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辞职时,那就优雅地离开

老张看职场 2025-02-21 20:51:07

职场中来来往往,如果有更好发展机会,一个人主动离开一家公司另谋高就了,这很正常的。

只不过发一封辞职信走个公司离职流程,这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事,其实也可以做的用心一些、更体面更优雅一些。

这里分享三个点,给可能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一是:离职时机的选择

毕竟这里说的是个人“主动离职”,不是“被动离开”。所以其实个人更容易掌握你选择提离职时间。建议最好别选在职场圈里跳槽的“高峰期”,比如“金三银四”。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公司也都是“有准备的”,比如很多公司的年终奖会要求在春节后五月份才发,就是为了避免很多员工拿了年终奖就走了。

另外赶在离职“高峰期”凑这个热闹,也容易给人一种“随大流”的赶脚。这样做倒不是说不对,但多少有点弱化个人职业规划、基本上是“碰到”了更合适的机会了,然后就动心了。

真正有职业规划的“离开”,应该是个人掌握着这个时间表,而不是随机碰到了市场机会便贸然行事。

我个人建议,个人提出离职比较好的时机,是在你刚刚很好地做好了某个阶段性项目或任务,亦或者某个重要事情你刚刚做好交付,也就是现在的东家团队刚刚很好地做了个收尾动作,也算是一个“结点”,这个时候你提出离职,一方面不耽误现在东家公司的总体工作进展、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对你有种“心存感激”。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你的离职在外人看来,可绝不是混不下去了的落魄离开,而真的是有更好选择的自我主动选择。

曾经我的一位高管客户,当时他离开原来的东家公司的时,是把中国区的团队彻底搭好了成熟班底,并且已经落地国内某个项目并开始顺利启动之后,他才选择离开的,而且还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个人股权收益,留给原东家团队作为奖励基金。应该说,人家做的真是很讲究很体面啊!

二是:恰当的离职理由和首谈对象。

主动辞职肯定是有理由的,而这里说的理由,要讲究“恰当”原则。需要注意的是:理由“恰当”的标准,是现在的东家公司无法拒绝你,无论是出于事情层面还是人情层面。总之,你要准备好一个足以让公司体面接受、无法抗拒的理由(即便这个理由未必是你内心真实的理由)。

当然,现实中比较恰当的理由推荐,一定不是“很世俗”的理由,比如:工作压力、团队关系、工资更高、公司更大等等,这些大家都能想到都会说到的理由,往往给公司也是一种“敷衍”的赶脚。

好的理由或者来自“真实客观原因”,或者来自“重要个人理由”。

“真实客观理由”比如:职业路径、行业调整变化、政策影响等等。注意,一定是“真实”的,也就是当你和公司提到这些因素的时候,公司领导也都知道“确实如此”。

“重要个人理由”比如:家庭原因(搬家换了城市了、或者生育计划、孩子陪读等)、学习进修、职业改行发展、家族企业继承需要接班等等。注意,如果用个人理由,一定是“重要”的,让东家公司觉得,你这个理由确实“无法拒绝”,换作对方也会如此。

这里顺便多说一句:自己在思考“恰当的离职理由”的时候,也内心里真实地问问自己:“到底自己为什么要主动离职?那个真正让自己觉得是问题的问题,是不是靠离职就可以真正解决?自己的离职决定,感性程度和理性程度各占多少比例?”

另外,如果你确定需要辞职,首先一定和自己的主管领导谈。

之前曾和大家聊过,职场中“我们的直属领导就是我们的第一贵人”。所以个人的变化,一定先和自己的直接领导首谈,而且是先线下面对面和领导谈“计划离职”的想法,让领导有一个“缓冲期”。千万别给自己的直接领导搞“突然袭击”,“咣当”一封辞职邮件发给领导了!

现实中,绝大多数职场领导,在面对这种情况下,都是蛮理性客观的,不太会故意为难这么用心做人做事的下属。

另外更要注意的是:千万别跳过自己的直接领导,直接找HR、或领导的领导说你要离职,这就给公司一种“你要投诉”的赶脚。(除非是那种极特殊情况,你和你的直接领导确实无法正常对话,另当别论了。)

三是:悄悄地离开,留下一份念想。

即便是离职手续都办好了,这里也不建议给全公司或太多人群发Farewell告别邮件,除非公司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这里的建议是:在不影响现有同事们工作的前提之下,越低调越好。

如果现东家公司有这个要求或者惯例,离职的人需要告知一下大家,那么在邮件里,或者其他的文字表达形式,内容里就不要“深情回忆曾经大家一起奋斗”的日子了,(更不能“正义感爆棚地吐槽”,真的没啥必要!),主观感受尽量不说了,考虑一下其他人还要在公司继续干活奋斗呢。

更不要搞什么“散伙饭”了,喝过酒之后更容易言多必失。自己悄悄地离开,咱们就简单祝福,道一声“再见”,给大家留下一个背影,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这段曾经的职场缘分,其实都是咱们重要的积累“情感账户”的资源和时机,大家共事一场,老领导老同事曾经的下属合作过的兄弟部门们,这些都可以成为咱们潜在的职场资源池。

“做人留一线”,不好说和谁很可能就“日后相见”啊!能保持好的关系的,就别断了联系。想着日后,能帮个忙的,咱就帮个忙,在合规前提之下,能有些资源合作的,就想着多合作合作。

其实这样的做法,你未来的东家公司也是很看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针对年轻人的职场课程中,我经常对学员们说“一定不要和现任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痛斥你前任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因为他们一定会认为将来你也会这么说他们的。”彼此彼此啊!

要争取做一个“值得交”的职场人,大家都在看着你的所言所行。

毕竟,人在江湖,口碑很重要!圈子不大,山不转水转,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都好,那更好啊!

0 阅读:40
老张看职场

老张看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