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个节气,蕴含着上古先民的无限智慧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3-10-09 06:57:01

今日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六个“节气”中的第五个。

这一天,用现代的话说,太阳恰好运行到“黄经”195度。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那里,则把白天观测到的太阳的运行和其他因素统一在一起“计算”。

《淮南子·天文训》:“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又)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这是说,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椭圆形“黄道”,可以分为四个维度,每一维度是91度又16.5分度;太阳一升一落运行1度;15天就是一个“节气”,于是有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时”,即指“二十四节气”。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精确测量到了一个太阳回归年的实际长度,是365又1/4天。

二十四节气,从根儿上说,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测定的,所以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是“太阳历”。因为又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因而是“阴阳合历”。

把中国农历说成是“阴历”,是错误的。

然而,古人同时又关注到“北斗星”对于确定历法的重要作用。“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是时间和节气的重要依据。

《淮南子·天文训》接着说:“……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

这是讲,在“秋分”之后,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辛”位,就是“寒露”了。

二十四节气,大致可分为三类——反映季节的;反映气候特征的;反映动植物表象的。

“寒露”,属于第二类,反映气候特征。

所谓“寒露”,就是气温比之前明显降低了,露水更多,有时成冻露,故称“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请注意,《淮南子》还说到了“寒露”“音比林钟”。

这可以追溯到至少距今9000年前后的贾湖遗址所属的裴李岗文化。

贾湖遗址,出土了数量不少的“骨笛”。不过,若把这些骨笛只看做是乐器,大概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从古文献看,古人最早的“天文仪器”,除了测影之杆,就是“律管”——通过各异之“气”,来测定不同季节和时令。

因此,《史记·律书》才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约一万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人类由以向文明快速发展的“农业革命”。

农耕,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季节和时令。“律管”,可以通过不同之“气”测定不同季节和时令,所以,才是“国计民生”之根本。

古人们发现,不同季节和时令之气,吹动“律管”发出的声音是高低婉转、富有音阶连续性和变化的,依次才有了“阴阳六律”和音乐。

“音比林钟”,说得就是“寒露”这天,“气”所吹动“律管”发出的“音高”。

可知,古人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还包含着“气”和“音律”这样的重要因素。

前面说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书为元代吴澄编著,是对《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等先秦及汉古籍记载的“七十二候”的集成和解说。

“七十二候”,分别为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三候”。

“寒露”之“三候”,为“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鸿雁来宾”之“宾”,当为“滨”,其实就是大雁飞向南边海滨。

“雀入大水为蛤”,曾有黄雀入海化为蛤的解释。其实,大约是古人对于候鸟飞去了哪里不了解,感觉奇怪的猜测而已。

“菊有黄华”,“华”就是“花”。

要说的是,“物候”,也是古人总结气候变化的征兆的经验总结,亦是古代一种朴素的“历法”。

一个“寒露”节气,其实凝聚着上古先民的无限智慧。

再说一句,西方只有天文学意义上的“二分二至”,更无其他。



1 阅读:185
评论列表
  • 2023-10-11 07:41

    仿诗鬼李贺诗风作…… 寒露》 梦醒夜半月入户, 穿过蓬门腾烟雾。 檐下巢空无喃语, 春花心中没落树! 草色衰黄寒凝露, 假满又走上工路。 一年四季总循环, 可叹青春去不复!

  • 2023-10-11 07:42

    寒露、菊芋、梧桐》 寒露满秋光, 入目尽衰黄, 万木萧瑟季, 菊芋正花香。 朵朵色艳丽, 蜂亲奔波忙。 杆杆挺拔立, 尔当赞它强。 梧桐眼前树, 叶落声无响。 早来推窗望, 风临心上凉……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