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震楼器”已经不陌生了,当楼上住户太吵又不听劝,楼下的住户便使用震楼器来报复楼上!
然而就在楼上楼下两户居民使用“震楼器”斗得不可开交时,住在他们上方的住户可谓白白遭了殃!
住在广州黄埔某小区9楼的业主为支先生,最近两三年来,7楼和8楼的住户因存在纠纷,7楼住户疑似安装了“震楼器”来报复8楼,然而这可把无辜的支先生一家给坑惨了。
支先生想找到7楼协商,然而7楼拒不配合,支先生多次吃了个闭门羹;无奈之下,支先生只好寻求街道办和派出所的帮助,然而支先生并没有7楼安装“震楼器”的证据,各方均表示无权强行进入7楼住户家中。
9楼的支先生一家都不堪其扰,更别提8楼了,如今的8楼只剩下业主本人,其家人早已搬走。
支先生无奈请来电工处理,当电工把电闸拉下来后,果然“咚咚”的声响马上停止了;电闸拉上去后,“咚咚”便又开始了。
虽然很明显就是7楼所为,但街道办和派出所都称没有权利直接破门,因此始终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证据,这件事又陷入了僵局。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7楼安装了“震楼器”,支先生报警了多次都无法立案,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经再也受不了了,于是一家人只好找房子搬出去住。
经测试,支先生楼下8楼的住户家不明声响在40多分贝,而支先生家大部分时间不超过40分贝;按照噪声的划定标准,白天噪声不得超过45分贝,尽管未超过该数值,但还是把8楼的住户和9楼的支先生一家折磨得不轻。
就连10楼住户王阿姨也表示有疑似震楼器的声音影响了她和老伴的睡眠,6楼的龚女士也称“有类似空调外机的声音,响一分钟,停两分钟”;好家伙,原本只是7楼和8楼的矛盾,这下直接把上下几层的住户全给影响了。
居委会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开始帮助支先生排查噪声的源头,并积极协调7楼和8楼住户之间的矛盾,对此有律师表示,相邻方是有权起诉要求停止侵害的。
随后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当记者联系7楼住户时,对方并没有接听电话;而8楼住户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不过在第二天,8楼住户似乎想通了,主动联系记者说出了前因后果,原来这场闹剧竟始于2021年的一次口角。
晚上九点多时,7楼住户敲响了8楼的门,要求其晚上九点之后不要发出噪音,但8楼却认为自己是正常的生活作息,并没有发出噪音,见8楼拒不认错,7楼还是忿忿不平地走了。
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插曲,不料第二天7楼便在群里举报8楼半夜发出声音很大,影响自己休息,同时警告8楼要报警处理,这让8楼感觉莫名其妙。
此后由于楼下长期不间断发出噪音,8楼在不堪其扰之下终于搬了出去,在外面租房子住,目前不打算再搬回来住。
8楼连先生称希望与7楼和解,也希望楼下疑似“震楼器”的声音不要影响到其他邻居;连先生还参与了近期街道办和派出所组织的调解,但7楼却始终未露面。
当支先生把自己的困境发布在晚上后,有网友支招:把7楼的电闸单独拉掉不就解决了?
看似是一个好办法,然而并不行得通,有律师表示“震楼器”扰民一般属于治安管理或民事侵权范畴,供电企业无权以“扰民”为由对特定用户采取断电措施;即便单从法律的角度上讲,也还没有针对“震楼器”断电的法规,因此私自把7楼的电断掉是不合法的。
4月24日,有关部门联系支先生称已经联系上了7楼业主在老家的妻子,并成功说服其一起参加7楼业主的协调工作,对方表示26号或者27号会回到广州参加调解工作。
4月27日,支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楼下疑似“震楼器”的声音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响过了;从晚上八点多回来到现在,一直都没响。
支先生不禁感慨:还是自己家里睡着舒服啊!
尽管“震楼器”的声音已经没有了,但支先生期待的调解工作却未能如期举行,支先生和8楼的连先生均未收到调解通知;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在27号当天7楼住户应该有人回来过。
3年多的“震楼”风波如今终于消停了,支先生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但在同情支先生的同时,有网友认为8楼是咎由自取:没有一个震楼器是无辜的!
也有网友遇到了同样的遭遇,6楼和7楼有矛盾,怀疑6楼使用了震楼器,天天噪声烦得很,大家都怨声载道要求6楼和7楼和解,不要再发出噪声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意配合解决。
还有网友遇到楼上卧室跳绳的,楼下还是没出月子的母子,楼下发信息让楼上别在卧室里跳绳了,没想到楼上不仅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嚣张地说自己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
也有高素质的网友表示在自己家就不允许跳绳,虽然小朋友很想在家里蹦蹦跳跳,但家长怕扰民禁止小朋友发出噪音。
结语
近年来邻里纠纷十分常见,但其实所有的纠纷往往都始于一个小矛盾,如果大家可以为他人多考虑一些,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行事,那么矛盾将会减少很多,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下自己的看法!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