段。可以在两个支点之间拉紧绳子,然后尝试在上面走过。开始时可以保持双脚并拢,逐渐尝试走得更快或进行其他动作,如单脚走、转身等。

平衡训练计划
①热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快走、跑步、跳绳等。
②站立平衡:选择一个平坦的地面,双脚并拢,保持站立姿势,尽量保持平衡;可以尝试闭上眼睛,每次进行1~2分钟,逐渐增加时间。
③单脚站立:将一只脚抬起,保持另一只脚的站立姿势,尽量保持平衡;可以尝试闭上眼睛,增加训练难度;每次进行1~2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换脚次数。
④行走平衡:选择一个平整的地面,进行前进、后退、侧移等行走动作,保持平衡;可以尝试在走路时进行转身等动作,增加训练难度;每次进行2~3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难度。
⑤平衡板训练:选择“U”型板或底部垫有圆木的硬板,训练时站立在板上保持平衡,可以进行前后倾斜、左右倾斜、单脚站立等动作;每次进行1~2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难度。
⑥恢复: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以缓解肌肉疲劳和恢复身体状态。

建议每周进行2~3次的平衡训练,每次20~3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和进展,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同时,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和受伤。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运动的健康密码》
本书主编: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梅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王正珍
本文作者:
戈莎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