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有人问老师一个这样的问题:
毛爷爷为何不留胡子,蒋介石为何一直留光头?
老师想了想是这样回答的:

这是因为有一次毛爷爷和蒋介石两人打赌,毛爷爷说如果他输了,以后就不留胡子,蒋介石说如果他输了,以后就不留头发,结果两人各赢一半各输一半。
至于同学们追问是什么赌注时,老师只是神秘一笑便转移了话题,这件事因此再也没有人提及。
等到长大了,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关注过,直到前些天一位粉丝留言再次问我为何蒋介石一直留光头,一下就再次勾起我的回忆。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分享者,现在这个问题自然已经有了答案,当然也明白了年少时,老师所说的赌约并不存在。
对于蒋介石不留头发这件事,宋美龄在晚年说出了实情:其实与蒋介石的母亲有关系。
宋美龄的爆料在我们现代人的脑海中,蒋介石的光头形象可谓根深蒂固,至于说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向外人展示这种形象的,似乎并没有人能说出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蒋介石掌控国民党之后,所留给后人的照片里,他就已经不再留头发了。

作为一个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者,外在的形象与气质十分重要,毕竟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形象,而且关乎着国家形象。
在一些人看来,如果蒋介石留头发,可能还会使得中华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更加高一些,只是请恕我实在想象不出蒋介石顶着一头茂密黑发的样子。
在蒋介石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敢提及这个问题,因为蒋介石是个很记仇的人,稍有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火烧身。

在蒋介石去世之后,作为妻子的宋美龄飞往美国定居,脱离了政治的漩涡之后,她倒是对很多问题都不再避而不谈。
当有记者问宋美龄,她是否知晓蒋介石一直留光头的原因?
宋美龄则回答说,他(蒋介石)之所以会留光头,是因为曾经遇到一位高僧,高僧对蒋介石说,如果他不留头发,那么他已故的母亲在九泉之下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很显然,这是一种很封建的说法,但蒋介石却信以为真,而其中的缘由自然与蒋介石对母亲深情有关。
王采玉的养育王采玉自幼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成人之后初嫁于竺某,只是竺某性格暴躁,时常对王采玉拳打脚踢。
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王采玉,只能默默忍受,两人生下的儿子不幸夭折后,竺某更是变本加厉。

没多久之后,家乡又爆发霍乱,竺某不幸去世,王采玉只能返回娘家。
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是蒋家玉泰盐铺的伙计,深受蒋肇聪的信任,在王贤东的撮合下,王采玉得以嫁给蒋肇聪做填房。
蒋肇聪虽然年长王采玉22岁,但也着实让王采玉有了一个安稳的落脚点,次年,王采玉便为蒋肇聪生下了儿子蒋介石。

由于王采玉信佛,在蒋介石出生后,特意找算命先生给他看相,算命先生为讨些打赏,说了很多好话,而必出贵子也让王采玉深信不疑。
王采玉给予了蒋介石几乎全部的母爱,在蒋肇聪去世后,王采玉为了供养儿子读书更是没日没夜做工,这一切都让蒋介石感激涕零。
蒋介石的迷信在反清的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出国留学,王采玉变卖家产将儿子送到了日本。
可以说,没有王采玉的培养,就是没有后来的蒋介石,他对母亲的深情,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他的人生。

1921年6月14日,王采玉因病去世,蒋介石悲痛万分,而自从王采玉去世后,蒋介石也开始愈发迷信。
有一次,蒋介石去峨眉山问命,他害怕母亲在另一个世界受苦,于是便向高僧询问破解之道。
高僧就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由,对蒋介石说,只要他往后余生不留头发,他的母亲便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蒋介石对此深信不疑,在此之后,便一直保留着不留头发的习惯。

王采玉的慈爱确实让蒋介石铭记一生,即便在败退台湾后,蒋介石依然眷恋着母亲,甚至还专门在台湾建造了慈湖,以祭奠母亲……
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之后,两人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几十年,他对宋美龄几乎无话不说,再结合蒋介石对母亲的眷恋之请,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宋美龄晚年说出的缘由,应该就是蒋介石不留头发的背后实情。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