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粉的放牛网红,竟是10年前的“绝命糖师”,他的贩毒历史被扒

胡侃社会百态 2025-04-29 18:48:44

最近刷短视频时,总能刷到一个叫“放牛人与妞妞”的账号。视频里,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牵着一头牛在草场上散步,牛会用湿润的鼻子蹭他的手心,镜头扫过牛棚里整齐的草料和干净的水槽,评论区总有人留言说“看这种视频心里特踏实,仿佛能闻到青草香”。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主打“田园治愈”的账号,最近却被网友扒出了一段十年前的争议往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看似普通的评论。有位网友在最新视频下留言:“这不是当年卖假毒品的罗某吗?”这条留言很快被顶到热评,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博主一开始还回复了一句:“就是我,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我做正能量,有劣迹的人不代表不善良,不代表不喜欢动物。请家人们口下留情,给我一条活路。”但这条回复很快就消失了,有人猜测是博主自己删除,也有人说被平台处理了。顺着线索深挖,不少人想起了CCTV《经济与法》曾报道过的一起案件:2013年,罗某为了牟利,把冰糖和明矾磨成粉,装在塑料袋里冒充海洛因卖给瘾君子,结果有买家因为长期服用这些“假毒品”患上糖尿病,最终罗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因为这事儿,网友给了他一个略带讽刺的外号——“绝命糖师”,暗讽他虽没直接害人却用歪门邪道赚黑心钱。

现在再看他的账号,17万粉丝大多是被“人牛互动”的温馨场景吸引来的。视频里,他会给牛妞妞梳毛,用奶瓶喂小牛犊,下雨天蹲在牛棚里检查排水口,文案里总写着“动物比人单纯,你对它好它就对你亲”。但过去的事情被翻出来后,网友的态度分成了两派。有人觉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热评第一的“飞四只苍蝇”就说:“转型挺快啊,脑子确实转的快。”这话引来不少附和,有人跟评:“当年能把冰糖当毒品卖,现在就能把养牛当人设卖,说不定背后还是为了流量赚钱。”还有人翻出法律条文说:“诈骗罪留了案底,按规定这种有劣迹的博主是不是该限流?平台审核怎么通过的?”

但也有网友觉得应该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位ID叫“草原养羊人”的用户说:“我蹲了他半年视频,发现他是真懂养牛。给牛看病、配饲料都是自己上手,不像作秀。十年前他做错事被惩罚了,现在靠劳动吃饭,总比那些坑蒙拐骗的强吧?”这条评论底下,有个曾做过社区工作的网友分享:“我们社区有个曾经盗窃的人,现在开了个修鞋摊,街坊邻居都愿意照顾他生意。谁没个过去?关键看现在是不是真踏实过日子。”还有人从法律角度分析:“他已经服完刑,享有公民正常权利,只要现在不违法,做自媒体也没毛病。”

争议声中,最让人唏嘘的是当年案件的细节。有网友翻出旧报道说:“那些买假毒品的人本身也是吸毒者,虽然他们违法,但罗某用这种方式骗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有位化学老师在评论区科普:“冰糖和明矾都是常见物品,但长期摄入明矾会导致铝超标,影响神经系统,当年那些买家被坑的不只是钱,还有健康。”这话让不少人后怕:“幸亏他卖的是假毒品,要是真毒品危害更大,但就算是假的,这种利用别人痛苦赚钱的行为,本质上还是没底线。”

随着讨论升温,有人发现博主最近更新的视频里,笑容明显少了,给牛妞妞梳毛时眼神也有点躲闪。评论区除了争议,也多了些理性的声音。有网友说:“与其纠结他过去是谁,不如看他现在做了什么。如果真的洗心革面,靠双手劳动,咱们可以观察,但别一竿子打翻;要是发现他借养牛搞擦边营销,再举报也不迟。”还有人提醒:“做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平台该核查一下他的资质,别让有劣迹的人靠博同情赚流量。”

说实话,这件事挺让人感慨的。十年前,罗某在法律边缘游走,用歪脑筋赚快钱,最终付出了代价;十年后,他试图通过养牛重塑形象,却被互联网记住了过去。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有人痛恨他当年的狡诈,有人愿意相信浪子回头,也有人警惕流量时代的“人设包装”。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同:法律的底线不能碰,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靠坑害他人获利的行为都该被谴责。至于他现在的养牛生活是真心悔过还是另一种“转型”,或许需要时间来验证。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网络世界对“犯错者”的包容是有条件的——不是抹去过去,而是看是否真正承担了后果,是否在用诚实的劳动重新获得尊重。就像评论区有位网友说的:“我们可以给改过的机会,但不能给‘黑历史变现’的空子。”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人提个醒:人生没有捷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账号,踏实实实干才是长久之计。毕竟,牛棚里的草料是一捆一捆堆起来的,人的口碑也得一天一天攒起来,急不得,更骗不得。

0 阅读:5
胡侃社会百态

胡侃社会百态

用第三只眼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