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去世至今已经有18天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安葬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舆论热议、汪小菲与小S之间的争执、汪小菲与张兰账户被封禁、两次悼念引争议……原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大S终于可以入土为安。
没想到树葬时间再次推迟,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他们家的事儿怎么没完没了?

台媒报道,已故艺人徐熙媛原定于本周举行的树葬仪式因家属意见分歧被迫推迟。
具俊晔作为韩国人,因为文化差异及情感考量,明确反对树葬方案,主张为大S保留传统墓地。
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

大S生前曾向家人表达希望以环保树葬形式回归自然。
树葬方式不立碑、不设墓地,骨灰直接撒入树旁土壤,后续可能因土地整理面临二次处理。
小S曾通过经纪人证实将遵循姐姐遗愿,骨灰暂存于信义区豪宅,待申请通过后执行树葬。

然而,具俊晔倾向于传统安葬方式,认为树葬虽然环保,但无法为家人提供固定的祭拜场所,尤其大S的两个孩子尚年幼,未来追思将面临困难。
他希望为大S购买墓地或设立骨灰塔,以便未来能长期悼念,并强调这是“对妻子最后的尊重”。
在韩国文化中,墓地是家族情感联结的重要场所,这一观念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目前大S的骨灰已暂存家中19天,2月20日,S妈、小S丈夫许雅钧相继现身大S豪宅,疑似就安葬事宜紧急磋商。
可双方在安葬方式上暂未能达成一致,原定于本周的树葬被迫推迟。
台媒称具俊晔态度坚决,甚至被评价为“硬气了一回”,而徐家人仍在与其协商。

下葬问题引发如此多波折,网友们对其迟迟不下葬的真实动机表示怀疑,尤其与高达数亿新台币的遗产分配问题交织,更是让大家纷纷猜测是否有内情。
大S名下资产估值约6.5亿至10亿新台币,包括台北多处豪宅及投资收益。
法律层面,其未成年子女为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具俊晔作为配偶可依法分得三分之一遗产,但他已公开声明放弃继承权,资产将全数转入子女名下。

前夫汪小菲则通过子女监护权间接掌握遗产管理权,且被曝早年购房贷款尚未结清,债务纠纷或影响财产分配。
值得关注的是,S妈近日删除与具俊晔的合照,却保留汪小菲相关影像,被解读为遗产争夺立场转变的信号。
尽管家属强调不下葬系“尊重遗愿”,但外界认为时间线存疑。

大S骨灰2月5日抵台,树葬申请至今未获批,而汪小菲已启动法律程序争取子女监护权。
律师分析,若房产因骨灰存放形成“事实归属”,可能阻碍汪小菲主张产权;同时,遗产管理人身份或将影响资产处置权。
网友指出,小S对姐姐身后事的处理与其公公去世时的“迅速安葬”形成反差,加剧“双重标准”质疑。

此次事件引起网友热议,同时也让女性安葬这一社会问题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女性身后事的安葬问题常因“婆家优先”的传统习俗与法律权益的冲突陷入僵局。
旧俗中“嫁出去的女儿,死后不入娘家坟”这一观念仍根深蒂固。

曾经在河南滑县,一24岁女子不幸被害身亡,因“婆家不安葬、娘家不能葬”的习俗,骨灰被水泥封存于婆家客厅。
贵州一离婚女子病危时,娘家以“已属前夫家”为由拒绝接收,最终只能在婆家院子搭棚安置,这类习俗将女性物化为“夫家财产”,甚至剥夺其死后尊严。
回归到大S的事件中来,评论区分成两派。

一部分支持具俊晔,因为大S作为具俊晔的合法妻子,身后事理应由自己的伴侣说了算。
也有一部分人支持徐家,既然大S生前希望自己能够树葬,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尊重逝者遗愿。
还有一部分网友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那便是将二者的不同想法折中一下,保留树葬,同时也单独设置衣冠冢来供人祭拜。

若具俊晔最终坚持为大S设立传统墓地,或许是他作为丈夫难得的清醒选择。
树葬虽符合环保理念,但据台媒披露,台湾树葬需将骨灰二次研磨后撒入公共园区,不立碑、不标记且同一穴位需间隔2年重复使用。
对于年仅10岁和8岁的两个孩子而言,未来连具体的追思坐标都将消失——正如网友所言:“难道要让孩子长大后对着一片树林喊妈妈?”

小S虽强调树葬是姐姐遗愿,但其操作却充满矛盾:先执意将骨灰存放家中引发邻居抗议,后仓促改口树葬,18天内竟变更3次方案。
反观具俊晔,作为法律意义上的第一顺位决策人,其诉求反而更具现实考量。
韩国传统本就重视墓地祭奠,而固定安葬场所也能为子女保留情感寄托的实体空间。

更令人费解的是徐家的“透明化治丧”——从骨灰存放争议到安葬方案反复,所有细节均通过特定媒体释放。
这种将私域事务公共化的操作,既违背大S生前“低调”遗愿,也让本该庄重的身后事沦为舆论谈资。
毕竟,古语所言“入土为安”的本质,是对逝者尊严的最后守护,而非供人围观的连续剧。

大S的身后事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问题,更触及到社会文化和法律权益的复杂交织。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诉求,但最重要的是尊重逝者的意愿,同时也要考虑到家属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感受。
无论最终选择哪种安葬方式,都希望这个过程能够更加理性和平静,给逝者一个安宁的归宿,给生者一份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