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赵四小姐私奔奉天”的小道消息一度成为了各类小报的头版头条,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赵四小姐即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后来跟随父亲赵庆华移居天津。

赵庆华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津浦、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此人在当时也算是显赫的人物,只是他深受封建思想影响,为人不仅刻板,而且极其要面子。
当得知自己的宝贝女儿时常与有妇之夫的张学良私会后,赵庆华大发雷霆,二话不说,直接将赵一荻软禁起来。
在六哥赵燕生的暗中帮助下,赵一荻得以离家出走,而她出走的目的地自然是去奉天找张学良。
当“赵四小姐私奔奉天”的头条传到天津后,赵庆华更是气急败坏,觉得老脸都被不孝女丢光了,他二话不说直接在《大公报》上连续五天发布启示:

将女儿赵一荻从赵氏宗祠除名,断绝一切往来,并引咎辞职,从此不再为官。
爱情至上的赵一荻,为了张学良可谓是放弃了曾经拥有的一切,那么为何于凤至晚年却写回忆录,痛斥赵一荻害张学良无法重获自由,不可原谅?
无名无份赵一荻私奔奉天之时,张学良已经与于凤至结婚了13年,作为大帅府无可争议的少帅夫人,于凤至在大帅府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连张作霖的那些姨太太都得对她礼让三分。

张学良虽然作为少帅,但大帅府里的事务,他根本做不了主,所以该如何安置赵一荻,张学良丝毫没有决定权,一切都得听从于凤至的意见。
当时的私奔之事,是有辱门庭的,于凤至本想打发赵一荻离开,可是她又担心无处可去的赵一荻会寻短见,心软的她只能给自己情敌一个归处。
当然为了大帅府的声誉,于凤至并没有给赵一荻正式的名份,只给了她张学良秘书的身份。
饶是如此,赵一荻已经知足,甘心以秘书的身份陪着张学良。

久而久之,赵一荻的真情,感动了于凤至,不仅在大帅府里专门给她盖了一处小楼,而且还支持张学良将她送到奉天大学读书。
只是让赵一荻想不到的是,命运对她的磨难会接二连三的袭来。
忘恩负义于凤至为人和善,而赵一荻在她面前始终将自己当作小妹处处都听于凤至的安排,所以在于凤至看来,赵一荻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两人之间一度相处的很和谐。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而随之而来的是国人对赵一荻的谩骂,觉得她是红颜祸水。

赵一荻虽然很不好受,但还是心甘情愿陪着张学良四处奔波。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让国人大快人心,而在这期间所处理的机密电文,都是出自赵一荻之手。
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让张学良失去了自由,没在张学良身边的赵一荻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儿子张闾琳转赴香港。
其实,于凤至对张学良的爱一点都不输于赵一荻,张学良被软禁后,她立即前往南京,让宋美龄在其中协调,与丈夫一起过着没有自由的生活。

该怎么让张学良重获自由,当于凤至因病重不得不去美国就医时,她便已经有了想法。
只是她却没想到赵一荻会忘恩负义,打破了她全盘的计划。
不可原谅于凤至去美国就医,张学良身边又不能没有人照料,张学良便托人将赵一荻叫过来陪着自己。
赵一荻接到讯息后,立即将儿子托付给美国的友人,自己只身前往张学良身边。

当赵一荻陪伴张学良之时,于凤至在美国到处投资,赚得盆满钵满,而她的目的自然是将张学良接到美国,以此来重获自由。
可是赵一荻陪伴张学良多年,她一直为自己没有名份而苦恼,所以便劝说张学良与于凤至离婚。
当时蒋介石正处于巨大的舆论之中,各界纷纷指责他非法拘禁张学良,于凤至便想着趁机以让张学良去美国与家人团聚说服蒋介石。

只是她没能等到张学良重获自由,反而等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这样一来,张学良就失去了前往美国重获自由的机会。
于凤至很生气,但她又无可奈何,只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成全赵一荻和张学良。
等于凤至垂垂老矣,她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她在回忆录中这般写道:

赵四不顾当年许诺,做汉卿一辈子的秘书,绝不要名份等,今天如此,我不怪她,但她明知这会堵塞了汉卿得到自由的路,这是不可原谅的。
最终张学良被关押了近半个世纪才被释放,而于凤至再也没能等到这一天……
参考资料:《张学良传》、《于凤至大传》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