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两个淮中的历史变革

淮安小当家 2024-09-18 15:04:40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简称“省淮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是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首批十四所重点中学、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 学校成立于1902年,初名为“江北大学堂”;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淮阴中学。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江苏省淮阴中学占地面积173333平方米,共有学生3000多人,特级教师11人,正高级教师6人,市学科带头人54人。

  江苏省淮阴中学的前身为江北大学堂——两江总督张之洞于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在其任内奉旨设立;

  1903年,更名为江北高等学堂;

  1905年,更名为江北师范学堂;

  1911年,更名为淮阴师范学校;

  1914年,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1928年,更名为江苏大学区立淮阴中学;

  1929年,更名为江苏省立淮阴中学;

  1932年,更名为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38年,更名为江苏省立龙爪树临时师范学校;

  1939年,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临时师范学校;

  1943年,学校临时解散;

  1947年,学校重新成立,名为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

  1948年,更名为两淮市第一联合中学;

  1949年,更名为淮阴区立淮阴中学;

  1950年,更名为苏北淮阴中学;

  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淮阴中学;

  1953年,淮阴中学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成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14所重点中学之一;

  1955年,淮阴中学开始采取六轨制,但到上世纪60年代高中是三轨;

  1960年9月,被省教育厅定为江苏省第一批教改试点学校;

  196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18所示范中学之一;

  1969年,更名为清江市淮阴中学;1970年,高一只招3个班级,面向市区招生。

  1977年3月,江苏省委批转省教育局关于“办好重点中小学”的意见,淮中列入首先办好的重点中学行列;

  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淮阴中学;1978年4月,淮中被重新确定为省属16所重点中学之一;

  1979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省重点中学由省市和县共管,并对招生规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981年秋季,根据省教育厅苏教中(81)54号文件精神,淮中招生规模定制为初、高中六轨,共36个班级,面向淮阴地区招生,学生总数稳定在1800人左右。

  1990年,淮阴中学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先后成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

  1991年,淮中因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教育质量高,办学具特色,被列入中国名校行列,学校发展史收录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名校》;

  1997年初,淮中荣获“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

  1997年5月,经上级部门批准,淮阴中学与中国民主促进会淮安委员会合作,创办了“淮安市开明中学”;

  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评估验收;2000年4月,通过省评估验收,成为省合格重点中学;

  2001年,江苏省教育厅正式下文,确认淮阴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2002年,新校校舍建成,学校为新校区的59间教室配置了59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并逐步调试完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监控报警系统、校园内部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及礼堂报告厅和学校报告厅的音响系统。

  2003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3年,高中新校区现代化的各项建设全部竣工,实现了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分离,淮阴中学在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中已发展成为一所高级中学;

  2009年,淮中入选为“中国百强中学”,并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21年11月,教育部拟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江苏省淮安中学

  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建国前部分相当复杂,它的前身可分别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淮安府中学堂、1923年成立的国民政府开办的淮安市初级中学、1942年抗日根据地开办的淮安县中学以及1945年淮安县人民政府开办的淮安县中学。

  抗战胜利后,省立淮安中学于1945年10月在镇江江师范附小原址复建,同时接收原日伪所办“江苏省立第十中学”,后迁至扬州何家花园一所私立中学内,1947年迁入淮安校本部。1948年12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下令将省立淮安中学迁往镇江七里甸镇江中学内复课,后再迁往吴江芦墟。1949年4月,苏北行政公署派人从吴江接回省立淮安中学师生近200人,并入位于阜宁境内的苏皖边区五分区区立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前身)。江苏省立淮安中学这个名称从此走进了历史。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至1948年,国民政府在淮城镇察院街恢复建立淮安县立初级中学,并增设简易师范科。1948年12月,淮城二次解放后,国民政府“淮安县立初级中学”被人民政府接收。

  清光绪29年(1903年),淮安知府汪树堂于丽正书院旧址建立淮安府中学堂,这是淮安第一所官办中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淮安公立中学校。

  民国2年(1913年)七月,改为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校。

  民国16年(1927年)八月,改为淮安女子中学校。

  民国17年(1928年)二月,复经改组,称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校。 民国20年(1931年) 12月22日,学生罢课,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民国37年(1948年) 12月,在省立淮安中学旧址开办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两淮市撤销后,改建为淮安中学。 1949年,将当时淮安县唯一的一所中学迁到文通塔下,降级降格为淮安县立初级中学。 1955年,淮安县立初级中学更名淮安县中学。 1979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 1988年,淮安县中学更名为淮安市中学。2002年4月,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同年,经主管部门批准,淮安市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淮安中学。

  2003年7月30日,淮安市楚州区(现淮安区)人民政府与高尚梅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组建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集团。按照协议,高尚梅出资1亿元,在新城区征地300余亩建设淮安中学高中部,获取淮安中学的经营权,同时获得淮安中学、文通中学除土地以外的实物形态资产,办初中部。协议规定,联合办学后学校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教师实行聘用制,学生收费不得高于本地区同类学校水平。同时高尚梅向楚州区(现淮安区)捐赠300万元,用于楚州区(现淮安区)体育场建设。10月,学校征地326亩建设新校区。2004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名单,将江苏省原96所通过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的学校转评为四星级高中,2002年4月成为国家示范高中的江苏省淮安中学被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2005年9月,学校全部人员迁入新校区。

0 阅读:75

淮安小当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