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长假相信各位已经在路上了吧
就在假期前两天,我打开各大平台看机票、搜攻略的时候
无意看到热搜上这样一张图

图源:财联社
上海机场去年赚了近20亿
同比增长了107%
作为这个20亿项目的直接参与人,我又看了下国内其他6家上市机场的情况
净利润排名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各机场公司年报
除了厦门空港还没动静,其他几个公司年后都发了预告
其中,首都机场已经连续5年亏损,去年净亏13.9亿,累计亏损百亿
曾经流量最大的白云机场,去年预估净利润也仍在10亿水平
旅客吞吐量还被浦东机场反超

数据来源:各机场年报
全国第一的宝座也正式落到了上海
目前的上海机场双冠在手,已经成为此刻国内机场的明星
但也不免让人疑惑
在其他机场亏损或薄利的情况下,上海机场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赚钱的那个?
只卖票就行么?
还是有什么别的生财之道?
了解完才发现,原来一个机场能赚钱还真不是靠我这仨瓜俩枣

这里面学问真的很深....
01
绝对是去年的天选王者
时也,运也,这四个字是对2024年上海机场的最好形容
时隔三年,上海机场重新等来了自己的红利期
作为一线城市和国际口岸,去年直接被2波流量疯狂砸中,带飞了航空收入

图源:上海机场2024年度快报
一个就是去年国内外旅游爆火
先看下国际的情况
免签之后境外游客大量回归,落地第一站就是上海
根据携程数据,去年免签国家入境上海的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30%
这些订单背后都是百万级别的游客量
官方统计中前10个月就有400多万外国人入境

来源:上海口岸服务平台,截止去年11.30
相信在上海的小伙伴应该也感觉到了吧
去年魔都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咖啡店都挤满了韩国人,及各种肤色的外籍人士
这背后就是国际航线的暴涨
尤其浦东机场
本就是靠国际航班驱动的营收模式
只看上半年,境外航线就已经有10万架次了

同比增长高达90%
我扒了下民航局的收费标准
一次航班的架次收入,国际要比国内高得多
而且按照政府指导价粗略算下

图源:民航局
一架搭载100人的中小型客机,起降一次最低费用都在1万以上
去年夏秋航季,浦东机场还新增和恢复了7条国际航线,飞往希腊、沙特、英国....
冬春航季日均计划执行的国际、港澳台航班,直接冲上了516架次
所以去年赚的钱多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国内游客量更是大盘中的大盘
无论假期还是平时,上海都是妥妥的旅游长红城市
就拿2024年春节那波旅游热来说,北方小伙伴硬生生把上海推上目的地TOP1

哪怕平时一个小周末外滩也是人挤人
这么多人,也带动了上海2个机场的客流迅速上升
文旅局公开数据中,去年从2个机场经过的境内客流一共是8971.44万人次,比前一年还增长了14.4%
再加上之前境外游客吞吐量,全年加起来超过1.24亿人次
要知道吞吐量越大收入越多
所以这一年上海机场直接原地升咖,成了国内民航王者
除此之外2024年的上海机场还赶在了一个巨大的风口上,叫做:出海元年
作为重要口岸,很多国际贸易的货物除了港口也要走空运
因此带来了巨量的货物运输
直接跟各位分享一组数据
浦东机场以377.83万吨的货邮吞吐量,当选内地断层第一

数据来源:民航局公报
这个数字比前一年还增长了9.8%
等于国内民航的货邮大哥就是浦东机场,直接撑起了上海机场的身价
但别忘了还有虹桥啊
虽然和浦东机场差距较远,但放在全国那也是TOP10的水平
这2个机场的年货邮吞吐量加起来超过420.59万吨
甚至超过了巅峰期的2019年水平,且在年年走高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很明显,这部分业务已经成了新的增长点
按照接下来的国际贸易热度看,上海机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02
本业红红火火的情况下,上海机场还发展了不少副业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甚至可以说这家机场并不是纯靠卖票赚钱的
这几年的非航空收入占比一目了然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新浪财经等公开信息
哪怕特殊年份也没有低于过50%
除了卖票、运货,一家机场还能做什么?
没错,其中一个重量级模式就是:收租+提成
尤其餐饮零售,更是机场的重要租户
中泰证券就预测了近三年虹桥机场的非航收入
餐饮都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图源:中泰证券、埃坡研究中心
这些餐饮零售店,开在机场内部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租金或提成
如果像虹桥机场这样,面积较小又以商业布局为重
那么单坪租金就划到非常高的水平了
这也导致商家会拉高客单价,比如一碗售价66元的馄饨

