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所"骂街式"发函怼律协:170万余额不透明?律协回应:不降费就停你考核!

老张给你说故事 2025-04-30 10:48:54

律所怒发 "骂街式" 律师函:会费比省标高 30%,170 万存款成导火索近日,福建宝能律师事务所与龙岩市律师协会的 "会费大战" 引发全网热议。该律所连续两年向律协发出措辞激烈的律师函,不仅直言 "不要脸"" 无耻卑鄙 ",更直指律协" 账户余额170万却拒绝降费 ",甚至威胁" 不交钱就停你考核 "。

据律所负责人刘先生透露,龙岩市律协每年向其收取1.3万元团体会费,比福建省律协制定的1万元标准高出 30%。更令其不满的是,律协声称 "收支平衡",但账户却有170万元结余,且多年未公开详细财务审计报告。"我们交了钱却没享受到服务,连培训都不参加,凭什么要多交钱?" 刘先生质疑。

而律协方面则坚称,上浮30%符合《福建省律师协会会费收取办法》关于 "不超过 50% 上浮" 的规定,且收费标准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会长何某回应称,170万元结余是因疫情导致线下活动取消,并非资金滥用,账目每年审计并公开,不存在 "领导私用" 问题。

会费争议频发,律协自治与律师权益如何平衡?

这场 "互撕" 背后,折射出律师行业长期存在的三大矛盾:

会费标准 "一刀切":龙岩市律协对市区律所统一收取 1.3 万元年费,而个人所、县域所可减半。刘先生认为,这种 "按地域定价" 忽视了律所规模差异,"我们小所和大所交一样多,合理吗?"

服务与收费不匹配:多地律师反映,律协提供的培训、维权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2024 年福州某律所曾公开质疑 "交了 2 万会费却从未享受权益",最终引发诉讼。

监管缺位与自治失灵:律协既是行业管理者又是收费主体,缺乏外部监督。北京律协曾通过 "一免二减" 政策降低青年律师负担,但多数地区仍维持 "高收费低服务" 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此类争议并非孤例。2025 年 3 月,江苏某律所也曾发文 "责令" 律协退还会费,称其 "未履行维权职责"。有律师直言:"律协更像 ' 衙门 ' 而非服务机构,这种矛盾早该解决了。"

破局之道:透明化改革与市场化定价

针对这场 "会费拉锯战",法律界人士提出三大建议:

建立动态收费机制:参考杭州 "涉企案件降费 20%" 的做法,根据律所规模、业务量差异化收费,避免 "一刀切"。

强制财务公开:佛山律协曾推行 "季度财务公示" 制度,可借鉴其经验,要求律协定期公布会费收支明细,接受会员监督。

引入第三方监管:甘肃省司法厅通过 "信用等级评定" 强化律所监管,可将律协纳入类似考核体系,倒逼其提升服务质量。目前,龙岩市司法局已介入协调,律协承诺年底换届大会将重新审议会费标准。但刘先生坦言:"等一年太久,我们需要更快的解决方案。" 这场 "会费之争" 能否推动行业变革,值得持续关注。

你认为律所 "骂街式" 维权是否合理?律协会费标准该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
老张给你说故事

老张给你说故事

讲人生事,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