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风云骤变,古老的华夏大地被拖入黑暗深渊,八国联军如鬼魅魍魉,自远洋汹汹而至。
大沽口率先被战火点燃,滚滚浓烟遮蔽了天际,涛声呜咽,似在悲叹山河破碎。
列强的战舰仿若狰狞巨兽,喷吐着死亡,炮弹如雨点般砸落,轰碎海防壁垒,也碾碎守土将士的热血身躯。
那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在洋人的新式火器下,徒留残垣断壁,碎砖与血肉混为一处,惨烈非常。
华夏暗夜之殇京城之内,百姓尚在懵懂惊惶,联军已携杀伐之气长驱直入。
街巷不再有往昔的烟火温情,而是充斥着惨叫、哭喊。
洋兵们耀武扬威,蓝眼睛里满是贪婪与不屑,他们闯入四合院,砸烂雕花门窗,将世代积攒的家珍细软劫掠一空。
老祖宗传下的瓷器,被粗蛮之手摔落,清脆声响里,是千年文明的哀号;珍贵书画,被揉成一团随意塞进麻袋,笔墨间的风骨被狠狠践踏。
颐和园,那座梦幻的皇家园林也未能幸免。
联军穿梭于亭台楼阁间,将金佛、玉雕揣入囊中,能搬走的奇珍被席卷而去,搬不动的,则被恶意损毁。
长廊彩绘被刮花,昆明湖水波颤抖,仿佛也在为这暴行颤栗。
彼时的紫禁城失却了往昔神圣威严,龙椅蒙尘,宫墙染血。
年迈的太后携帝出逃,留下满城子民直面炼狱。
枪炮声中,古都的尊严被狠狠撕裂,只剩残阳如血,照着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
一场瓜分中国的险恶图谋就此展开,八国联军自恃武力,视中国领土为待宰羔羊,在北京城划区而治,宛如划分自家猎场。
俄国垂涎东北已久,大军压境,炮制各类殖民机构,妄图鲸吞广袤黑土地,将东北彻底变成其资源宝库与势力范围;
德国野心勃勃,欲扎根山东,强化胶州湾控制,把山东半岛经营为其在远东的战略支点。
英国盘算着巩固长江流域霸权,让这条黄金水道尽为其商业利益服务,把沿线富庶之地攥在手心;
法国也不遑多让,加紧侵蚀云南、广东、广西,意图串联起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拓展殖民版图。
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急于对外扩张,盯上福建,妄图打造侵略东亚大陆的前沿跳板。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虽说这两国实力稍弱,但也妄图跟着分一杯羹,在中国沿海谋取租界、港口等据点,增加其在远东的话语权与存在感。
然而,当其他列强商议瓜分中国时,独独有一国站出来表示反对,它就是美国。
但是,美国真的有那么好心吗?
实际上,彼时的美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00年,美国公民财富总值达到880亿美元。
但相较于英法等老牌帝国,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实际控制能力仍有限。
美国与中国隔太平洋相望,在地理上距离遥远,若要在中国建立并维持殖民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军事占领、行政管理。
同时,美国国内还面临人口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以及产能过剩、红利殆尽等经济问题。
而且从长远经济利益考量,美国在中国已建立起诸多商业和投资机构,通过贸易和投资获取了巨大收益。
若参与瓜分中国导致中国分裂,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建立贸易壁垒,将不利于美国的资本扩张和经济掠夺。
维持中国领土完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可使美国在平等的贸易环境中,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和贸易能力,获取更长远、更稳定的经济利益,也有助于美国在国际上树立“公平”“正义”的形象,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让中国避免了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然而,美国也正是通过“门户开放政策”,成功地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扩大了其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力。
此后,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逐渐成为在华最具影响力的列强之一,为日后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路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表明自己的野心和算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建国伊始,美国便显现出扩张与算计的特质。
1803年,拿破仑因欧洲战事吃紧急需资金。美国瞅准时机,以1500万美元从法国购入路易斯安那地区。
这片广袤土地东自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脉,让美国领土瞬间扩张近一倍。
彼时法国自顾不暇,美国低价买入,收获大量肥沃农田与自然资源,奠定农业、矿业腾飞基础,还为西进扩张铺好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美国一边宣布中立,一边向交战双方售卖军火、物资。
欧洲战火纷飞,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急需枪炮、粮食、钢铁,美国工厂开足马力生产。
1914—1916年期间,美国的钢铁出口量增长了近50%,军火出口额从4000万美元暴增至12.9亿美元,美国的资本家们获得了高达100%—500%的利润,部分生意甚至达到1000%的回报。
转眼到了1917年,战局逐渐明朗,美国瞅准时机加入协约国作战。
它并非单纯出于道义,而是为巩固自身利益。
战前,美国给英法等国大量贷款用于采购物资,若协约国战败,贷款恐打水漂。
参战后,美国摇身成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争得诸多权益,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掌控欧洲经济命脉,国际地位扶摇直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更是如法炮制,前期采取“中立”策略,大发战争横财。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苏联、英国已和法西斯鏖战多时消耗巨大,就在这时美国携雄厚工业基础入场,军火、物资、兵力全投入,既加速纳粹德国覆灭,也在亚洲打击日本。
战后,美国收获巨大: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用援助捆绑西欧经济;
在亚洲,改造日本使其成附庸,还牵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称霸全球金融界,牢牢把控世界经济走向与财富分配。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未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保存和发展。
同时,美国通过向参战各国出售武器和物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全球战略,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同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其军事霸权得以确立。
通过军事干预和经济制裁等手段,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逐渐树立起了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
以史为鉴历史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收纳着岁月长河里的成败兴衰、经验教训。
以史为鉴方能行稳致远,以史为鉴方能居安思危,以史为鉴方能开拓创新。
当西方列强仗着枪炮舰船,凑成联军进犯,他们眼中的中国只是一块待宰割的肥肉。
北京被占,皇宫蒙羞,百姓惨遭屠戮,圆明园毁于一旦,无数珍宝被掳掠。
回首往昔,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毫无还手之力,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生灵涂炭。
那时,落后的经济、衰败的工业、疲软的军事,让国家尊严碎了一地。
然而,历史的创口亦是重生的起点。
这段屈辱过往是民族心口难以愈合的疤,更是鞭策后世奋发的长鞭。
经此一役,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惊醒,抛头颅、洒热血,踏上救亡图存路。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觉醒,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从新文化运动开启思想启蒙,再到共产党引领民族独立解放,中国在磨难中重塑脊梁。
如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暗流涌动。
贸易争端、科技封锁,新挑战纷至沓来。但回望八国联军侵华,便知落后就要挨打是铁律,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掷地有声的论断,深刻锚定了中华民族前行的方向与命脉。
放眼当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认准“发展”二字,心无旁骛。
经济腾飞,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产业链条、活跃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锚点;
科技突围,从“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到5G引领,掌握核心科技打破封锁;民生改善,教育普及、医疗进步,民众获得感节节攀升。
国际竞争的赛道上,发展更是破局的利刃。
只有永远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才能在贸易谈判里底气十足,才敢在国际事务中掷地有声,才能不惧外部压力与讹诈,用实打实的成绩赢得尊重,用“躬身入局”的担当赢得认同。
于历史的伤痛中觉醒,于全球竞争里突围,“发展才是硬道理”宛如灯塔,正照亮着中华民族逐梦的漫漫征途。
参考文献:
《清帝国之乱》 江苏人民出版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东方出版社
《晚清最后十八年》 华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