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花开飘香。本溪县供图
本报讯 记者金松报道 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以政策扶持、科技引领、产业融合发展道地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本溪县小市镇是多种道地中药材的天然产区,野生人参、白鲜皮、黄精、五味子、刺五加等品质上乘。但是长期以传统种植和采集为主,产业规模小、附加值低,增收困难。
为提升道地药材附加值,振兴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小市镇政府经多方调研论证,决定发展道地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他们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吸引培育一批中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和销售,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农户按照要求进行生产管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小市镇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其中,龙宝集团种植的200亩西洋参、50亩黄精,两种中药材种苗都是与吉林农科所合作培育的新型优质种苗,预计未来产值300万元以上。另有与专家团队合作研发的500亩有机人参,其样本检验出的各项有效成分含量指标都远高于普通人参。
为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市镇深入挖掘中药材文化内涵,将中药材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文化产品,如以人参为主题的工艺品、以鹿茸为原料的传统滋补品等。通过中医药文化节,他们还吸引了大量投资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
如今,小市镇农民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壮大、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乡村振兴的步伐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