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的作者是毕必成,他的最为知名的参与编剧的电影是《庐山恋》。
至今看来,《庐山恋》仍以那种相对于今天接吻成为噱头的时代而更为匮乏的“无吻”的纯情之恋,而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亮相的一席之地,记载着爱情能够达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争斗、角逐的仇恨之上的神奇的力量。
正是这份超越,这部电影放映时,也引来了巨大的争议。
有没有这种超越时空、超越阶层、超越角斗的爱情存在?
显然,爱情中的这种力量,是人类文学与艺术乐于探讨与关注的一种神秘的永恒话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看成是这种人类精神诉求的一种典型的模本。两个家族,被世仇分割,势不两立,但他们的子女,却产生了打破界垒的爱情。
这种模式,成为艺术创意的一种最通常的套路。
但《庐山恋》在文革结束后的特殊时段里,祭起这个套路的时候,却面临着阻碍重重。
拍摄了这部电影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所属的刊载剧本的刊物《电影新作》,拒绝刊登这部电影剧本。
毕必成在上影厂的招待所里闭门造车创作出来的《庐山恋》,已经获得了上影厂的拍摄默许,但是,他的剧本还不能在上影的刊物上发表。
但上影厂拍摄电影有一个规定,就是电影剧本必须发表。
这个难题甩给了作者毕必成。
于是毕必成不得不动用他家乡的力量,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他找到江西的文学刊物《星火》编辑,利用同乡关系,终于把《庐山恋》的剧本,发表在这个刊物上。
发表的具体期刊是在《星火》1979年第11期上。
这为《庐山恋》顺利拍摄,开启了破冰之旅。
毕必成身为江西九江人,与江西的文学刊物,关系密切。
我们能够查到的毕必成最早发表的小说《徒弟》,就刊登在《江西文艺》1975年第4期上。
《江西文艺》日后改名为《星火》。
《庐山恋》成功之后,毕必成成为炙手可热的王牌编剧。
稿约无数,奔忙无极,整天在各大电影制片厂飞来飞去,各大影厂,都希望通过他的脑袋,压榨出一部能够像《庐山恋》这样融风光、时代与人性于一体的超能之作。
在这一过程中,毕必成也受命创作一部描写刘伯承经历的传记之作。
为此,毕必成与刘帅之子刘蒙合作,搜集资料、构思剧情、布局人物,经过两年的打磨,终于拿出了一部电影剧本,名叫《刘伯承青年时代》,刊登在长影厂主办的《电影文学》1984年第4期上。
这部电影,一直到12年后的1996年才拍竣面世,公映片名叫《青年刘伯承》。
在这部电影里,开首就是一名德国医生为刘伯承割肉疗伤的情节。
《青年刘伯承》电影剧照
这个情节,正是目前小学课文《军神》的主体内容。
由此看来,课文《军神》应该是电影剧本的一部分。
《青年刘伯承》电影剧照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注意一下,毕必成发表了电影剧本之后,但他同时,也对这个剧本,进行了文学改编,抽出了电影剧本里的段落场景,连缀上过渡的时代背景介绍,添加上人物的心理动态,便把小说转换成了一部剧本体小说。
这就像莫言把他的一部没有拍成电视剧的剧本《红树林》改成小说、独立出版一样。
剧本改小说,是作家创作影视作品之后一鱼多吃的通常惯例。像梁晓声把电视剧剧本《年轮》,改成了小说。这个剧本里,包含了他之前创作的小说内容。梁写剧本《知青》后,将这个剧本也进行了小说改写,在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学说明之后,而成了一部独立亮相的小说体,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剧本。
《读者》上转发的文章
毕必成就在这样在电影剧本的基础上,改写出了《青年刘伯承的故事》这样的可以称之为小说体的历史故事。
奇怪的是,《青年刘伯承的故事》这部小说,在发表时,却分割成两部分,刊载在两个刊物上。
其中,《青年刘伯承的故事》前半部分刊载在《星火》1984年第10期上。
后半部分刊载在《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上。
