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朋友执着于“道”的定义,认为说不清楚“道”是什么,就不能写文章论道。
试图给“道”下定义的都是当代学者。的确,有人把“道”分为三四种、五六种甚至八九种,陈鼓应至少分为实存意义的“道”、规律意义上的道、人生准则意义上的道等四种道,香港某学者把“道”分为七种。
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做他们自以为是的简单分类与说明,但并没有对各种道进行明确定义。
而不少自媒体创作的朋友,把“道”分为两种三种,他们对每种“道”都有明确的定义。
从对“道”的论述来看,老子没有定义,从历史上的《老子》注家来看,既没发现他们对《道德经》中的“道”分类,更没有对“道”进行明确定义,即使有简单的解释,也算不上实质意义上的“定义”。
比如韩非的《解老》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河上公说可道之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常道(恒道)乃“自然长生之道也”,这也是解释,不是明确的定义。
很显然,韩非子等人对“道”的所谓“定义”,其实只是对“道”的某方面属性的简单解释。
老子只说“道”乃是“万物母”“万物之宗”“天地根”,这是从万物总根源而言的,老子还通过“山谷”“水”“婴儿”等说明“道”的其他方面的功能属性;韩非则是从“万物之所以是万物”的依据而言的。角度不同,说法也不一样。
所以他们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道”的功能属性进行的不同方面的描述。
而现代的学者,尤其是自媒体创作者群体中,常见一些人坚定而明确地给道以确切界定,还有的朋友,虽然自己没有给道下定义,却常常会反问别人:你连道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就在这大言不惭地论道?
似乎不给道一个明确的定义,就不可以涉及《道德经》的讨论。
老子所论之道真的可分为许多种吗?老子所论之道就一个“恒道”。在《道德经》语境下,“恒道”就是“大道”,简称“道”。老子所论之道就是这个“恒道(传本叫‘常道’)”,文中即使出现“非恒道”,也是用来对比和强调的,却不是老子的重点论述对象。
老子之道被割裂了,就是术。我们没必要把老子所论之道分的那么详细,越是详细就越是接近“术”的层面,比如规律之道、人生准则之道,再细分就是风嘶虫鸣之道、星辰大海之道;医道、武道、妇道,山道、茶道、书道,等等,很容易滑向道德说教。
老子开篇就讲“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说“可道之道”都是人为之道,都不是老子所要论述的“恒道”,这说明,《道德经》论述的就是“恒道”,即“独立不改”之道、恒常不易之道,他不讨论“非恒道”,即河上公所说的“经术政教”之道,朱熹所说的“礼乐刑政”之道。
至于所谓生活之道,修养之道,规律之道等等,要么是注解者的延伸解读,要么是将“非恒道”的内容当作了老子之道讨论的范畴,这些都是节外生枝的强行植入,即注解者个人的世俗修身之道、“酱缸文化”之道。
老子之道可不可以定义呢?关于定义。命名和定义其实很难分得开,此两者相伴而生,都是用已知或熟知的事物,来解释和形容未知、陌生的事物,并与其他事物加以区别。但拘泥于命名或定义,则会扼杀已经知道但无法表述的事物,比如“道”。
“定”即确定,不变,“义”是被广泛认可的标准、价值。合起来就是对事物做出明确的价值描述。具体说就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而“道”是“微希夷”的,无形无状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又无物不有,无时不在,它具有一切事物的属性,因此它又是一切,故不可“确定”其形状、边界,不能定义。
老子所谓“道”。“道”是一个指代名称,是老子给宇宙万物总根源取的一个“字号”:“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的一个代号(正因为“字”道,“名”大,故又称“大道”)。
“字”也叫“表字”,是对事物名称某种意义上的解读,“字之曰道”,就是对宇宙万物来处的解读,但并不是对那个“混成之物”的定义,“道”所表达的就是万物的由来。
总括起来,就是说:定义是对事物形状及其价值的认可,比如形状、大小、刚柔、方圆、颜色、质量、功能、作用、口味等等。
而“道”作为特殊之“物”,它能生万物又在万物,老子说“道泛呵其可左右”,任何人、任何一物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有它的存在,任何一粒漂浮的微粒,任何一个小到不能再分的空间,都有它的身影。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听说的一切,能想象到的一切,无不出于它。而人能看到和想象到的,相对于浩瀚的苍穹,纷繁的未知世界,不过是沙哈拉沙漠中的一粒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一片树叶。
而这粒“尘沙”,这片“树叶”代表不了沙漠,代表不了树林,更代表不了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整个宇宙万物。
所以,给一个囊括宇宙,内涵无有,终乎无终,穷乎无穷,极乎无极、无所不生的“道”一个具有确切边界内涵意义的“定义”,实在是一叶障目,挂一漏万。
就是说,道不可定义,其“义”被“定”了,也就成了有边界的“死物”。
“道”不可定义,是否就意味着不可以论道了?非也!老子没有给“道”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并不影响他论道,也不影响他把“道”的“清静”“无为”“居下”“柔弱”“不争”等属性,转移到圣人之治上。
圣人清静,就意味着不乱来、不生事、找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侵夺百姓自由发展权,给百姓添加麻烦;
圣人“无为”就意味着“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辅助百姓自由发展、自主创造价值,让百姓在没有“天下多忌讳”条件下实现“无不为”;
圣人“居下”就意味着圣人“不自贵”,“功成身退”不居功,能与百姓“和气光、同其尘”,“不为始”,“不为主”。
圣人柔弱不争就意味着权力远离暴政,没有“以兵强天下”的“强梁”,在功名利禄方面,“退其身”“后其身”,“不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