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深渊:螺纹钢与铁矿石不断扩大的成本差距

钢铁看社会 2025-02-20 17:24:07
第一波:上行

1月13日-1月27日,期螺持续上行,涨200点,涨幅6%。

同时期,内矿从748涨至814,涨66,涨幅8.8%

同时期,离岸货币从7.36涨至7.24,涨幅1.6%

总结来说,均在上涨,基本同步,铁矿涨幅相对于螺纹钢扩大了2.8%。

第二波:下行

2月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10%关税,2月10日又再宣布对全球钢铁征收25%关税。

2月5日-2月14日,期螺持续下行,跌120点,跌幅3.5%

同时期,内矿从815跌至803,跌12,跌幅1.4%

同时期,离岸货币从7.24开始,间中有大跌至7.35,但最终2月14日,仍涨回至7.25。基本没变

总结来说,期螺跌了,但货币没跌,而铁矿跌幅稍小,相对于螺纹钢扩大了2.1%。

第三波:上行

2月15日至今,期螺持续上行,涨幅70点,涨幅2.1%。

同时期,内矿从804涨至820,涨16,涨幅2%。

同时期,离岸货币持续下行,从7.24跌至7.28。

总结来说,表面看,货币走势与期螺走势是相左的,当然,也可以看成是货币在对上一阶段的期螺的下跌空间进行修复。

那么,大致可以推断出一个大概,货币7.3对应的期螺价位为3300。整体来看,目前双方都是在围绕这个点在震荡

而我原来估算的,货币7.3对应的期螺3100,就有失偏颇了。

为什么出现偏差了?

个人归纳为:铁矿石。因为在时间段内,逐渐的,铁矿石的涨幅均大于期螺的涨幅,跌幅又均小于期螺的跌幅。

总的来看,从1月13日至今,铁矿石与期螺的差距就扩大了5%,比较直接点理解的话,就是成材端的成本增加了5%。按期螺3300算的话,就是165。理论上,以铁矿成本来参考的话,期螺应该再涨个165,才能跟上成本的增长。实际上就是,由于终端的需求跟不上来,也由于产能过大,价格内卷,导致成材端的价格涨不上来。

但也正因为铁矿石的这种强势上行,带动了成材端期螺的被动上行。

也就是说,由于成本端与成材端的成本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原料的涨幅过高,把期螺拉了起来。

而铁矿石的涨跌幅,理论上,只跟需求和汇率相关,需求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而汇率则比较实时了。

而从1月至今看,离岸汇率基本变化不大,一直在7.3位置上下盘恒,并没有方向性上的突破意图。

我们看一组数据

2024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了12.37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9%,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国内钢铁生产需求的推动,尽管钢铁行业整体形势有所下滑,但较低的铁矿石价格和巨大钢厂产能刺激了进口需求。

此外,2024年12月单月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1249亿吨,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10.4%。全年铁矿石进口均价为106.93美元/吨,同比下降5.9%。

而202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的成交均价为3460元/吨。跌366,同比下降10.6%。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1月的上涨和2月的上涨,离岸汇率的变化并不大,理论上行情应该是一个持稳不变之势。

但是由于2024年的铁矿石的进口数据统计出来了,发现进口量大涨,说明需求旺盛,于是资本买入看涨铁矿石。而螺纹钢属于被动上行,所以涨幅就相对乏力点。

供需错位

另外,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比较煎熬的问题,原料端因为需求的持续旺盛,导致这个铁矿石价格降速慢。而需求之所以旺盛,是因为成材端的产能在持续扩大,开弓没有回头箭,根本停不下来,很多都是2-3年前做的规划,建造,现在才投产。

但成材端却因为终端的需求急剧下降,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不得不持续降低。

所以,这个矛盾就扩大了,其实,就是亏损扩大。这是无解的,成材端如果继续生产,那就会造成铁矿需求旺盛,就会导致铁矿涨价;而产能无法被终端消耗,那就会产能过剩,就只有降价促销。那就会继续扩大亏损范围。

而一个普通型的成材端,基本高负债的了,融资贷款额度大,利息重,再加上产品线的亏损,最终将是无以为继,成为时代的淘汰品。

这个过程,首当其冲的就是民企,根本熬不过国企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根本不可同日而言。理论上,应当未雨绸缪,这个就不深入讨论了。

那么,回过头来,再说铁矿价格的这个事。

就当下的环境条件来说,我们基本上是不可能再能创造出一个类似过去20年的钢铁黄金需求周期的了,没有大规模的房产地开发,也没有大型的基建需求。1是饱和了,2是整个社会都没钱去实施需求的开发,那么,对钢铁的需求就注定了将呈逐渐下行之势。

那么,价格也会呈逐年下跌之势,铁矿也会跌,只是现阶段,它的跌幅相对于成材端将是不成比例的,会比成材端跌得慢,因为它要继续扩大成材端的成本支出,扩大成材端的亏损,以令成材端实现因不堪亏损而倒闭,退出产能制造。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供需平衡的修复。没有那么多需求,就不需造那么多产品出来。不造那么多产品,就不需要那么多原料,那原料铁矿石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不过,要想实现这么一个修复,预计最少都是2-3年时间,甚至更长。

什么时候到头?

那就要看成材端还能撑多久了,就目前看,原料成本在增加,央行降息又拖拖拉拉的,那金融成本支出就仍是巨大,而终端的需求已基本无望扩大的了,就算强行走房产、基建的老路,最终仍会走进死胡同里。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整个社会为什么那么重视deepseek出现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契机,一个转型进入全球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契机。它会延伸出一条不亚于房地产的庞大经济产业链,而且可以走在世界前沿,走出国门去挣别人的钱。这个就不展开说了,改天另开一文。

所以,估计这今明两年,钢铁行业都将是最煎熬的两年的了,明年大概会出现各种暴雷重组了。

有没有办法?

没办法,或者说有尝试过办法,产能输出海外,一代路就是干的这么个事,只是,事实上,被上了一课,出了国门,才知道讲信用是多么的重要的。小国之所以成为小国,穷国之所以成为穷国,都是有原因的,政治部稳定、不讲信用就是它们最大的特色。

材料送过去了,工程造起来了,没钱给你;按合同,没钱给那就各种抵押矿产、资源还债,但还是不给;再折腾,就换届,新主直接不认账。一言难尽,白花花的绿纸就这样没了。

而讲信用的有消费能力的,又不想跟你玩了。所以,很尴尬就是了。。。

所以

就大势上来说,整个行业仍将是走一个持续下行的过程中,而且是一个残酷的淘汰过程,数以亿计的资产灰飞烟灭。而且阻挡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没了。

但总的来说,铁矿石进口量激增,在现阶段,对行情是起到了支撑作用的。

0 阅读:2
钢铁看社会

钢铁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