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退出了历史舞台的老式武器,下场都是什么样子的,又该如何处理?比方说我军的95式步枪退役,本来想要外销,可却没有国家愿意购买,这到底是为何?95式步枪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已经有将近30年的时间了,毫不夸张的说他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的一个符号,不管是军事演习还是阅兵式,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只是再好的武器也有退役的那一天,现如今,95式步枪也到了退休的年纪。而这批枪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点?毕竟数据显示,过去近30年时间里,国家共生产出了300万支这样的步枪,如果全部扔掉,确实很让人心疼。当然了,国家肯定不会让这批武器白白浪费掉。其实,处理这批枪支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比方说挑选出一批成色好的,用于军事博物馆或者其他部门里以供展览使用,或者拿出一批武器给军事院校,供学员们学习武器构造和练习枪械使用。只是这样的方法,所创造的枪支需求非常有限跟300万的存量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那么还有哪种方法,可以让退役步枪焕发第二春呢?退役枪支的处理方法都有哪些?前面讲了两种,还有什么更高效的处理方式呢?
第三种方法就是封存备用,把那些成色好的,依旧能够正常使用的枪支调出来,然后利用特殊技术保存起来,方便以后应急使用。毕竟,95式步枪也才退役没多长时间,战士们的手感和肌肉记忆都还在,端起来就能接着用,连适应的过程都省略了。剩下的方法基本都是损害性的了,比方说回收炼金或者直接销毁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办法,那就是翻新之后卖给其他国家,二手武器,对于那些落后国家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可是这种方法对95式步枪并不实用,甚至就连朝鲜和巴基斯坦都不愿意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武器的性能不够强,而是有三个原因。
一个是弹药问题,我们这款步枪跟西方国家的有很大差异,除了构造的不同,还有就是子弹的规格不同。北约的通用步枪弹是5.56毫米,其他地方的要么是5.56,要么是7.62,但我们的步枪是5.8毫米。这种口径的步枪弹我们是独一份,朝鲜跟巴基斯坦都没有。也就是说,如果这两国要进口九十5式步枪,那对我国的子弹供应会产生强大的依赖,这对他们的经济很不友好。
95式步枪为何走不通外销路,甚至连朝鲜跟巴基斯坦都不要呢?第二个原因,就是朝鲜跟巴铁对步枪的要求没有那么大。不单单是95式步枪,所有步枪在这两地的销量都不怎么好,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不太用得到。
越南跟朝鲜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地多。抗美援朝时,很多著名的战役都是在山上打的,对越反击战也是一样。而这样的环境导致步枪的威力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来。毕竟在山头作战,炮弹的威力要远远比子弹的威力大。都说有需求才会有供给,那没有了需求,就算是供给了也没人会买。
第三个原因,就是朝鲜跟巴铁的经济限制了采购,据说一支95式步枪的挂牌价是5000元,如果大量购买肯定会有优惠,但对这两个国家来说还是太贵了。因为巴朝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国家安全有威胁,经济发展受限。
再加上老美有事没事就制裁,让两国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既然国家没钱,那花钱的时候就得掂量着点,必须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就拿朝鲜来说,把有限的经济运用在洲际导弹或者核武器上,其震慑力要远远比步枪来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