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只要到了夏天,俺们村边小河就成孩子们的乐园了。几场大雨过后,河沟里立刻涨满水,孩子们蹦着跳着窜到水里,一天都不想出来,到了饭点儿,家长威逼利诱好半天才上岸。村北河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苇子,河底是沙土地,踩上去很舒服,我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折苇秆儿,半天弄不断,要浮上来换几口气,结果扎下去又找不到刚才那根了,好容易弄一根上来打水仗,打完水仗,接着用苇子尖儿栓成套子,套青蛙。
等我们玩够了,重新找个花样儿,上树掏鸟窝,弄几个鸟蛋下来,把大鸟气得围着我们乱飞。不过,掏鸟窝也是危险游戏,不能长玩儿,偶有一条蛇会盘踞里面吃鸟蛋,伸手进去划拉一条菜花长虫出来,能把人吓个半死!在无聊的时候就该说到捅马蜂窝了,这是个超级刺激的活动,也是勇敢者的游戏。捅了马蜂窝后,往往是经验老道的大孩子跑个精光,行动慢一拍的小老弟们倒了霉,被马蜂蛰一脑袋包哭着跑回家。
大人骂一顿,土办法还是有的,赶紧用家里的黄豆酱贴到患处,几天就好。被马蜂蛰过一两次,大家都有了经验,游戏才不那么刺激了。我当时胆子小没有参与过这种活动,所以看到有“战友”们,脑袋上贴着黄豆酱出门,还挺羡慕,认为这孩子足够勇敢。
我长大了几岁,足可以当几个孩子“大哥”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勇敢起来,该找机会显示一下大哥风范了。所以看到家门口不远的小树林,新搭起来一个马蜂窝,就决定搞掉它。说干就干,在一个无聊的午后,我去邻居家的篱笆上偷了根个竹竿,带着几个小弟,嘱咐他们躲远点,看着我跑后,立即也跟着跑,说完我拿起竹竿冲着马蜂窝捅了过去,看到蜂窝掉下来,一群马蜂嗡一声飞出来。吓得我捂着脑袋扭头就跑,我逃跑的方向应该是躲进某个屋子里才对,结果慌里慌张顺着胡同跑走了,也不敢回头,哪想到马蜂会一直追着人飞,何况是我这个“刽子手",只觉得头上叮的一声,强调一下,确实先听到了“叮”的一声,猛觉得脑袋一疼,剧烈的疼痛感觉眼前一阵眩晕。
我心说坏了,被马蜂蛰了,接着眼泪疼得都掉下来了,那种痛入心肺的感觉太刺激了,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永生难忘。想起奶奶家有黄豆酱,匆匆忙忙往奶奶家跑,还没进院门就开始叫喊了:“奶奶给我找黄豆酱,被马蜂蛰了”。奶奶踮着小脚,跑过来,一边骂我,一边用推子把我头发剃掉一块,接着用黄豆酱捂了上去,刺激的我又是一阵大呼小叫。缓了好一会儿,感觉又可以重新做回人了,才骄傲的仰头出门,自认为也是个勇敢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