实拍于虹桥机场航站楼
来覆盖较高的租金成本
再加上著名的一线品牌大道,夹道而立的全都是奢侈品大牌
客单价本身就足够高
所有租金、提成加起来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但对上海机场来说,租金大户还是免税店
过去几年,机场免税收入情况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中泰证券
2019年最高达到52.1亿元,占上海机场非航业务收入的76%,全年营收的47.6%
是不是很惊人?
等于你从免税店买一件商品,近一半都是付给上海机场的
但2020年到2022年,受客流影响免税收入也降了下来
不过去年客流回归后,免税店日子好过了不少,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
在上海机场非航空业务中的占比也逐渐回升了
除此之外,上海机场还很擅长投资
打开公司股权穿透图

图源:爱企查
你会发现其中酒店、广告、保险、地产、基金、能源....各行各业的身影都存在
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
但恰恰是这些“不务正业”,确实能给上海机场赚到钱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去年上半年,这些投资公司都在替上海机场盈利
一个持股40%的燃油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就有4.9亿,物流公司也净赚2.58亿....
而且不只持股收益,还有其他渠道的收入
比如前面提到的免税业务就是拿提成
再比如广告,经营权也可以创造收益
2023年上海机场把广告经营权转让给了旗下50%控股的公司德高动量

图源:企业年报
而这家广告公司每年净收入的55%,也要上交给总集团
未来12年内都是如此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路过那些灯箱、广告牌,不经意的一眼,就相当于在给上海机场创收了
不过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关于征地
去年上海机场获得了6.89亿元的房屋征收补偿

图源:企业公告
不仅收租,还是拆迁户,实力和运气都没落下
这些各条各线的非航收入,都在为2024年的整体利润增长添砖加瓦
03
同时去年上海机场也开始省钱了
尽管有这么多收入来源,但这几年上海机场的利润空间并不大
究其原因就是成本一直在往上走
举个例子,2023年和2019年的营收都是100亿出头

底图参考:价投水水
但前年的营业成本是93亿,最终拉低了利润
导致2023年的净利率只有8.45%,比2019年低了不只一星半点
所以控成本,成了目前上海机场的重中之重
进入2024年这个变化非常明显
业务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可以看到营业成本的比例反而开始收窄了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2023年上半年成本占比还在90%的高水平
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成本占比迅速降到了77%
下降非常明显
要知道机场是个重资产项目,每年的固定成本巨大
随着业务恢复和增长,成本必然增加
但你会发现,去年大部分成本线的增幅并不算很高
哪怕占比42%的员工工资福利这类刚性支出,上半年增幅也依然控制在10%附近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甚至管理成本已经在大幅下降
半年时间降了12%左右
包括一些细枝末节方面,也可以看出上海机场有点狠抓降本增效的意思了
比如人工方面
和腾讯合作,接入电子台账系统
从此数据工作不用外包给第三方,直接立省百万级的外包费

图源:腾讯低代码
又比如物流成本上
在国内的环沪、国外的泰国等城市建立货物中转仓
这种模式相当于小区门口的菜鸟驿站,通过更低的运输成本提高最后时效
以及能源上,投运了自己的光伏项目,一年节省电费成本超过450万元

图源:上海机场集团
在整体运营上,也向人工智能看齐引入了AI调度系统
相当于给机场装了一个大脑,更及时地优化时刻资源
民航领域里,时刻是一个机场最核心的资产
我查了下deep seek对于时刻的定义是这样的

照市场行情,一对好的时刻最高可以拍卖到几千万
但如果因为地面拥挤、天气判断失误等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当然也会影响机场收入
有了“AI大脑”后,类似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

图源:中国民航报
比如虹桥机场,目前航班准时率已经提高了15%
综合成本一旦得到控制,利润的空间就大了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远的不说,就拿去年的净利润和2023年对比下,前一年虽然也是正数值,但净利润是远远没有这么多的
04
所以各位发现了么
机场的生意经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前些年上海机场凭借免税店成为利润王,但过去三年面对变局,也在寻找新的突破点
所以3月底发布的2024年报成绩,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就在我码字快结束的一刻,又看到上海边检发布的客流数据

这个清明节,浦东依然很忙
甚至比去年还要多出14.9%的客流量
不知道其中会不会有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