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近日报道,中国商务部财务司负责人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业界和专家学者对提高大排量燃油车进口关税的意见建议。有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汽车企业代表参会。此前有消息指出,中方正在推进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的相关程序。据中国乘联会数据,当下欧洲每年出口到中国的2.5升排量以上的乘用车总金额已达180亿美元,高于中国2023年出口到欧洲电动汽车的金额。
随着国际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全球范围内大多数的国家而言,摆在面前最为紧要的问题便是如何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正在代替原本的传统汽车,为了进一步响应国际范围内的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近几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2023年年初的官方报道,在2022年一整年当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着一骑绝尘的地位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最终决定草案,具体可以看出,欧盟企图对中国汽车征收17%至36.3%的关税。在这个消息公布后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也立即出台了反制的措施,中方明确表示将对原产于欧盟的相关乳制品进口发起反补贴调查。毫无疑问的说,这是我国对于欧盟无理行为的正当反制。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是否向中国产电动汽车正式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关税,欧盟必须在此之前做出明确决策。
事实上,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商品的制裁举措。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欧委会公布了初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7.6%的临时反补贴税。8月20日进行终裁披露,并将于11月4日前做出最终裁定。对此,中国也在不断努力保障自己的应有权益。商务部表示,中方多次指出,欧方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预设结论,在调查各环节的做法均违背其承诺的“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
中新网8月22日电商务部22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最新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这是否是为了报复欧委会降低却不是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举措?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本案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这与欧委会在没有成员国和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着本质区别。何亚东进一步表明,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贸易救济申请
中国这次的反补贴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欧盟的乳制品,包括牛奶、奶酪、黄油等二十多项产品。要知道,欧盟可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地区之一,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这两个“巨头”之间的贸易摩擦,其影响力可想而知。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欧盟乳制品下手呢?难道真的是为了“报复”欧盟之前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商务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这次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乳制品产业的申请而发起的,完全符合WTO相关规定,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或地区。
欧盟无理打压中企在先,中国反制在后。而且,与欧方调查并未发现中国商品对欧盟车企造成实质性损害不同的是,中国针对欧方商品的调查都有理有据,经得起考验。就拿乳制品举例,中国商务部门于上月收到国内相关企业提交的反补贴调查申请,随后就有关事项与欧盟进行了磋商。欧盟国家一贯有政府提供补贴的习惯,而且往往是本国和欧盟同时贴钱,这也是为何欧盟商品能够大肆抢占中国市场,这次至少有8个欧盟国家卷入其中。
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一直倡导自由贸易,为何突然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究其根源,是欧洲传统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遭遇挑战,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感到焦虑不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突破67万辆,其中欧盟成为最大出口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技术创新、价格优势,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令欧洲传统车企倍感压力面对竞争,欧盟没有选择提升自身竞争力,反而祭出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宝
但其实除了乳制品之外,还有欧盟成员国的白兰地、猪肉这些,中方也相继采取了反倾销调查。在这一举动对于法国以及西班牙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他们都是出口这两样东西的主要国家。一旦失去了中国这一市场,那对他们的影响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而西班牙也在这时希望能跟中国有一个商议的机会,同时这也遭到了当地对农户对欧盟举措的反对。但实际上,中方企业能提交申请展开调查,就说明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中方自然是要做出回应,表达其态度。
世界环保组织无作为,欧美这是世界环保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