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剧种,像我们熟知的有京剧、昆曲、秦腔、豫剧、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等等,这些都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剧种,但是时至今日戏曲艺术整体来说都是衰败了,那么衰败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外界的原因,但是也有戏曲演员内部的原因,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戏曲演员内部的原因。
我们现在来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戏曲演员现在离不开话筒了,要知道过去京剧演员可并没有如此啊!哪怕是没有麦克风他们凭借一条肉嗓子也能让在场的观众听得清清楚楚,但是现在的戏曲演员似乎没有话筒,没有扩音设备就不行了。
赵燕侠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赵派创始人,其位列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之一,赵老师是过去挑班单干的名角儿,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是不用说的。
赵老师晚年也是多次登台,虽然唱的是选段而不是彩唱,但是我们看赵老师演唱之时离话筒都是很远很远的,可是声音那是中气十足,并且听起来也是字正腔圆。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
其实这就来自于这些老艺人基本功的扎实,以及后来对于练功丝毫不懈怠的原因,过去这些京剧艺人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会对着墙练习发声,每天都会踢腿、跑圆场,这也是他们偌大年纪登台依然功力不减当年甚至于强于年轻人的原因。
再有现在戏曲演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口型,这实在是不合适,然而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那就是一些晚会、活动、综艺节目,这些节目当中会有戏曲演员参加,他们也会表演一些唱段,这时候为了节目效果,所以说会放一些戏曲演员提前录音的作品,当然了这也是这些戏曲演员演唱的,只不过是效果更好,然而在节目上会对口型,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毕竟是为了节目的成功,也为了呈现最好的表演状态,所以说这还有情可原。
其二:那就是在演出过程中也会有这种情况,这就不正确了,因为卖票演出那么就应该对得起观众,观众花钱买票看戏不是来听录音的,要是这样观众在家看录像好不好啊。所以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现在都知道传统的戏曲艺术衰败了,因为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戏曲艺术的也在逐渐减少,这是外部原因。但是不可否认在戏曲界内部那些演员是不是也有原因呢?你们真的有过去那些老艺人对于艺术的执着吗?如果没有他们那种对于艺术的执着怎么会有他们那样的艺术水平呢?如果没有他们那样的艺术水平怎么会有他们那么受戏迷喜欢呢?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