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旅游圈里出了件糟心事儿,江西抚州的闫先生本想趁着空闲报个团放松放松,没想到一趟5天4晚的旅程,差点成了他这辈子的“噩梦之旅”。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窝火,好好的旅游变成了“被扔山里”的惊魂记,到底咋回事呢?咱慢慢聊。
据媒体4月29日的报道称,闫先生平时工作忙,偶然在网上刷到南昌一家旅行社的广告:5天4晚周边游,700块钱一人。算下来一天才100多,住宿交通全含,咋听着都划算。他跟旅行社反复确认,对方说就275元的景区小交通需要自理,别的没额外费用。想着价格合适又是正规旅行社,闫先生爽快交了定金,4月24号晚上还特意从抚州坐火车到南昌汇合,签了合同交完尾款1300元,满心期待第二天的行程。
谁知道,第二天大巴车刚出发,导游就在车上“变了脸”:除了之前说的小交通,还得再交400多的自费项目。闫先生当场就懵了——明明说好200多,咋半路涨了近一倍?搁谁遇到这种坐地起价的事儿不生气啊?中午到三清山附近,他连饭都没心思吃,直接提出退团退款。可导游倒好,甩下一句“你找业务员去”,就把闫先生和朋友扔在了山里,大巴车一脚油门就开走了。荒山野岭的,人生地不熟,换做是你,怕不怕?
被扔在山里后,闫先生彻底寒了心:“这哪是旅游啊,简直是花钱买罪受!”他气不过,转头就向南昌12345投诉,又找了文旅执法部门。好在投诉后第二天,旅行社总算松了口,不仅退了1400元团费,还补了600块。但闫先生心里的气没消:“第一次跟团就碰上这种事,正规旅行社咋能干出这种砸自己招牌的事儿呢?”
这事儿在网上一传开,评论区直接炸锅了。有人替闫先生抱不平:“把游客扔山里,这跟‘甩客’有啥区别?必须重罚旅行社,吊销导游证!”还有网友直接指出关键:“5天4晚700块,这明显是低价团套路啊!住宿费、车费、门票加起来都不止这些,旅行社不是做慈善的,肯定得从自费项目里捞钱。”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好多经常旅游的人都跟着吐槽:“低价团就是坑,表面便宜,实际全是强制消费,宁愿多花点钱选纯玩团,也不图这便宜。”
但也有人觉得闫先生自己也有责任:“明知道价格低得离谱,还往上凑,不是给人家宰你的机会吗?”甚至有网友说得更直接:“700块玩5天,合着一天140块,住个快捷酒店都不够,咋就不想想人家图啥?贪小便宜吃大亏,活该!”这话虽然难听,却戳中了低价团的本质——羊毛出在羊身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还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监管:“为啥这种事儿屡禁不止?还不是处罚太轻,监管太软!退个钱道个歉就完了,旅行社根本不长记性。”更有人拿其他地方举例:“江西这是要学云南吗?旅游口碑好不容易做起来,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话说回来,律师的提醒也很关键。遇到强制消费,保留合同、聊天记录、录音这些证据,及时投诉维权,别让旅行社觉得游客好欺负。但说到底,这事给咱提了个醒:选旅行社别光看价格,太低的价格背后大概率藏着坑。你想着省点钱,人家盯着你的钱包,这买卖能平衡吗?
现在五一假期快到了,估计不少人都有出游计划。咱作为普通游客,图的就是个舒心安全。与其赌低价团不会“翻车”,不如多花点心思选正规行程,贵点但踏实。再说了,旅游是放松心情的,要是一路上提心吊胆怕被宰,那还不如在家歇着。
这事最让人感慨的是,明明是周瑜打黄盖的事儿,却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往前冲。低价团的套路早就不是新鲜事,可为啥总有人上当?一方面是咱老百姓过日子想省钱,另一方面也是个别旅行社没底线,把好好的旅游市场搅得乌烟瘴气。希望相关部门能真的严管重罚,别让“低价揽客、强制消费”成了行业潜规则,更别让游客对跟团游失去信心。毕竟,谁都不想花了钱还受一肚子气,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