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帧剧照说张作霖、吴佩孚二帅军衔军服的穿帮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2024-12-16 10:39:52

如题,就是下面这帧剧照:

剧照中的角色是张作霖和吴佩孚两位大帅。

我不看电视剧,不知这剧的剧情,也不知剧中张吴二帅同框是怎样的背景。但仅仅看这帧剧照,即可发现至少三处硬伤:

一是军衔,错了

剧照中张是两颗星,吴是三颗星。也就是说,张是中将,吴是上将。

这是错的。

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吴佩孚是直鲁豫巡阅使,张作霖是东三省巡阅使。

那时北洋皖系、直系、奉系三足鼎立的状态因皖系的战败已被打破,奉张直吴二人,遂成为当时北洋军阀中的两大枭雄。二人阶级、地位相当,不分高低上下。

但二人不分高低上下,只是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才有的情况,而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前,吴佩孚的军阶地位,都是较多地落后于张作霖的。

就说二人的军衔,张作霖被授上将是1920年1月1日,吴佩孚被授上将是1922年10月10日。这也就是说,在吴佩孚扛上三颗星的时候,张作霖早在他之前两年多就是三颗星了。所以,不可能出现像那帧剧照中张两颗星吴三颗星的情况。

那会不会是吴佩孚加上将衔比张作霖早呢?

北洋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一样,有加衔的制度。加上将衔和上将一样,同样也是可以佩戴三颗将星的。

但是,加上将衔张也早于吴。张作霖加上将衔是1916年的10月8日,吴佩孚加上将衔是四年后的同一天,1920年的10月8日。

所以说,不管张吴二帅啥时候同框,都不可能出现张的军衔低于吴的情况。

二是领章,错了

剧照中可见二人的领章都是红色,这又错了。

用肩章表现军衔,用领章的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的兵种,是当时很多国家的惯例,北洋陆军也同样。

民国元年10月23日颁布的《陆军服制图说》中,关于各兵种颜色,规定如下:

“步骑炮工辎五科,以国旗颜色之顺序分属,即步科红色,骑科黄色,炮科蓝色,工科白色,辎重黑色。宪兵及军佐各科则参酌拟定,宪兵淡红色,军需紫色,军医绿色,军乐杏黄色。”

这不同颜色的领章,被称作兵科章,或兵种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兵种符号。

在当年,根据当兵的所佩兵科章的颜色,就可以知道他所属的兵种。比如上图中的三名官佐,可知右边那个是辎重兵,中间那个是步兵,左边那个领章看不出颜色,要么是个军佐,要么是后期上色时把兵种色上错了,不知咋回事儿。后边两个站岗的哨兵,也是辎重兵。

但是——请注意,重点来了——北洋陆军的兵种也和日本陆军一样,只在中、初级军官和士兵中区分,少将以上高级军官则没有兵种之分。因为没有兵种之分,所以高级将领的领章也没有红黄蓝白黑那样的兵种色。

那将军的领章啥颜色呢?

看到没有——“上等官佐用金制”。

上等官,即将官,少将以上的军官。将官领章统一用金色。

这是1981年拍摄的电影《知音》中的一帧剧照。片中由王心刚饰演的蔡锷,领章就是金色。那时的文艺创作还不是如今这般垃圾,影片中高级军官的领章,与史实还是相符的。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前,直军、奉军军服一致。但请注意:就因为这次战争中的失败,退出关外的奉军整军经武,实施了比较全面的军事变革,也包括了服制的变革,其中一项即少将以上高级军官不再有领章,请看:

这是郭松龄在整军经武后的拍照,他的领子上,就啥都没有。

再看佩中将衔的张学良:

这张上了彩,更容易看出,他的领子上也是什么都没有。

综上,张作霖、吴佩孚两位大帅,或者用金色领章——1922年前,或者张作霖干脆没有领章——1922年后。无论如何,二人不可能佩戴属于中、初级军官和士兵的兵种领章。

三是武装带,错了

剧照中可见,吴佩孚扎了武装带,张作霖没扎武装带,这更是错的,整个给弄反了。

很多人将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也有人将侵华日军(陆军)扎的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是武装带,腰带是腰带,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儿。武装带是一个包括了宽皮带、窄的斜皮带和刀带的三件组合,而腰带仅仅是一条略窄的皮带而已。

武装带的实际意义不大,更多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武装带是军官用的,腰带是士兵用的。武装带的腰带部分宽60毫米,腰带宽40毫米。武装带是双排扣的,腰带是单排扣的。

北洋陆军的服制学的是日本,日本陆军就没有武装带,所以北洋陆军也没有武装带。

这是直军将领(后独立成军为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的旧照。他所着便是北洋陆军标准的军常服。

文章发出后,有网友问,没有武装带,军刀如何佩挂?是这样,按当时的服制,是在军常服上衣的“左胁下留十八生的长口一道,以便系刀”。看上图孙传芒那照片,可以较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最初的直军、奉军都这个样,没有武装带,军官在平时也不扎外腰带。

但到了1922年,奉军整军经武,服制改革,军官开始配有武装带。请看图:

三人是奉军将领,都是谁谁谁,就不用我说了。这三位,就全都扎了武装带。

前边郭松龄和张学良那两幅照片,也扎了武装带。

而直军,至其灭亡为止,一直执行的北洋陆军的服制,没有武装带。

上图三人是直军将领,我只知中间那个是冯玉祥,其他二人不知。他三人的军服就仍然是老样子,没有武装带。

1926年6月28日,北京顺承王府,为合作讨赤,两年前还打得不可开交的直奉两军,重又握手言欢,开了联席会,会后还合了影:

从这幅合影照片中各军官的着装,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直奉两大阵营。没有武装带的,就是直军; 扎了武装带的,就是奉军。

张吴二帅也一样。这是拍摄于同一天的刚刚磕头八拜成了把兄弟的两位大帅的合照。照片中,51岁的把弟张作霖扎了武装带,52岁的把兄吴佩孚则没有武装带。

有没有扎武装带,是后期直奉两军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可那帧剧照中的两位大帅,张作霖没扎武装带而吴佩孚反倒扎了武装带,你说荒唐不荒唐吧。

0 阅读:117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