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将迎重磅利好

大河健康报 2024-11-09 19:50:25

来源 医学界

作者 汪航、郭雪梅

与医护切身利益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政策,迎来重磅改革。

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学分制,拓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获取途径,同时确保医务人员所学即所用。

《办法》出台后,对医护人员有何影响?四川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毕明帅、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孙文民等多名业内人士对此解答。

亮点一:增加“自学”等学分获取形式

医护普遍肯定“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有医生表示,基层医务人员难有机会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进修学习,而大医院的医护又分身乏术,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经常冲突,很难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为了获得学分而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希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办法》对这些建议予以关注、回应,打破了以往大部分学分获取只能依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限制,大幅拓展了项目外的学习形式。

《办法》提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修学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有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政府指令性医疗卫生任务、有计划的自学等,均可获得相应学分,该类学分由用人单位按要求授予并登记。

以“有计划的自学”为例,用人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学习成效等可验证因素,综合评估后授予相应学分,每年可达10学分。

“值得注意的是,自学并不等于随意学习,而是强调计划性和自觉性,由医护选择自身欠缺的领域来进行针对性学习,而且用人单位在审核过程中主要根据学习效果等可验证因素进行评估。”在孙文民看来,此举将有效缓解学分获取难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通俗来讲,继续医学教育传统项目外内容升级为多种形式的“菜单式”教学,医务人员可根据各自的职称、地区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学习。至于原有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含金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亮点二:学分统一授予形式,获取学分更为简化

学分制改革是此次新规修订的重点,也是一大亮点。根据《办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所获得学分累计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

这意味着,在延续传统学分制的基础上,学分计算方法和标准得以简化,不再设置Ⅰ类、Ⅱ类学分分类。也就是说,通过继教项目学习(传统为Ⅰ类学分)与自学类学习(传统为Ⅱ类学分)将一视同仁。

毕明帅解读称,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减轻不同层级医务人员的负担,“基层医务人员外出参加项目类面授培训班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既往反映获取Ⅰ类学分途径有限。”

毕明帅表示,不再区分Ⅰ、Ⅱ类学分后,将有效解决医务人员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更多使用远程类学习或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实践类学习,既能保证学习效果,也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

亮点三:学分统一计算标准,打通互认

《办法》出台后,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都按统一标准计算发放,即3小时授予1学分。

“医学界”独家获悉,根据国家对继教管理规定的要求,临床、口腔、中医以及预防医学类等专业间学分互认。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参加卫生健康委、中医和疾控三大系统所获学分都是“同一牌照”。

国家项目和省级公布的项目、不同部门公布的继教项目、不同省公布的项目均打通学分互认,倡导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按需参加培训学习。

孙文民告诉“医学界”,此举将为医护人员大大减负,“以前,国家级项目是3小时1学分,但地方项目标准不一样,可能是6学时1学分,或5学时1学分,现在统一为3小时授予1学分。医务人员不必再为参加不同级别的项目去争取更多的学分。”

此外,《办法》施行后,各个省将进一步简化学分获取和办理的流程。

亮点四:加大对远程医学教育的支持

据“医学界·医米调研”发布的《中国临床医生学习现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医生学习的模式已经高度线上化,平均超过七成时间分配在线上。医生学习最常使用的工具是手机,最常用渠道是医学类App和微信公众号。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办法》加大了对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

《办法》改革既往先认证机构后开展远程项目的形式,将远程项目与面授项目统一管理,以项目申报的方式开展,引入更多机构参与进来,共同提供优质、丰富的医学教育项目。

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对项目本身进行反馈,反馈效果将纳入监管评估指标,使远程项目的质量不断提升。

这样一来,远程教学行为将更加规范、有序,教学内容也会更加注重科学性和时效性,使医务人员享受到最新、可及、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也将显著降低。在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建设方面,《办法》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提供继续医学教育远程项目集中展示平台,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学习,对合格者直接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所学即所得”。

亮点五:提升继教项目质量,强化监管

专家介绍,为了提高项目质量,相关部门在临床一线展开了长期、深入的调研,力求摸清医务人员对医学知识的真实需求,使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真正属于“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还将重点向紧缺专业、重要岗位和基层边远地区倾斜。专家表示,新规会更加适应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结合自下而上推荐和自上而下设置两条途径,“量身定做”项目。“继续教育项目承担着培养医生的责任,对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来说,它的目标是要跟上国际前沿,对中西部医院来说,则是要通过学习去弥补差距,所以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要求都会不一样,学习内容也会有所区分。”孙文民说。他指出,虽然《办法》注重为医务人员减负,但也要看到,医生是临床救治的一线人员,需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大家一定要明白,减的是形式上的负担,而不是降低了对医生职业成长的要求”。此外,学分监管会比以往更为严格。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知情人士告诉“医学界”,按照新规,国家正在建设统一的医学教育远程项目集中展示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强监管,“这将切断与学分相关的灰色产业链条,使学分获取更加透明”。

0 阅读: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