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被歼,军委来电:所有参战部队,每人一斤猪肉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11-22 03:42:51

前言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时后勤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并且我党一直以来都是很贫困的,从红军时期到之后的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

在解放战争后期我党的状况才明显好转起来,有了百姓的帮助后,在粮食供给方面我党就不用担忧了,此时为粮食所担忧的轮到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时期,军委下令给前线战士们一人一斤猪肉,后竟然引得上万国民党军前来投诚。

一、围而不攻

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就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步,黄百韬兵团的覆灭给老蒋乃至国军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这不得不说的是在黄百韬兵团被歼后的第二天黄维兵团就忽然出现在我军中野的驻地。

对于黄维的能力先暂且不说,值得一说的是按照当前的情况黄维也不应该和我党硬碰硬,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黄维竟然主动对我军发动进攻,也就是这一次进攻让我党了解到了黄维兵团的真正实力。

是以刘邓两位第一时间就给中央去了消息,希望能够得到华野粟裕将军的配合,两军一起歼灭黄维兵团。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后期两支军队也是有很多合作经历的,当时全歼黄百韬的时候就有中野的支持。

毛主席很快就做出了指示,粟裕将军在接到命令后,当即就对中野提供了帮助。和国民党军不同,我党军队的配合都是很默契的,当然最终的战果也是很亮眼的,全歼了黄维兵团,并且连黄维本人也被俘了。

当时黄维兵团战斗力也是不弱的,他所配备的装备就是其他杂牌军队所比不上的,对于黄维兵团的武器如何中野也是很有话说的,接连损失了这两支军队可以想象老蒋的反应了。

就像是当年王耀武在被俘后所说的老蒋一样,他是一个城市都不想放弃,但到最后一个城市都保不住。在战场上他也不明白什么是当断就断,在黄维兵团被全歼后,徐州也就成为了一座孤城。但杜聿明却依旧被老蒋硬生生地叫回去支援黄维兵团。

其实杜聿明自己也知道,自己去解救黄维兵团就是一条不应该走的路。但他也阻止不了蒋介石,甚至能说杜聿明后落到那样的地步也是蒋介石一手造成的。

说回当前局势,此时蒋介石也给杜聿明安排了三组撤退路线,向东走沿着两淮,或者是到连云港走海路,最后就是向西走津浦路。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早在杜聿明还没有开始行动的时候粟裕就已经想到了杜聿明撤退的路线,并且已经安排层层围堵,果然不出粟裕所料,杜聿明真的走了津浦路,直接就掉进了我党的包围圈中。

在第二天一早杜聿明就知道自己被包围了,但此时的杜聿明手中还有整整二十万大军,所以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很快就开始了突围。但在我军的反击之下,这一次突围只能以失败告终。

并且在粟裕的安排之下,陈官庄地区的百姓们早就被转移了,不仅是百姓们走了,就连一粒粮食都没有给国民党军留下,很快杜聿明手中的这二十万大军的吃饭就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粟裕早就考虑过的问题,毕竟整整二十万大军,消耗也是很快的,并且向来过惯了好日子的国民党军他也没有过过苦日子,也不会节俭。粟裕并没有立刻就发动总攻,而是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方法。

粟裕想将国民党的意志力消耗完,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是以当前我党一点都不着急,和我党的心情相比国民党军就正好相反了。

不仅是杜聿明就连老蒋也是着急不已,毕竟当前杜聿明的军队是他为数不多的嫡系了,刚刚才在华北战场上损失了黄百韬和黄维,他不能再失去杜聿明了。

但要是让蒋介石派人去救他也没有兵可以派,是以只能指望杜聿明自救,但拖一天,二十万人就要吃一天的饭。对于吃饭问题,蒋介石也给予了帮助,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最初那段时间中他每天都要派遣120架次飞机才能够满足杜聿明军队的需要。

二、猪肉计

但此时的国民党内部也不是很乐观,金融危机严重,并且因为国民党军在解放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让美国也对他丧失了信心,是以也不愿意再给予支援。到了后期蒋介石也养不起这么多军队了,对杜聿明的支援也开始越来越少了。

很快被围在陈官庄的国民党战士们就体会到了缺粮的感觉,可以说这些年来他们什么时候体验过这样的生活。为了生存这些国民党战士们开始吃野菜啃树皮,甚至为了一口饭大打出手,我党还没有动静呢,他们内部就因为粮食问题开始了内乱。

与之相反的是我军,中央军委体谅前线战士们的辛苦,是以在即将过年之际,毛主席还特意下令给前线的战士们一人一斤猪肉,香烟五包。后在各级干部的动员之下,整整一百二十万民工带着猪肉和香烟送到前线去。

可以说这对于国民党军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就像当年杨伯涛所说的:到处都是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的场景,但是我们带着队伍经过的时候连猪毛都看不见。

我军的战士们很快就用这猪肉过了一个好年,因为太过香甚至吸引了被围的国民党军,这也是粟裕将军期望看到的。

因为长时间的饥饿这些国民党军甚至连跑步都困难,更不要说打仗了。粟裕不仅没有趁机发动进攻,并且还让人给他们送大量的物资和传单,当听到我党战士每个人都能有一斤猪肉过年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军都心动了。

有了第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有人带头后前来投诚的国民党军越来越多了甚至到后面还有整排整连来到我军的。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近一万五千人前来投诚,这就是粟裕将军的“猪肉计”。

当李弥得知后甚至还直言:“随他们去吧,回来也好不回来就留在共军那,只要不带武器就可以了!”可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无奈到放任了,这样的国民党军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三、倾家荡产,支援前线

早在筹备淮海战役的时候中央就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一场苦战,持续的时间长就不用说了,唯一担忧的就是后勤问题。

是以在战争还没有开始毛主席就做出了指示,直言要求后勤部至少要准备三到五个月的口粮,这其中不仅有我军的战士还有战俘,经过统计高达八十多万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八十万人一个月至少也要吃掉一亿口粮,五个月就是五亿。

后勤部也是时间紧任务重,是以后勤部也利用一切能用的资源来保障前线的战士。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百姓,其中山东、江苏、安徽等五个省份的百姓开始捐粮捐物,整个华东地区都在为这一次大战作准备。

百姓们都是热情高涨的,甚至在当时还流传出了一句口号“倾家荡产,支援前线”,有这样群众的支持我党怎么会失败呢?

结语

就像是陈老总所说的淮海战役就是百姓们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军和百姓们走得是两条不一样的道路,他们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

0 阅读:48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