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连任,格力营收下滑净利创新高!空调霸主地位还能守住吗?

兴韩行 2025-04-30 03:30:09
引言:董明珠再掌舵,格力“冰火两重天”

4月27日,格力电器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1891.6亿元,同比下滑7.26%;净利润却逆势增长10.91%,达321.8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日,董明珠第六次连任董事长,新任总裁张伟亮相。这份“营收跌、利润涨”的成绩单背后,折射出格力怎样的转型困境与生存法则?

一、营收为何跌破2000亿?空调“失守”成最大痛点空调业务承压:2024年格力空调收入约1435亿元,较2023年减少77亿元,同比下滑5.1%。尽管空调仍是格力核心支柱(占总营收78%),但美的、海尔空调收入分别增长9.4%、7.4%,小米空调更以30%增速杀入市场第四。统计口径调整:格力将空调与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该板块营收1485.6亿元,毛利率下滑0.65%。分析认为,此举或为淡化空调单一业务风险,但未能掩盖增长乏力。小米“跨界狙击”:小米空调2024年营收破百亿,目标2030年“中国数一数二”。若按当前增速,小米空调或在3年内超越海尔(490亿元),直逼格力、美的。

网友热议:

“格力空调还是老大,但小米价格战太狠了!”“美的全品类布局,格力还在吃老本?”二、净利润为何创新高?砍掉55亿费用背后的“断腕求生”极致成本控制:2024年格力销售费用同比大降34%(减少50亿),管理费用缩减7.4%,合计“省出”55亿元,直接推高利润。供应链“瘦身”:整合原材料采购的“其他业务”营收暴跌34%,毛利率仅2.2%,被指“赔本赚吆喝”。一季度回暖玄机:2025年Q1格力营收增长14%,净利增26%,但市场质疑是否为“去库存”短期效应。

争议点:

有投资者认为,“砍费用保利润”不可持续;格力回应:“优化管理是长期战略,非权宜之计。”三、三巨头PK:美的碾压、海尔稳增、格力掉队?营收规模:美的(4000亿+)>格力(1891亿)>海尔(未达3000亿);净利润:美的(超400亿)>格力(321亿)>海尔(不足200亿);增长引擎:美的:智能家居营收2695亿,全品类+全球化优势明显;海尔:空调业务增速7.4%,高端化、场景化战略见效;格力:过度依赖空调,生活电器、芯片等新赛道尚未突围。

行业趋势:

智能家居赛道规模破万亿,美的、小米生态链优势压制格力;格力“造手机”“造车”等多元化尝试收效甚微,被指“战略摇摆”。四、董明珠连任:豪掷111亿分红,接班人谜题待解薪酬争议:董明珠2024年薪酬1437万元,同比增18%;新任总裁张伟薪酬翻倍至862万元。网友调侃:“利润涨了,高管工资涨更快?”分红豪气:格力拟派发111.7亿现金红利,兑现三年300亿承诺,但营收下滑下被指“掏空家底讨好股东”。接班人悬念:董明珠称“已有3-4名候选人”,但放话“不行就下去”,被疑“无人能接班”。

投资者担忧:

董明珠68岁仍掌权,格力是否陷入“个人英雄主义”困局?对比美的方洪波、海尔周云杰的梯队培养,格力治理结构显薄弱。五、格力的出路:空调守江山,还是另辟新战场?防守策略:加码核心技术,财报显示研发投入增至72亿元,聚焦空调节能、智能升级;进攻方向: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B端业务占比不足3%,仍需突破;新能源:光伏空调、储能产品被寄予厚望,但市场尚未放量。致命隐患:线上渠道短板,2024年格力线上营收占比仅15%,远低于美的(45%)、小米(70%)。

专家观点:

“格力需从‘产品制造商’转向‘场景服务商’,学习海尔三翼鸟模式。”“价格战救不了格力,高端化与全球化才是出路。”结语:董明珠的最后一战?

营收下滑、利润增长、对手环伺——董明珠的新任期,注定是格力背水一战的关键期。当空调护城河被撕开缺口,当“接班人”问题悬而未决,这家曾经的中国制造标杆企业,能否在董明珠手中完成惊险一跃?

互动话题:

你看好董明珠连任后的格力吗?空调选格力、美的还是小米?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数据来源: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年报,公开媒体报道

0 阅读:1
兴韩行

兴韩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