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掌权近五十年,为何没有登基称帝?

城市杂谈 2022-05-16 12:09:33

公元1861年,大清王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皇帝驾崩。咸丰帝驾崩时,设置了顾名八大臣及东西太后辅佐同治皇帝。但是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被排除在顾名大臣之外,主要是因为奕訢能力强,咸丰皇帝怕奕訢威胁同治皇帝的皇权,因此在托孤时,故意避开了当时在朝中具有势力的几位大臣!

咸丰皇帝同样害怕子弱母壮,威胁皇权,以东太后慈安牵制西太后慈禧,顾命大臣和东西太后互相牵制。咸丰帝这样安排,看似完美,但是当时的权力并非掌握在顾命大臣手中,这也未后来的辛酉政变埋下了隐患。

1861年底,恭亲王奕訢前往热河奔丧,在热河行宫,慈禧太后和奕訢密谋,逐渐将顾命八大臣排除到权力中心之外。此时最有权力的人是东太后、西太后以及恭亲王奕訢,东太后慈安不久病逝,慈禧太后逐渐掌握大全。

当时的大清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在南方如火如荼,贡献南京后,几乎占领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朝和英法两国又签订了《北京条约》。慈禧太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仅仅依靠恭亲王奕訢一个人是肯定不够的。所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汉人逐渐进入权力中心。

曾国藩训练的湘君甚至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慈禧太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采取卑躬屈膝的态度,甚至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之言。

虽然慈禧太后掌握了大清王朝的权力,可是这与大唐王朝时期的武则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慈禧太后依仗的几位大臣对大清忠心耿耿,特别是恭亲王奕訢,他更是咸丰皇帝的弟弟,是不可能拥立慈禧太后登基称帝的。

唐朝时期民风开放,当时的理学尚未形成,女子掌权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大家从心理上是可以接受武则天称帝的。而大清王朝时期,理学的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

慈禧太后即使真有称帝之心,他也不敢如此为之,因为当时的军权并非真正掌握在他的手里。曾国藩的湘军当时战力最强,曾国藩是经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汉人,他也绝对不能接受慈禧称帝。若是慈禧称帝,曾国藩很有可能提兵入京,开始清君侧。

同治皇帝死后,光绪帝继位。光绪皇帝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百日维新就是其中之一。奈何光绪皇帝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他的改革几乎无人理会。

慈禧太后后期忙着和洋人打交道,虽然他没有放权,但是她也不可能废除光绪皇帝,自己登基称帝。慈禧太后曾经想废除光绪皇帝,立“大阿哥”为帝,由于外国的干预,最终作罢。

慈禧太后想要废除光绪皇帝,其目的显而易见,因为光绪皇帝年龄大了,他看不惯慈禧把持朝政,而慈禧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慈禧太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无法称帝,即使称帝也注定不长久!

0 阅读:8

城市杂谈

简介:深刻解读历史,引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