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纪伊斯兰侵入印度与佛教的消亡

沃唐卡 2024-12-03 00:05:42

七世纪前半期, 创立于西亚的伊斯兰教开始向东方传播, 到七世纪后半期在伊朗、中亚、阿富汗一带地方有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 印度也逐渐受到伊斯兰教势力的逼迫。公元 712 年阿拉伯伊斯兰教徒曾一度占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地方。此后,阿富汗的突厥系伽色尼王朝 (Ghaznī) 在 986 年以后开始征服印度, 首先占领了白沙瓦。

白沙瓦的莫卧儿帝国遗址

997 年即位的马默德 (Mahm ūd) 从1001年到1027年前后十七次远征北印度, 占领了北印度的整个西半部。 因为马默德的远征是以使异民族改宗伊斯兰教和掠夺奴隶、 物产为主要目的的, 所以并不长期地对占领地进行统治,但他对佛教、印度教寺院和圣地的破坏,对财宝的掠夺,对僧尼的残杀,在世界史上是无与类比的。

据说由于他的远征, 在阿富汗的各个城市里充满了印度奴隶和印度财富。马默德死后,伽色尼王朝受到西方塞尔柱 (Salj ūq) 势力的逼 迫而逐渐向东移动,最后被新兴起的廓尔 (Gh ūr) 王朝灭亡。廓尔王朝原是居住 在赫拉特 (Heart) 东南廓尔一带的突厥系伊斯兰教徒(穆斯林, Musslims) ,其王加斯.乌德.丁.穆罕默德 (Ghiyas-ud-din Muhammad) 在 1173 年把伽色尼从此 处赶走,其弟西哈布.乌德.丁.穆罕默德 (Shihabud-din Muhammad) 任伽色尼的总督。

西哈布.乌德.丁在 1175 年以后几次出征旁遮普、 古吉拉特 (Gujar āt)。1190 年和 1191 年两次在塔拉因 (Tarain) 与率领拉吉普特联军的普里托毗拉辛 (Pth vīrāj) 作战,终于取胜,在北印度确立了穆斯林的统治, 1202年把势力扩展到孟加拉湾。 1206 年西哈布.乌德.丁死后,他的部将库特布.乌德.丁.艾伯克 (Qutbud -din Aibak) 自立为王,在普里托毗拉辛的旧都德里 (Delhi) 建立了印度穆斯林统治者最初的宫殿。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奴隶王朝。

孟加拉的达卡

十二世纪末,东印度孟加拉地方完全沦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 1203 年超岩寺被破坏, 从此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了。 关于以那烂陀寺为中心的比哈尔地方佛 教灭亡的情况,西藏巡礼僧达磨斯瓦命( Dharmasvāmin, 1234-1236 在比哈尔旅 行)曾作了详细的报告。

印度佛教的灭亡不仅仅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外部的原因, 其根本原因还应当从佛教自身去找。从乔达摩 ?佛陀以来,佛教经常是婆罗门教的批评者。可是,在 佛教拥有强大势力以后, 它却不能完全压倒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变为印度教复兴 以后, 佛教逐渐与它接近, 以至出现与印度教融合, 在本质上与印度教已难区别的金刚乘。 因此, 虽然给佛教以决定性打击的是伊斯兰教, 但此前的佛教可以说 已在印度教中消失。

那烂陀寺遗址

伊斯兰教徒对比哈尔的超岩寺等很多寺院进行的破坏, 使得这些寺院的很多 僧尼逃到了中国西藏、尼泊尔,也有的逃到南印度。

当时积极保护佛教,深受超 岩寺佛学影响的西藏,在收容大量印度僧人的同时,也传入了数目庞大的佛典。 现存《西藏大藏经》 的基本部分就是来自超岩寺的藏书, 西藏的密教学就是在此 寺佛学传统的基础上成立的。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73-198191的文殊菩萨唐卡: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