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长期占据微型电动车销量榜首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EV的每次改款都牵动不少消费者的心。2025款新车上市后,我第一时间试驾了这款车,结论很明确:它适合特定人群,但未必是所有人的最优解。

2025款MINIEV延续了低价策略,基础版售价仍控制在4万元以内(以实际配置为准)。对于预算有限、仅需短途代步的用户来说,它的价格几乎“没有对手”。车身尺寸小巧(车长不足3米),在拥堵城区穿行或停车时优势明显,我曾在一个标准车位里轻松停进两辆MINIEV——这对新手或老旧小区住户来说非常友好。


续航方面,按照CLTC工况,这款车实测在开启空调的城市路况下,续航达成率约为85%-90%。如果日常通勤半径在30公里内,且具备家用充电条件,基本可以做到“一周一充”。
短板:舒适性与功能局限然而,MINIEV的定位决定了它的妥协。尽管2025款升级了座椅填充物,但悬挂依然偏硬,过减速带时后排颠簸感明显;隔音也仅处于“能接受”水平,时速超过60km/h后胎噪显著。此外,全系未配备快充接口,若临时补能只能依赖慢充(0%-100%约需6.5小时),不适合没有固定充电桩的用户。


配置上,基础款缺少安全气囊和空调(需选装),我建议至少选择中配版本。车机系统仅支持蓝牙连接和基础收音机功能,智能化程度与10万元级电动车差距明显,但考虑到价格,这一缺点倒显得“情有可原”。
最后,我的总结:开了几天之后,我认为MINIEV的销量成功源于精准定位——它从不试图满足所有需求,而是牢牢抓住“低成本解决刚需”这一核心。如果你需要一辆买菜接娃、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且对续航和舒适性要求不高,它确实划算;但若经常长途出行或追求驾乘品质,同价位燃油二手车或增程式电动车可能更合适。

总而言之,2025款五菱宏光MINIEV谈不上“全面升级”,但它在关键项(价格、续航)上守住了底线。它的价值不在于“多好”,而在于“够用”。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判断,别为“网红车”的光环盲目下单。