而《军神》这一部分,属于前半部分,所以,刊登在《星火》杂志1984年第10期上。
我们把刊登在《星火》杂志上的内容,移植如下:
对比课文《军神》与原作,可以发现更多的目前课文里作了删节的信息,具体罗列如下:
一、 原作上更多交代了德国医生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在《星火》上发表的原作中,有这样一段对德国医生的介绍:“沃克医生当过德军军医,医术很高明,只因为患有糖尿病,在讲究优生学的德国无法结婚成家,这才来到中国,在重庆行医。”
这一段介绍,可以说解释了为什么沃克在作品里的最初人设是冷面如铁,正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使他享受不到人伦之爱,所以他对病人是冷漠的,但又因为他曾经当过军医,有过一段行伍经历,经历过铁与血的近距离接触,对于军人的真正本色有过亲身的感受,在他的心里,烙印着军人的衡量准绳与尺码,所以,他能够在与刘伯承的接触中,从军人的角度与立场,欣赏刘伯承身上所蕴含着的“会说话的钢板”的阳刚气质,从而他能够赋予刘伯承以“军神”的誉词。
因此,原著里对德国医生的背景的交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的性格古怪而又恪守军人准则、能够与刘伯承惺惺相惜的原因。
电影剧本插图
二、 德国医生孤傲古怪性格构成了人物的心理变化线,这是剧本刻画人物的需要,改写成小说后,也保留下来,成为《军神》这一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军神》中,刘伯承的性格是衡定的,而德国医生的心理脉线却是波动的,正是这份情感的波动,构成了小说的情节的推进与延展。
在同年级课本中的另一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文中的心理波动主要集中在领袖身上,写出了他在一个短瞬时间内的情感的起伏,与《军神》完全呈现出一种相反的态势。
其实,两篇课文里的主人公的心理流动,都是来自于“他事件”。《青山处处埋忠骨》里主人公的心理起伏,是因为儿子在战场上牺牲的冲击波,从而在人物的心理上引发巨大的海啸般的起落。
而在《军神》中,德国医生的心理起伏,也是因为他的一个病人在他面前展现出的刚毅精神,从而使德国医生从开始时的“神情孤傲”,而转化成“慈祥亲和”。
不同的作品,都选择了人物的心理起伏线来构成整个作品的情节嬗变轨迹,完成作品刻画人物的基本遵循。
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情节的递进与性格的变轨,那么就是一潭死水,无法令人有兴趣去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讲,《军神》与《青山处处埋忠骨》在刻画人物上所采用的手法,都是非常成功的,就在于在短暂的文字里,写出了情绪的逆转式的变动与升化。
特别是课文《军神》,源自于电影剧本的原著,更需要在短促的时间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交锋与情感的逆转,这样,完成了故事交代的这一个时间段里,有着自成体系的故事内在脉络,即使抽离出电影与原作的整体氛围,也能够独立成篇,令阅读者感受人物刻画的丰满与丰盛。
这就是课文《军神》虽然切割自电影,但却毫无独立存在的违和感。
三、 德国医生在电影剧本里,不仅从他的口中道出了对刘伯承的赞誉,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地保荐了刘伯承,几乎成为刘伯承的一个粉丝与知己。在电影剧本里,还给沃克医生安排了一段戏,那就是他向反袁起义军总司令熊克武推荐了刘伯承。
《青年刘伯承》电影剧照
这样,在电影剧本与日后公映的电影里,德国医生不仅是一名医生,还参与到中国的现有政局的推进中,他的正面性有了更广的推举,是一个相当正面的人物。
综上所述,从《军神》的来源与原作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更好感知到课文对人物刻画的技巧,也能够了解到德国医生的总体形象不断进行提升与提增,以使得出自他之口的“军神”之誉借助于他的特殊的洋人身份与识人的军旅经历而获得更为合适的支撑与夯实,从而为传主的形象演绎起到更为有力的烘托与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