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三天后,我想要逃离:攀比、世故、庸俗和残忍,忍不了

静静聊文化 2025-01-27 22:10:38

他们互相看不上,但最终都过上了差不多的、同质化的生活,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是一样的,最后他们称之为“命”。(老方说)

在回老家之前,我还有一些希冀,我想到了小时候鲜活的景象,尽管它们早已模糊了,但在记忆中的感觉还是温暖的。

但当我真正穿过乡村的小路,看着荒山、田地……推开屋门的时候,我有了一种幻灭感,现实是萧索的,没有多少活力,甚至一切都带着几分凄凉。

然后是走亲访友,大家保持着某种礼仪,嘴里都是亲戚之间的亲热话,但吐出的词语却没有什么温度。

所谓熟悉的陌生人,大概如是。

春节回老家三天后,我想要逃离:攀比、世故、庸俗和残忍,忍不了

长辈的脸上都藏着世故,而同辈的脸上都是比较,大家一起吃饭,互相探寻,以一种很粗陋和直白的方式,然后进行权衡,表达适合的态度。

“在哪里发财啊,今年生意怎么样,换了什么车,什么时候盖新房……”于是你的经济实力就暴露了。

然后是“对象是哪的,家里干什么的,在哪工作,现在几个孩子……”于是你的生活品质也被人知道了,这时候你需要说实话,也不能尽说实话。

但你知道他们背后会议论你,通过你的衣着、面容、神态、言谈等信息进行分析,判定你在外面混得好不好。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知道了他们的很多信息。

一个老人的最后阶段会是什么样?

亲戚家有个长辈,快九十岁了吧,子女多个但彼此不和,在几十年里积累了太多的矛盾和恩怨,所以就苦了老人。

正赶上老人去世,听周围的人念叨,说老人临终前几个月很是凄凉,子女忙着指责对方,这个说她不孝,那个说她没良心,关于老人遗产和养老钱的事就闹了好久,最后连老人手上的金戒指也被人拿走了。

等到老人葬礼,子孙聚在一起嚎啕大哭,好像非常悲痛一样,但听起来就虚假,他们自己说很孝顺,让老人享福了,说起来信誓旦旦,实际上是如释重负。

葬礼比较有场面,花费不菲,好像不如此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孝顺之心和实力一样,据说收完礼金后,他们还闹了一场……亲兄弟之间还不如生意场上和气。

都觉得自己吃亏,占了便宜的也说自己吃亏,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互相诽谤的努力堪比宫心计。

都只是想为自己好,都盼着别人不好。

一家人之间都是彼此视为竞争对手,何况亲戚、庄邻呢?听了很多故事,为了当村官,为了什么资格,为了一点田地、房产和什么财产,人们为之付出的努力是惊人的。

人性自私,人性趋利,所以人情凉薄,世味寡淡。

只顾着自己好是人之常情,但为什么不能兼顾大家呢?自己的“好”不能建立在别人不好的基础上,否则是假的,不牢固的,也难有好结果。

但是,悲剧往往是轮回的,上一辈的教训并不必然被下一辈所吸取。相反,甚至会变本加厉,把亲人恨之入骨,巴不得对方倒霉,然后把财产都归于自己。

是的,如果从利益的角度去看,农村大概就像是一个小的弱肉强食的丛林,那些善良的、柔弱的、贫穷的人是没有话语权的,生存空间有限,人们都是欺善怕恶,谁越恶谁身边的拥护者越多。

为什么越底层的家庭越争吵不休?

都想从别人那里获取好处,而且还要别人对自己保持好的态度,当然最好就是被自己一口吞到肚子里,什么都是自己的。我看很多人如无底的麻袋一样,巴不得什么都装进去。

欲壑难填啊。所以这样的家庭内部必然争吵和争斗不断,有的家庭甚至是斗了几十年,而且会延续到下一辈人身上。

他们听不得批评,任何与他们观念不一样的想法和说法都是错的,他们永远是固执己见,特别犟,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这样的人在一起,说不两句就会争吵起来。

我在听到争吵的时候,不由感叹那种特有的活力和狠毒,他们特别残忍,会用最锋利的言语去咒骂、伤害对方,他们特别刻薄,恨不得站在身边的人的生死都被自己审判。他们心底的恶意和诅咒如果可以具现出来,那恐怕整个世界都会被污染。

这些说到底都是愚昧造成的,人在贫乏的环境里长大,人也变得贫乏,所以动物一样的残忍,他们未必不知道自己的错误,道德是非都知道,但他们只会回以战术性傻笑,他们早已是环境的一部分,改不了了。

最后,请一定要理解他们,宽容他们,但千万不要成为他们。

0 阅读:0
静静聊文化

静静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