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在这之后,司马氏正式走向封建王朝最高的宝座,这一场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后来的曹丕或者曹睿,他们虽然也是任用司马懿,但是也是对他多有防范。在曹睿临终前,更是叮嘱曹爽,不要对司马懿放松警惕。
正是如此,在曹睿死后,幼主曹芳继位,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傅,这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位,而军政大权牢牢地被曹爽掌控。而正是在如此优势的情况下,司马懿竟然能够通过一场政变,就将曹魏政权彻底掌控。那么司马懿到底是如何做的,竟然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曹睿死后,司马懿与曹爽作为托孤大臣,奉遗诏辅佐幼主曹芳。此时的司马懿即将是实实在在的四朝老臣,其威望和资历在朝中无人能出其右。曹睿在临终前担心政权旁落,曾暗中叮嘱曹爽。
在曹芳继位后,曹爽担任大将军辅政,他不忘先帝的遗言,为了更好的限制司马懿,他就尊司马懿为太傅,这样司马懿就不能执掌兵权了。
司马懿也看出曹爽对自己的忌惮,也就是顺其自然,甚至装病,以此来让对方放松警惕。就这样,曹爽中计,更是认为司马懿即将命不久矣,也就彻底放松了下来。殊不知,司马懿在暗中早已布置好一切,就等时机一到,就来个惊天逆转。
正始十年,长期担任大将军的曹爽早就变得目空一切,再加上司马懿还在床榻之上,他决定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祭拜先帝,并没有对洛阳做任何安排。而这正是司马懿一直等待的时机,司马懿得知消息,不在装病,趁着洛阳空虚,命令司马师率领3000死士发动政变,占据洛阳城。
曹爽得知洛阳之变,完全不知所措,当时他并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但是他不仅没能听从正确的建议,当机立断,反而听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放弃抵抗,最终身死族灭。
从整个政变的过程,司马懿完全展现出其城府和谋略,而曹爽更是表现的如同草包一般,完全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先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逐步放松了曹爽的警惕心理,而暗中早已布置好一切。执掌曹魏军政大权的曹爽竟然让司马懿在眼皮子底下,训练出3000死士,不能不说曹爽的失败。
司马懿成功的第二点就是当机立断。发动政变的机会只有一次,精于算计的司马懿更是明白这一点,在他看到曹爽离开洛阳的时候,就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机立断,动用全部力量,控制洛阳,奠定胜局。
此外,司马懿以洛水之誓骗得曹爽放弃抵抗,这一步非常精妙,虽然这为后世开了一个坏头,但是对于当时的司马懿来说,这是最有效、最节省时间的方式,要知道迟则生变。
这一场政变看似是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斗争,而在背后其实是当时的门阀与皇家宗室的斗争。正是因为司马懿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后来,门阀才能快速崛起,他们的一举一动完全能够影响国家的运转。
为晋朝衰亡埋下伏笔,没人信他的了,所以其第二任皇帝就出现各种叛军,你杀我我杀你,因为司马家没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