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身边一个远房亲戚,60出头,突然变得迷迷糊糊,话说不清,连家门都找不到了。
医生说是阿尔茨海默症,看着他从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慢慢变成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活死人”,我害怕了。
我不想变成这样。
于是我决定,提前预防,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一些简单的习惯。
如今9年过去了,我不敢说自己能完全避免老年痴呆,但身体状态比同龄人好太多,脑子也很清醒,连医生都说,我的方式是对的。
如果你也担心自己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不妨看看我坚持的6个习惯,或许能帮到你。

01
每天记点东西,让大脑动起来。
很多人年纪大了,脑子就开始懒,懒得记东西,懒得思考,久而久之,大脑就废了。
我不一样,我每天都坚持写点东西。
有时候是写日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有时候是记账,把买菜花了多少钱写清楚;有时候是随便写点自己的想法,甚至写几句家常话。
写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脑子动起来。
很多人觉得记东西是小事,可这恰恰是最简单有效的锻炼大脑的方法。
写字、思考、回忆,这些动作都是在刺激大脑神经,让它一直保持活跃状态。

02
走路锻炼,让身体保持灵活。
我见过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身体僵硬、走路迟缓,整个人像“锈住”了一样。
医生说,大脑和身体是连在一起的,长期不运动,大脑供血变少,脑细胞就容易退化。
所以,我每天都坚持走路,不管天气好坏,都会出门走个40分钟。
走路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氧,还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一举多得。
而且我不是随便走,我还会变着花样走——有时候快走,有时候倒着走,有时候跳着走,这样可以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让大脑保持敏捷。

03
多交朋友,保持社交活跃。
一个人老了之后,最怕的就是封闭自己。
我认识的一个邻居,老伴去世后,他就不怎么出门了,天天窝在家里看电视,结果没几年,整个人变得呆呆傻傻,反应慢得吓人。
医生说,他的大脑长期缺少刺激,才会变得迟钝。
所以我一直坚持跟人交流,每天都要找人说几句话。
我去菜市场跟小贩聊当天的菜价,去公园和大爷大妈们聊天气,甚至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也会随便找个话题和人搭讪。
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在锻炼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这对大脑健康非常重要。

04
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原始”食物。
老年痴呆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吃太多加工食品,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大脑退化。
所以我很早就开始调整饮食,坚持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的食物。
还有一点,我戒掉了糖和高油高盐食物。
糖吃多了会加速大脑衰老,油腻食物会影响血液循环,我宁愿吃点坚果、水果,也不会碰太多甜食和油炸食品。

05
坚持学点新东西,让大脑保持好奇心。
人老了以后,很多人就觉得“我这辈子该学的都学完了”,然后开始拒绝新东西,这很危险!
我不一样,我一直在学新东西。
前几年,我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现在微信、支付、看新闻样样都会;去年我还学会了拼音输入法;现在我正在学摄影,天天看教程,出门拍照片,乐此不疲。
学习新东西的过程,就是让大脑不断接受新刺激的过程,这能有效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03
保持好心态,少生气、少计较。
心态不好,压力大、爱生气的人,老年痴呆的风险更高。
很多人退休后,开始变得爱计较,谁家孩子结婚了、谁的孙子考上大学了、谁又赚大钱了,自己总觉得吃亏了,活得特别累。
我早就看透了这些东西,根本不去计较。
我只关注自己过得好不好,今天吃得开不开心,走路有没有完成,学的东西有没有进步,其他的事,关我什么事?
心态好,大脑才会健康。少管闲事,少抱怨,少和人争,晚年才会过得舒坦。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