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吃5种黑色食物,补肾效果杠杠的!时常吃一吃,身体会感激你

家庭医生 2019-11-23 15:19:23

在你眼里,冬天是什么颜色?是雪花飘飘的白色?是火锅咕咚咕咚的红色?

(图源/网络)

还是冷空气带来的“蓝色地图”?

但在小编看来,冬天更应属于黑色!因为冬日养生,一定要吃黑色食物!

冬天为什么要“吃黑”?

根据中医理论,养生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界规律。

而肾属水,对应冬天的伏藏之气。人若逆了冬藏之气,便会伤及肾,影响阴精的积蓄、阳气的潜藏,从而干扰来年春气的正常生发,导致外感热病,这也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由来。

所以,冬日养藏,尤重补肾。如何补呢?“食黑”是方法之一。

《黄帝内经》认为,以五色分属五脏,即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黑色独入肾经,故而常食黑色食物,能增强肾气,强劲筋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5种黑色食物,是最佳补肾品!

1、黑芝麻

黑芝麻,又名胡麻,味甘,性平,入肝、肾经。《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药:“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本草经疏》认为:“胡麻,益脾胃,补肝肾之佳谷也。”

现代研究表明,黑芝麻抗氧化性强,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

★冬吃黑芝麻,别超这个量!

黑芝麻的脂肪含量较高,不宜消化,脾虚、食欲不良、大便溏稀的人不宜多吃。一般建议秋冬季节每天一大匙,春夏季节每天半勺为宜。

另外,黑芝麻有致泻的作用,腹泻及患有慢性肠炎的人不宜吃。

养生食谱:芝麻粥

食材:芝麻仁6克,大米30克,白砂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芝麻炒出香味待用;大米煮成粥,快要熟时加入芝麻、白砂糖(蜂蜜)即可。

2、黑米

自古以来,黑米就享有“药米”、“寿米”的美誉。

从中医角度看,黑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之效。而黑米的谷皮含花青素类色素,抗氧化能力强,能起到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血糖的作用。

★黑米的最佳吃法是...

黑米一般只经过简单的脱粒粗加工,吃起来口感较粗,若熬煮成粥,口感软韧有嚼劲,别有一番滋味。因此黑米最适合用来煮粥。

煮粥时,为了让黑米较快煮软,最好先用温水浸泡,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后再煮。

养生食谱:黑米粥

原料:黑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黑米洗净后,加清水适量,熬制粘稠时加入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3、黑豆

《本草纲目》载“药黑豆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乌发明目、延年益寿功效。”《延年秘录》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加气力。”

有些人年纪轻轻,头发却隐约泛白,多是肾气不足引起的,多吃黑豆能补虚乌发。

★黑豆虽好,2类人不宜

黑豆吃多,易引起腹胀,一般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黑豆不宜超20克,老人和小孩的消化能力较差,应在此基础上减量。另外,肠胃不好、容易腹胀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养生食谱:莲藕黑豆煲生鱼汤

材料:黑豆100克,莲藕400克,赤肉150克,生鱼1条,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黑豆浸泡30分钟,莲藕切块,生鱼、赤肉洗净,然后所有材料倒入大锅中,倒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后文火煲一个半小时。

4、海参

海参是美味的海鲜,也是名贵的药材。

中医认为,海参性温,味甘、咸,能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得名海参。

有研究表明,海参还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其含有的海参糖胺聚糖能够抗血栓,预防中风和心脏病。

★海参的最佳“养生搭档”,竟是它!

小米可健脾胃、补虚损,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搭配补肾益精的海参同吃,不仅味鲜肉美,黏嫩清香,还能补肾益精,安神助眠,特别适合失眠多梦症者。

养生食谱:海参小米粥

材料:海参3只,小米100克,花生50克,姜、白胡椒粉、食盐、香油适量。

做法:

1.小米和花生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海参浸泡洗净,切片焯水备用;

2.小米与花生放砂锅中熬成粥,然后加入海参和姜丝,搅拌,加盖继续熬煮30分钟,加入白胡椒粉、食盐和香油调味即可。

5、乌 鸡

乌鸡,也叫竹丝鸡,是禽类中很常见的品种。

从中医上说,乌鸡味甘,性平,归肝、肾、肺三经,有补肝益肾、补气养血、退虚热的功效。日常食用乌鸡,若加上枸杞、百合,能起到温补阳气、舒经活络之效,对女性大有裨益。

★“妇科圣药”乌鸡白凤丸,男人也能用?

作为妇科圣品,乌鸡白凤丸也可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特别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此证多与肾气不足、脉络受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使用乌鸡白凤丸,可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使其病症有所缓解。

另外,乌鸡白凤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血液系统疾病、男性不育症、男性性功能减退、前列腺增生、隐匿性肾炎、神经性耳鸣、阴虚盗汗等。

养生食谱:乌鸡汤

原料:乌鸡1只,陈皮、良姜各少量,草果2只,胡椒、豆豉、葱、豆酱各适量。

做法:陈皮、良姜、胡椒、草果洗净,入布袋,与切小块的污迹一同放入砂锅炖熟,然后加入葱、豆豉、豆酱,熬成汤即可。

常按3穴,补肾固元

除了吃黑色食物之外,平时也可以按按“养肾穴”,能起到补肾固元的功效。

1.涌泉穴

脚心即涌泉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第一个穴位,点按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

❖位置:人体最下部足掌心,足底前1/3处。

❖按摩方法:用同侧手握住足踝部, 再用对侧手掌(或拇指)在该穴上下按摩2~3分钟。

2.太溪穴

太溪穴为肾精之原穴,输土穴,它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拇指或中指按揉5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3.关元穴

关元为人体保健要穴,是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的地方,常按此处,有调理气血、培元固本的功效。

❖位置:脐下3寸。

❖按摩方法:一手掌根放于穴位之上,顺时针按摩,并注意调整呼吸。按摩约3~5分钟后,搓热双手叠放于关元穴上,呼气时下按、吸气时掌根紧贴皮肤上抬。如此反复3~5分钟,至下腹部有温热感为宜。

0 阅读:450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杂志唯一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